“过尽千车皆不是,唯有柏油黑悠悠。” 早上,站在公交站台,面朝北,翘首盼望,我的ta能如约来到面前。
235路车过去了,那是一辆通往乡镇的公交车; 102过去了,那是通往市政府的方向; 211驶来靠边,我对着戴着口罩的司机摇摇头。已过了预期的时间,马路上南来北往的车辆如河水中的鱼群,白色的,黑色的,银灰色的……不禁慨叹道: “逝者如斯夫!”
终于,ta姗姗来迟, 漫不经心地,姿态优雅地慢慢靠近,像一位雍容华贵的少妇。我欣喜地招招手,ta缓缓停下,慢悠悠地敞开前门。正如我所料,手握方向盘的是一位中年司机。
常乘公交车,发现司机各有特点。年轻的小伙子,喜欢播放流行歌曲,开车速度快而且反应灵活,发现前方十字路口的绿灯一闪一闪,马上一踩油门,在红灯亮之前呼地一声而过。而中年司机,喜欢听评书,上一次我发现音箱里正在播放关于西安事变的故事,司机听得津津有味,开车逍逍遥遥,好像是一种享受。遇到红灯时,司机大哥从不着急,总是慢悠悠地停下来耐心等待。中年司机开的公交车,几乎每到一个十字路口,必逢红灯,好像与绿灯捉迷藏。
有时,看汽车行驶的速度,也许可以判断司机的年龄或性格,挺有意思。由物及人,无生命的物品一旦与人发生了联系,也具有了无形的生命力。
今天的公交车上,坐着五六位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座位旁边都搁放着购物袋。我有些好奇,这新增加的公交路线,他们怎么知晓的呢?我转过身,问旁边的穿着碎花短袖的大妈。
她说,城北的大菜场,离这路公交车的起点站只有几步远,我们上午买好菜,直接乘车去我孙子的陪读公寓,很方便的。
我惊诧地张大嘴,从起点几乎到终点,距离十八公里呢!
大妈解释说,孩子的新校区周围既没超市,也没菜场,我们只好乘车到老城区买菜,多亏了这路公交车。我们也不知道新校区附近的菜场在哪里。
我明白了,这些大爷大妈,都是家里的后勤部长,儿女的坚强后盾。年轻人要上班,中午可能都在单位食堂吃饭,孩子的午餐只能依靠爷爷奶奶。
我问,为什么不让孩子在学校食堂用餐呢?
大妈说,孙子挑剔,在食堂吃不饱,说打菜阿姨的勺子总会抖一抖,量太少了。
我问,你们这么大年龄了,每天来来往往,不嫌麻烦吗?
大妈说,反正孙子快上大学了,就辛苦这一年。
我心想,哪里是一年?从孙子出生到上大学,应该是十八年。我以前的同事老徐,儿子媳妇工作较忙,孩子全依赖老徐俩口子。孙子十岁了,老徐每天接送孩子上学,老伴负责一天三餐。老徐说,自从小孙子生下来,媳妇喂个奶,孩子的衣食住行全由我们`照顾。
我仿佛看到,若干年后,也许我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隔代养育子孙,占据了晚年生活的一大部分。也许,这是退休后的一种幸福生活,但不必是全部。
乘公交车,体会另一种维度的生活,深入平凡人生的内层。
人生因公交通勤而更丰富多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