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鉴 |书评行动社每天写1000字
《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你的所有行为都决定着你的人生

《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你的所有行为都决定着你的人生

作者: 未央_枝子 | 来源:发表于2016-07-30 14:54 被阅读850次

    “不要因为过去的事情而懊悔,不要因为对未来的不安而畏缩不前,更不要因为周围的环境而心存怨恨。”此刻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在下一刻显出它的结果,它的好与坏取决于你的行动,决定着结果的优与劣。

    《叶武滨说时间管理》系列中曾有一期重点讲了“连接想法与行动的三个问句”,那便是“要不要做?我要的结果是什么?我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相信看过、了解过一些“时间管理”的人,都能轻易看出这三个问句的目的。陷入某个困境时,通过对自己提问这三个问题,可以将我们定位于结果的视觉中来反思事情本身,并决定下一步的行动。这种方法,不管身处何种处境都适用,因为它把关键点放在了“行动”上。

    如果问起决定一件事情的成败的关键因素,回答可能会是五花八门。诚然,每个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想法不同,做法迥异。有人将原因归为外界而怨天尤人,有人将其纳入内因而自暴自弃。但不论是你属于哪一种,生存于这个世界,你都少不了产生“我要改变自己”的想法。这种改变,为的是更美好的自己、更美好的明天。

    而当我们想要依据心中的想法来管理自己,大多时候又总是会面临失败的境地。想减肥却半途而废,想戒烟却抽得更厉害,想要控制情绪反而却更易动怒……在想要达到某一目标而失败时,我们极其容易给自己挂上“意志薄弱导致失败”的标签。可,那种种失败的结果是否真的是因“意志薄弱”而产生的呢?我们的人生究竟应怎样度过呢?

    石田淳先生著的一书,精华满溢,而我只择三处娓娓道来。

    1、人们因“认知偏差”而对客观现象产生主观误解

    这让我想起几年前在同学们空间里流行的一句话:如果在长桥上你遇见我而我没有跟你打招呼,并不是我不想理你,仅仅是因为我……忘了戴眼镜。单看这句话,多数人只是一笑而过。这么小的一件事,怎么还需要在交友平台上当做宣言被发表?笔者也一样,曾对这类宣言式的话语嗤之以鼻,可随着阅历的增多,逐渐意识到这类说明的重要性。

    人不可能完全理性地看待自己,同样的,人也不可能完全理性地看待他人。人是借由经验而存活在这个世界上,而经验建立在主观形成和主观记忆的基础上。当眼下的现实与我们脑袋中的认识不符时,就产生了“认知偏差”。认知偏差左右着我们的行动。

    心理学上将人类在无意识状态中做出的思考称为“自动化思考”。据统计,每个人每天会出现700次自动思考,思考的内容有清晰的,也有模糊的,但基本上都是负面内容。“自动化思考”导致了认知偏差的产生,而一旦我们听信了这种认知,我们的行动便会受到严重影响。

    回到刚才的例子上来,如果不做此说明,被无视的同学极有可能被“认知偏差”误导,而产生出“他是不是不好相处?”、“他是不是讨厌我?”等消极想法,严重的更是不会再尝试主动打招呼。试着回想,曾因自己的一句玩笑话而招来了同伴的批评后,当下次不小心自己再说出类似的话后是不是总提心吊胆担心自己被讨厌?如果同伴的态度冷淡,就陷入了“他是不是讨厌我了”的想法中而黯然神伤;如果同伴态度热情,你又会忍不住想“他是不是装开心的?他在心里一定骂死我了”等自我诽谤的想法。于是你开始变得唯唯诺诺、瞻前顾后,最后连跟同伴主动打招呼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都需要耗掉你的大部分精力。

    这就是典型的“认知偏差”给我们的行动带来的错误引导。通常,我们可以采用“正念”的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现在”和“现实”之上。也就是,“当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应该只将意识集中在“眼前的事实”上,排除多余的印象、思考、喜恶,只接受其最真实的状态。”抛开脑袋里装进去的其他杂念,用陈述句描述现在的事情即可。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为避免“认知偏差”带来的误解,应尽可能理性、客观地采取行动。那什么是正确的行动方式呢?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眼前的情况,然后设定好必须要做的事情。接着我们要思考什么是应该最先做的,按照先后顺序采取行动。如果出现问题,应该思考原因,然后正确用行动来应对。

    2、影响结果的直接因素并不是“意志”,而是“行动”

    举个例子,小A要戒烟,如果忍到某一天到了极限,之后便止不住吸烟,行动宣告着“戒烟失败”;如果之后再也没有吸烟,行动宣告着“戒烟成功”。从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小A戒烟成功,真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但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在行动之前便说“小A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所以一定能戒烟成功”。能够导出结果的只有“行动”,不管你的意志有多么坚定,有多么能想、能说,没有行动,何来结果?

