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c97744f3e497心理
好好说话,能教么?Day 9

好好说话,能教么?Day 9

作者: 多萝西2017 | 来源:发表于2017-07-26 09:00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网络

    01

    好好说话, 能教么?这是急待解答的难题。

    有亲身经历为证,很久以来,似乎只有借由读故事书或玩游戏时的讨论,和家里那位小家伙之间才能够比较深入友好的谈话。

    其余时刻,他的谈话内容基本千篇一律,就是提要求。吃喝玩乐,不出左右。他每次谈话模式也基本千篇一律,开头节奏永远短平快,收尾总是二分法。

    你同意,他便心满意足跑开继续玩。不同意,就原形毕露,为达目的,继续放出固有招数。

    这种状况实在太多,多到见了就想躲,可他好像还没用够,或者还没学会好好说话,好好交流。

    其实我也知道,当他心满意足时,内心对轻而易举就得到的结果不以为然,不够珍惜,欠缺谢意,印象浅薄。

    当不合理要求被拒绝时,他也决不让步,不知变通。不知调整期待,更不知提供理由,设法说服。

    接下来,因为渴望未被满足,通常症状是,不到0.1秒,便败给负面情绪,扭曲着脸,闭着眼睛,捂着耳朵抱着头,仿佛品尝或挣扎在痛苦较量之中,被情绪淹没。

    他从不去解剖自己的要求为什么被拒绝,也从不去想其他办法尝试解决。或人在眼前,心早已屏蔽一切交流,或人干脆消失跑掉。   

    这就是传说中小孩被惯坏的样子么?这是他还没有学会情绪管理也没有学会隐藏自我的初始模样吧?

    图片来自网络

    02

    一度以为只要教他好好说话,表达情绪就可以缓解这个问题。可他的经验模式太固定,或许在其他家人那里放纵过多,正确处理挫败感的体验过少,或许从未达成深入理解的思考习惯,理智无法战胜情感,情绪处理方式幼稚如低龄小朋友。

    每到这时,我很想把他打包发送到可以专门学习提高社交与情感能力的课外培训机构,学成归来再互动,但放眼望去,并没找到。

    即便在学校,儿童早期的社交与情感能力培养也隐身在学业能力的培养之中,若隐若现,影象模糊。

    而据老师这学期反馈,他在校表现竟非常好。学习积极,乐于助人,是班级同学的好榜样。这让我觉得更加别扭。

    图片来自网络

    03

    前晚讲座结束之际,一个学医的朋友问主讲人:“ 如果某种情势需要你被迫改变自我去适应,该如何处理?”

    那位目测年已破五,风度翩翩,全程不用PPT,只用白板、一本专业杂志和有感染力的声音的Madam,这么回答:“赶紧,赶紧离开!在一段关系中,对方若要求你改变以取悦,为了身心健康,赶紧离开他!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去适应别人的期待?”

    可是,如果这个人与你保持礼貌的社交距离,基本无害。如果这个人与你搭建的是亲密关系,如家人或上文出现的某个小p孩,他们随意踩踏边界又毫无自知时,情况有点尴尬。

    之后我也提问:“作为父母,日常该用什么方式与小孩互动才能避免孩子出现不良情绪?”

    不出所料,回答是这样的,“这个问题太宽泛,它与教养有关,与爱有关,与touchment有关,与养育的边界有关,但仍要尽量满足他,给他积极情感却不被惯坏。”

    “给他积极情感体验却不惯坏,可是这很难!”我追问。

    “但是平衡这两点很重要!” 一个无比坚定的声音。

    04

    越难解的题,越要为之努力。

    好好说话,好好交流,到底可不可以教?

    对于三观稳定的成人,无法判断,毕竟成人世界的复杂运行好比巨大游戏场,背景环境稳定,设备设施齐全,规则基本完备,玩家不论胜负,愉悦或受伤,都明白后果自负,好好说话,好好交流更多取决于匹配度。

    而对于儿童,那么信任父母,内心的真实完全呈现在外,一切规则仍在建立之中,作为成长的见证人,必须制衡,这是责任,更是义务。

    昨晚关于自由与自律关系的讨论中,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论方式方法如何变化,都为了将懵懂中长大的小孩渡到自由自在的彼岸,而不是让过度自律导向焦虑,为他人迫切的期待碾压自我,让度自我。

    05

    好好说话不是渲染,也不是隐藏,更不是被情绪操纵的口无遮拦。

    好好说话背后是完善的自我意识,良性的思维方式,积极情感认知与调控,还有与他人和环境建立亲密和谐关系的信任与渴望。

    和他一起成长,学习好好说话,这就是其中一个答案。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好说话,能教么?Day 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kn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