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之后,天亮明显提早,往往五点左右醒来后便再无睡意。因为平日运动少,身体也不太好。孩子爸于是游说我去晨练。
晨练碎笔既是带着一份对“锻炼”的好奇,也是出于想要强身健体的决心,破天荒的,我还真开始了每日半小时的晨练行动。
犹如长久待字闺中的姑娘,第一天下楼时,我还颇有几分羞怯外加不安。在电梯里就开始酝酿:我是做操还是慢跑?亦或大步快走还是小步溜溜?甩甩胳膊,甩甩腿的叫不叫运动?要说具体的运动项目,除了这些,我也不会别的。
要不去找找跳广场舞的大妈,加入她们的团伙?那我还得先拜师学艺,有人愿意收我为徒吗?或者去远处市政府附近的公园,顺道呼吸点新鲜氧气?那我还得让自己的开车技术娴熟再娴熟。
思来想去,已经出了电梯。除了整齐排列在两旁的汽车,小区地面上暂时没人。好难得的清静!虽然没有几棵树,也没有单独的散步区,除了停车区,就是行车区。得了,我就在此施展拳脚吧。我抬起双臂,扭扭腰部,突然决定把快走与慢跑相结合作为我的主打节目。
谁说听过的书听完了就没啥用?我的这灵机一动,绝对是来自樊登读书里樊登老师讲过的运动招数。《运动改造大脑》《跑步圣经》,还有《掌控》。书到用时还挺多。对于一个连业余健身者都算不上的我来说,获知个零星半点信息也够用了。
慢慢跑着,迎面看到一辆车驶进来。原来收拾小区各单元住户垃圾的工人是这个点工作的。人们早起是为了呼吸一天中最好的空气,他们却要一睁眼就来接触这些经过一夜沉淀已开始发酵带有明显酸臭味的垃圾。这样的工作,如果换成是我来做,也能像他这般神情自若,面无愠怒吗?
经过物业处,几位保安大爷已经精神抖擞地在交流。应该是在交接班。偶尔一两辆车开出,他们还会与业主热情地打着招呼“早!这就出去啦?”
看着他们身着制服,说着话的当儿也不忘整理门房处的包裹,那状态,真叫睡得足。不像有些年轻人,八点多钟拎着早餐去上班,还是一副刚从梦里醒来的样子。
也有学生模样的孩子从我身边闪过,不知道是读初中还是读高中。长期呆在小学,我对这些孩子身高与年级的关系基本推测不出。只是他们的校服,唉,与我当年的那种不堪入目貌似也差不多。色彩基本为蓝白两色或者青白组合,运动套装风格,两襟对门拉链,上下装各两口袋。也不知道能不能塞得进一个手机。
不同的是,当年的我们,大体都是互相邀约,三五成群地结伴去上学。如今,这些中学生却是独来独往,由父亲或母亲专车在送。随着油门一声轰响,车子绝尘而出,一个中学生的每日“运动”应该也就结束了。
除了从家里下楼到车里,再从车里出来到教室,以及晚上放学后把这些动作反过来又演绎一遍。他们还会有其他时段来进行专门的运动吗?我表示怀疑。
小区不大,每走完一圈再跑完一圈差不多六分钟。五六圈下来半小时就过去了。我才发现晨练,大腿很酸,小腿僵硬,步履也变得迟缓,于是决定回家冲凉或者擦汗。
孩子爸说我这都是正常反应,再过几天就没事了。我也觉得除了身体略有疲劳外,并无其他大碍,便兴致勃勃地坚持了好多天。
几乎也都是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碰到那几个固定的人。虽然不曾言语,但彼此对望的眼神已由最初的一丝惊讶转化为了习以为常——这个女人每天清晨都在这里锻炼。
看得多了,我也不再每天都重复打量他们的言行举止。相反,我把这段可贵的时光用在了对自我的反思与审视上。
吾日三省吾身。如果不能做到一日有三,认真的清晨一省也弥足珍贵。教学上我还有什么漏洞,生活中我哪里做得不够,对待儿子,我有没有更加温柔?与他聊天的时候,我有没有尽量站在他的角度?
想着那些问题,思虑似乎被打开,注意力不再集中于疼痛。直到有一天,我突然觉得自己的身体轻盈了好多,精力并未不济,腿脚也完全没有了之前的那些不适。真奇妙!原来,晨练的好处这么多。
此外,那些令人忧心烦恼的琐事在我每每快走抬头仰望澄澈的天空,目睹一片片云朵飘移的时候,也一起慢慢散去了,不再紧锁于我的眉头。
晨练,继续!自己,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