    行动才是产生所有结果的直接因素。想要控制情绪,必须要在一次一次濒临发火、失态的境地采取通过行动来控制自己,绝非用意念告诉自己“我要控制情绪”就可以直接产生结果。在做任何一件事、完成任何一个目标时,我们的注意力都应集中在“行动”上,而非抽象的“意志”上。如果说意志影响行动,那行动则是意志的一种体现。与其将注意力放在意志上,不如着手完成每一个举措,用每一个行动来筑成结果。

    我曾在《心里想的是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一文中强调了意识的地位而未提行动的重要性。意识确实重要,因为对大部分成年人而言,意识主控着我们的行为,在我们能分清是非之后尤甚。可是真正派上用场的,毫无疑问是行动。“光想不做”和“光说不做”,都只是空中作画,只能想象蓝图而看不见结果。意识引导着行动,而行动产生出结果。

    而要达到“改变自我”的目的,需要的是不断积累的行动。而在行动过程中,一定要分清目标行为和竞争行为。“行动科学管理术”中将需要增加的不足行为和应该减少的过剩行为称为“目标行为”,将阻碍需要长时间坚持下去的目标行为的行为称为“竞争行为”。为学英语而背单词,“背单词”是目标行为,而目标行为需要长期坚持,在此过程中,或许你会选择去看喜欢的电视节目,“看电视节目”则是竞争行为。在决定下一步行为时,一定要弄清行为的属性,别因竞争行为而使得目标行为得不到实施,那想要的结果当然也不会顺利产生。

    本书也提到了《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一书中的将行为长期坚持下去的某些方法,譬如开始行动的关键在于降低行动的难度;为了鼓励行动能坚持下去,给自己准备一些奖励;同时可以采用记录的方式,让行为“可视化”。

    3、“劣后顺序”比“优先顺序”更重要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所有想完成的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当有一堆待办事项摆在眼前,想要有条不紊地全部完成,反而会生活造成巨大的压力,酿成可能样样出错的后果。笔者在未看本书之前,面对一堆事情时采用的是“优先顺序”——总是先完成最紧急的事项——倒也是顺顺利利地走到了现在。而书中提到的“劣后顺序”,让我的三观又得以重刷一次。

    大部分人对自己的生活都制定了一个规划,可是要拍着胸口说自己过得好的人却寥寥无几。为什么无法过理想中的生活呢?为什么无法按照理想来改变自己呢?或许是因为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了太多没必要做的事情。

    “优先顺序”显而易见,是按待办事项的紧急程度排序,而所谓“劣后顺序”指的是先决定应该舍弃的东西。劣后顺序的基本在于对“或许我应该去做”的事项“勇于说’不’”。当手中有10项要做的事,其中有5项是“认为应该去做”。“优先顺序”则会将这5件事项按照紧急程度编号,摆在面前的则是10件事情;而“劣后顺序”会将这5件事项按照能被舍弃的程度编号并将对应的事项舍弃掉,摆在面前的事项则少于10项。劣后顺序相对于优先顺序的优势就在于,在同时长的时间段里,前者会减小待办事项造成的精神压力,并使人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必须完成的事项中,提高完成效率。

    我们总是被各种事务缠身,石田淳先生教会我,要从繁忙中解脱出来,劣后顺序很重要。

    采用行动列表列出我们的行动同样重要,一来可以系统看到我们当天的所有行动,让行动得以量化;二来可以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其中的哪些本是可以被劣后舍弃的,简化我们的行动;三来使得我们的行动更系统,更具目的性。

    “先苦后甜”是每个人熟知的词。被忙碌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大多人喜欢用这个词来安慰自己,告诉自己“现在的辛苦是为了以后的幸福”。可是人生是什么?人生本就是千万个“今天”积累而成,只有让每个“今天”都过得快乐,积累起来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想要管理自我,可以不需要太多理论,从行动开始即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你的所有行为都决定着你的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kt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