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干法》逻辑书评

《干法》逻辑书评

作者: 情雪儿 | 来源:发表于2022-06-04 18:06 被阅读0次

    1.

    努力工作了这么多年,对于我依然没有明白工作的意义在哪里?所以很想看看稻盛先生《干法》中讲的是什么?怎么工作才能体现工作的意义和使命,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

    稻盛先生为什么写《干法》这本书,是为了帮助我们了解做事情的方法从而帮助我们提升做事的概率。

    那么对于稻盛先生又是什么原因让他写下这本书的呢?

    1.)中考求学路上考学失败;

    2.)健康路上患了肺结核;

    3.)战乱家屋被烧成废墟;

    4.)考大学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

    5.)毕业后,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又面临公司即将倒闭,发不下来工资;

    残酷的命运一次又一次的捉弄着他的人生,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人生不是他想要的,所以他不想如此下去这样的生活。

    3.

    此时的他,如果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忍受着命运的捉弄而又不愿意改变的话,我相信此刻的他和当时的他一样,依然活在抱怨命运不公,抱怨生活之中。

    4.

    而稻盛先生通过改变自己的心态,从而改变对工作的态度而找到如何工作才能出现人生的逆袭。

    他认为:工作是对万病都奏效的灵丹妙药,通过工作你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和考验,让自己的人生时来运转。

    苦难既不是我们希望的,也不是我们招惹来的,但意想不到的苦难却接踵而来。苦难和不幸袭击我们、折磨我们,让我们为自己的命运而怨恨,甚至灰心丧气,稍一气馁便被苦难击垮。

    然而“工作”却隐藏着一种伟大的力量,它能够帮助你战胜命运中的苦难,给人生带来光明和希望。

    当稻盛先生改变了他的想法后,开始拼命投入工作。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他人生的齿轮—过去一直在苦难和挫折的方向上运转,现在开始朝着幸运的方向转动了。此后,他的人生进入崭新的状态,充满希望,不断成功。

    5.

    那么,稻盛先生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他工作中的困惑从而爱上他的工作的呢?

    第一个秘诀:找到工作的意义。

    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就是体现自我价值。

    在此稻盛先生通过8点来总结:

    1)为什么要工作?

    大多数人认为:工作是为了获得生活的食粮,稻盛先生说:这是工作的首要意义。但人工作不仅仅吃饭这一个目的。

    稻盛先生的答案是: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

    2)工作造就人格

    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工作来磨炼自己的心志、提升自己的人格。就是说,全身心投入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这样做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可以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

    3)“极度”认真工作能扭转人生

    稻盛先生通过认真的工作,人生出现了奇迹,通过爱上自己的工作,辛苦不再觉得苦,一切发生了扭转,获得了人生的改变。

    4)那些智慧迸发的瞬间

    在研制“镁橄榄石”的过程中,稻盛先生日以继夜,反复试验,昼夜不分、苦思冥想、不停地试验,几乎把自己逼入了“痴狂”的状态,最后总算合成成功了。

    5)乍看的不幸,实际上是幸

    人生中的挫折,有些看似不幸,但通过努力,那么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脆弱的心灵就能得到锤炼,你的人格就能得到提升,你就能抓住幸福人生的契机。

    6)努力工作的彼岸是美好的人生

    稻盛先生通过努力工作获得了人生的成功,于是他总结:

    获得心中快乐的前提是劳动。每天认真工作,努力获得回报,才能让你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和时间的可贵。

    7)坚持“愚直地、 认真地、诚实地”工作

    稻盛先生认为:

    “愚直地、认真地、专业地、诚实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长此以往,人就能很自然地抑制自身的欲望。此外,热衷于工作,还能镇住愤怒之心,也会无暇发牢骚,而且日复一日努力工作,还能一点一点提升自己的人格。

    8)要每天反省

    稻盛先生通过每天反省,不但能避免工作上的失败,而且有利于在人生中提升心志。

    第二个秘诀:想办法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1)要么做你喜欢的工作;

    2)要么喜欢上你的工作;

    稻盛先生通过什么方式来喜欢上自己的工作的呢?

    1)改变心态

    他认为:只要改变“心态”,每个人周围的世界就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2)迷恋工作

    他说: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已有的工作,脚踏实地,从眼前开始。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往往就像寻找一座空中楼阁;与其追求幻想,还不如先爱上眼前的工作。

    3)感动给人注入新的动力

    当研究出新的成果时会高兴的跳起来。在工作中为自己的小小成功感到欣喜。

    他的经验是:当研究工作进展顺利时,就要直率地表达出快乐;当研究成果受到别人的夸奖时,就要诚挚地表示感谢。继而将这种喜悦和感动当作精神食粮,然后继续投入艰苦的工作。

    他说:要抱有一颗善被感动的心,要诚挚地对待生活。请把感动带来的能量当作动力,更加努力地工作!这就是在漫长的人生征途中顽强生活的最好方法,也是我不渝的信念。

    4)抱着产品

    紧抱自己的产品”—每当新产品开发的时候,他总是这么想。

    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产品,如果不注入如此深沉的关爱之情,事情就很难做得出色。

    为了生产出合格的水管,稻盛先生晚上抱着水管睡觉,他在炉窑附近温度适当的地方躺下,把水管小心翼翼地抱在胸前,整个通宵他都慢慢转动着水管,用这种方法干燥,同时防止水管变形。

    但当时他想的是“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个产品培育成人”,把它当作自己的孩子,倾注全部的爱。正因为如此,他能够通宵达旦紧抱水管。

    正是他的这份挚爱,攻克了难关,生产出了合格的产品出来。

    5)倾听“产品的哭泣声”

    在生产产品过程中,产品生产如果有问题,如果你真的仔细倾听,你就能听到好似神之声音的“产品的哭泣声”。

    就是说,产品的问题或机器的故障就会自觉地呈现在你面前。你会听到从产品或机器里发出的窃窃私语:“这样做,你看怎样?”它们会帮你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如果找到了不合格的产品,就是听到了产品的“哭泣声”,他就会想,“这孩子什么地方疼痛才哭泣呢?它哪里受伤了呢?”

