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的表白墙——类似于北大的“树洞”,可以在上面发各种各样的匿名或实名的消息。对于每天在上面定时更新的帖子,我总是充当一个“吃瓜群众”,看看大家或愤懑或酸涩或兴奋的生活。
今天有人写了很长的文字,被放在帖子上。大致意思为谴责浪费青春行为,鼓励自己。
我并没记住什么暖心的句子,看起来也无痛无痒。但是当我看到下面几个句子的时候,满嘴的笑气简直压抑不住。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87428/3a4bad2b1f7909f4.jpg)
这种熟悉的仿佛标榜自己浑然天成的优雅和高贵,不仅让我想起钱钟书在《围城》里说的。
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
对啊。现当代文学、摄影、电影、烹饪、园艺、音乐、运动,都是他的遮羞布,只要有了这些理由和优点,不管犯了什么错误,应该都是可以被原谅的吧。
又像郑渊洁。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87428/43a055565189aa5b.jpeg)
我仿佛已经想像出来了。在下午两点半准时起床的好孩子,坐在下午茶的地点——教室里,享受着来自秋风的丝丝凉意,一旁的热水杯里泡着健康的柠檬和枸杞,平摊着一本英语法语德语的资料,纤细的笔尖在上面光滑地蜿蜒,累了的时候,就从书包里取出一块超市里买的手撕面包——和布朗尼慕斯提拉米苏一样闻起来是甜的就行,这时若再配上曾在维也纳音乐厅演出过的钢琴大师的专辑,那自然是更好了。
他会不由自主地再想起这时还在床上呼呼大睡的舍友以及坐在前面玩手机的同学,他们怎么能配享受到这种生活?现在不努力,不从内心和外表上对自己进行美化和打磨,怎么能获得几笔奖学金,一个考研名额,一个好工作,一个好岗位?
有的人好像总是不喜欢他自己。那一定是因为自己的学识和思想已经超过了平常的人,所以才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事实上,当他们身在高空,用怜悯的眼神俯视人群,他们就会发现,在这些地面上的人类的眼里,他们去也就像那一个芥子一般大罢了,根本不过不值一提。
人从女娲脚底的泥土中剥离,生来本就不熠熠生辉,总是挺着胸脯渴望展示自己的光芒,往往就在那光芒里湮灭。
很多时候,很多人都我缺少返璞归真。更缺少一个信念和理由。对于他们,仿佛只有几项数据,几个目标,几个理想和一个梦想。
除此之外,都是他们的影子和他们的附属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