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家对这段话一定比较熟悉,出自儒家传统《四书》之一的《大学》。
这段话出自《大学》的第一章。第一章是整个《大学》的纲领,后面的所有章节都是在详细解释第一章的内容。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这几乎就是古人追求“君子之道”所遵循的全部,是后面三部书的纲领。“三纲领”是指“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今天重点要介绍的是第一章的第三句话: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短短16个字,可以指导我们一生。
这句话的意思是:世界上的很多事物都有它的根本和末梢,事情有开端和结局,能够明白事物本末先后的次序,就很接近《大学》中所说修己治人的道理了。
这个解释看起来很简单易懂,放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我们做事要知道轻重缓急,让生活更有条理。但是深入思考,却适用于万事万物。
如果你最近感到事情很多,手忙脚乱,抓不到头绪,就想想“物有本末”,先抓重点的解决;
如果你感到一件事坚持不下去,有点懈怠了,就想想“事有始终”,千万不要半途而废;
如果你对未来何去何从有点迷茫,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就把自己的人生中前面已度过的日子捋一捋,然后把“知所先后”默念几遍,想想有什么是你当下最想优先去做的。
往小了说,我们个人追求的幸福指标,家庭、事业、金钱、健康、个人价值等等,孰轻孰重呢?我们知道应该把“健康”放到第一位,身体好才是根本,没有健康,其他一切都没有意义。但实际做的时候,真的有这样去做吗?有多少人是年轻时拿命换钱,等有钱了,却换不来命。
往大一点说,每个团队做事时都有一个目标,每个企业都有一个使命,但在实际经营时,真的做到有始有终了吗?有没有干着干着就把最开始的初心丢了?或向市场妥协,或向资本低头,或被同行裹挟着,偏离了原来计划的道路。
再往大了说,国家层面更加千头万绪,每个时代都是要分清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集中力量办大事”,就是在抓大放小。
中国传统儒家典籍传了几千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继续传承。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人们比较熟悉的是《论语》,但是《大学》却排在第一个,读过之后才知道,这是有道理的。
《大学》中的这16个字,不仅可以帮你理清人生的很多难题,也能让你看懂这世界运行的规律。
我计划手抄并精读《四书》,日拱一卒,用一年时间读完,目前已完成《大学》。
关注小原书屋,带你品读更多好书。
#齐帆齐2022年写作营 第33篇 1076字 总48107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