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没有写分享,每天“稀里糊涂”地通读一遍而已,22分钟左右。心里,一直想把群里的全部信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全部读一遍,再写分享,然而,一直没有看完,就一直没有写分享。
透露出来,我内心深处的【贪欲】!!!戒【贪】!
我一直认为我在“稀里糊涂”地诵读,
因为,
我认为,
“我执”,
我认为:我需要明白《道德经》里,每一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我总感觉自
己稀里糊涂的,不喜欢这种感觉稀里糊涂的感觉,喜欢清清楚楚的感觉。
【我执】。
真的是“稀里糊涂”吗?实践得知,其实也没有稀里糊涂。正如陈教授早就说过:道德经,是能量。
那么,读,就好啦!
读,就是在吸收能量!
能量,不就是我想要的,我想成为的吗?对的,用四到法,读,就是啦!
“四到法”,诵读经典的“一气呵成法”,读,就是啦!
破除【我执】,破除【执念】!我固执,我坚持,我认为,都陷在了【我执】的信念里。
那么,抛掉【我执】,来【简单相信,听话照做】,不是所有人能做到的。
就像“主动”在霍金斯能量层级表中,属于比较高的能量,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达到【主动】这个能量频率境地,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简单相信、听话照做】的。
我感觉,能够【简单相信,听话照做】的人,从佛学角度,也是福之所至,福报大于业力,是上天的一份厚礼,不是所有人都能接收到这份厚礼的。
那么,为什么会【我执】?因为智慧不够,所以“我执”。因为我执,所以我执,有点拗口哦
我的执念中,我心中总觉得:我没有搞清楚一件事情,心不甘,情不愿,就不愿意去做这件事情。我执,就会影响我的判断和执行力。
前几天,我以为我是忙,没有写分享;
当我拿到郭永进老师的这本《道德经精髓》这本书后,我愿意写分享了,我觉察:其实呢,不是我忙。是“我执”,是我心里不情愿。我觉得我拿到书了,心里有点明白了,心里愿意了。
我昨天还专门抽了1个小时的时间,听了神尔天才学习机里对《道德经》的白话解读,我想搞清楚《道德经》每一句话,到底讲的是什么。我从小被训练成听觉型人,相较于看书,听声音,看画面,我认为我听觉,我会吸收得更好。这,都是我执。都是头脑中,自己想象、认为出来的。真的是实相吗?不是的。
一切一切,都是我执,陈教授说的:妄念。
所以,我要拆掉我心里的墙,一点点去掉我执!
那么,为什么要说【爱与尊重】呢
我感觉,当【爱与尊重】贯穿在一个人体内时,【我执】就不攻自破了。当我们超越了【对与错】的二元对立论时,我们就成为了【爱的化身】;
当我们只是一位分享者和支持者的角色,而非拯救者的角色时,可以去尊重每一位生命的成长,静待【因果缘】的自然开花结果,我们就成为了【爱与尊重的化身】。
最后,我想说,《道德经》真的是能量,陈教授说:描述的是实相。是实相。
当牛顿提出牛顿定律时,我们深信不疑。然而现在的事实又验证,牛顿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世界,在微观世界中,牛顿定律是行不通的,因为微观世界遵循量子法则。
那么,甚至在道德经的引领下,我们看到一个实相世界,更为微小的粒子,却蕴含着更为巨大的能量,那么比微粒子再小的,再小,再小。。。,至到【空】、【无】,【无中生有】,【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的真相,老子讲透了,看到了,只是我们还不知。。。
《道德经》啊,真是一门大学问啊,老子啊,真是一位大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啊!对帝王之术和大众心理都了然于心啊!
与老子相伴100天之第13天,我执,爱与尊重。是为记。
继续学习,继续感受,继续前行。。。
稀里糊涂,就允许这种稀里糊涂的状态和感觉吧。水至清则无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