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强秦九论》,卫鞅教我们如何用案例教学?
卫鞅用案例教学之后,他也向秦孝公描绘出了秦国未来的方向,以及实现的战略措施。古人说: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定目标的两个标准:志存高远和脚踏实地。
很多人说目标定得高叫好高骛远,好高骛远不是指我们的目标有多高,而是指我们目标和行为之间的差距有多大。目标定的再低,如果不去行动依然叫好高骛远。但生命关于目标是什么?“取法乎上,得其中也,取法乎中,得其下也。”目标还要敢于承诺出来,这样你才不会给自己留任何的退路。
卫鞅神色肃然道:“强国之道乃法家精义之学,与前述三道天壤之别。法家强国务求国家实力增长,务求激励朝野士气。”
然则如何强国?嬴渠梁却没有成算。“渠梁愿闻强国之道。”
“强国范式不同,魏齐楚三强范式,君上有何评判?”
秦孝公听此一问,精神陡然一振,目光炯炯道:“强国范式不同,尚未想过,敢请先生指教。”
“魏国范式,甲兵财货之强;齐国范式,明君吏治之强;楚国范式,山河广袤之强。然则上述三强,皆非根本强国,不足效法。”
秦孝公感到惊讶了,难道魏齐楚三国之强还不足效法?秦孝公在《求贤令》中已经申明,图强的目标就是要恢复穆公霸业,与东方诸侯一争高下。按照这样的目标,达到魏齐楚的强盛,应当就是满足了。而卫鞅居然说上述三国不足效法,口气之大,当真是蔑视天下。是这个卫鞅不知治国之艰难,还是真有扭转乾坤的大才?他在骤然之间弄不清楚,不妨先虚心听之。
卫鞅面色肃然,侃侃而论:“三强之不足效法原因在于,只强一时,不强长远,遇明君则强,遇常君则弱,遇昏君则亡,根本原因便在于三国变法只走半途,法令半新半旧,名为法治,实为人治,如此邦国,起伏震荡不定,无法长期聚集国力而稳定强大。秦国要崛起,便要走根本强大之路。”
秦孝公被这一番江河直下的理论强烈震撼!他站起身向卫鞅深深一躬:“先生终显大才本色呀!”秦孝公醒悟,爽朗大笑:黑伯,上酒菜,与先生痛饮一番!
说完,举爵一饮而尽。卫鞅坦然受了一礼,举爵痛饮,慨然道:“国有明君如公,秦国必能起步。”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