    当你把一个个产品完全当作自己的孩子,满怀爱意,细心观察时,必然就会获得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提高制成率的启示。

    正是稻盛先生把产品当做孩子一样爱待,时刻用心感受产品是否有质量问题,用心去感受、去做产品,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出来。

    6)成为自然型的人

    稻盛先生讲:物质有“可燃型”“不燃型”和“自燃型”三种。

    同样,人也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的人,第二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的人,第三种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的人。

    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必须成为能够自我燃烧的人。

    要成为“自燃型”的人,在热爱自己工作的同时,必须持有明确的目标。

    所谓“自燃型”的人,就是从来不会“等别人吩咐了才去干”“因为有了命令才工作”的人,而是“在别人吩咐之前自发去干”的主动积极的人,他们应该都是热爱工作的人。

    要想将自己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让工作顺利进行,就必须成为热爱工作的“自燃型”的人。

    7)勇于在“漩涡中心”工作

    为了顺利推进公司或团队的工作,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一个精力充沛的、起核心作用的人物。

    这样的人将成为全体人的中心,宛如一股上升的气流自平地而涌起,将全体人员卷入,带动整个组织一起行动。像这样自己主动领头、带动周围的人把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的人,他把他们称作“在旋涡中心工作的人”。

    第三个秘诀:一定要有人生目标

    稻盛先生讲“高目标”为动力: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每天每日,在拼命思索的过程中,愿望就会渗透到“潜意识”中。这样一来,即使不特别留意,在意想不到的场合,“潜意识”也会发动,给你启示。而且这种启示往往触及事物的核心,使问题一下子得到解决。

    要实现高目标,前提就是持续地怀抱能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的愿望。

    1)不断树立“高目标”

    京瓷当时开始了创业,员工只有28名。

    当时,只要一有机会,稻盛就会向员工们说:“我们要成为西京原町第一的企业!达到西京原町第一以后,就要瞄准中京区第一;达到中京区第一以后,就要争取京都第一;达到京都第一以后,就要争取日本第一,再然后,当然就是要达到世界第一。”但是实际上,不要说世界第一了,即使是要达到西京原町第一也绝不是什么简单的事。

    但是他却为员工不停树立新的目标,纵使是自不量力的梦想,是看似高不可攀的目标,还是要在胸中牢牢立下这个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在同仁面前展示这个目标。这一点非常重要从而达成他的人生目标。

    为什么?

    因为人本来就具备使梦想成真的巨大潜力。

    “要成为日本第一的企业!”在不断坚持这个想法的过程中,不知从何时起,你就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员工们也一样,会在不知不觉中和你一起共有这个似乎“荒谬的”目标,并为此每天都付出无尽的努力。

    这种每天努力的积累,使京瓷公司达到了创业时谁也不曾想到的极高境界。高目标就是促使个人和组织进步的最大动力。

    要实现高目标,前提就是持续地怀抱能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愿望。

    只有渗透在潜意识里,才会不停的想,愿望达成才会成为必然。

    第四个秘诀:长期一直持续做这件事情。

    看起来平凡的、不起眼的工作,却能坚韧不拔地去做,坚持不懈地去做,这种“持续的力量”才是事业成功的最重要基石,才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才是真正的“能力”。

    1.)持续的力量能将“平凡”变为“非凡”

    所谓人生,归根到底,就是“一瞬间、一瞬间持续的积累”,如此而已。每一秒钟的积累成为今天这一天;每一天的积累成为一周、一月、一年,乃至人的一生。

    专心致志于一行一业,不腻烦、不焦躁,埋头苦干,不屈服于任何困难,坚持不懈。只要你坚持这样做,就能造就优秀的人格,而且会让你的人生开出美丽的鲜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看起来平凡的、不起眼的工作,却能坚韧不拔地去做,坚持不懈地去做,这种“持续的力量”才是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基石,才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才是真正的“能力”。

    世上被誉为“天才”“名人”的人们,他们毫无例外,都发挥了这种“持续的力量”。长年坚持这种努力,那么,杰出的技能和优秀的人格也会变成你的特质。

    将努力变为“持续的力量”,就能让你这个“平凡的人”变为“非凡的人”,你就会具有强大的力量。

    2)比昨天更进一步

    将今天一天作为“生活的单位”,天天精神抖擞,日复一日,拼命工作,用这种踏实的步伐,就能走上人生的王道。

    3)全力过好今天这一天

    做年度计划,就要细化成每个月甚至每一天的具体目标,然后千方百计努力达成。

    今天一天努力干吧,以今天一天的勤奋就一定能看清明天。这个月努力干吧,以这一个月的勤奋就一定能看清下个月。今年一年努力干吧,以今年一年的勤奋就一定能看清明年。

    4)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

    在建立目标时,要设定“超过自己能力之上的指标”。这是他的主张。

    要设定现在自己“不能胜任”的有难度的目标,“我要在未来某个时点实现这个目标”,要下这样的决心。

    “现在做不到的事,今后无论如何也要达成。”如果缺乏这种强烈的愿望,就无法开拓新领域,无法达成高目标。

    他用“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这句话来表达这一观点。

    这句话意味着“人具备无限的可能性”。也就是说:

    人的能力有无限伸展的可能。坚信这一点,面向未来,描绘自己人生的理想。

    这就是他想表达的意思。但是,很多人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很轻率地下结论说:“我不行,做不到。”这是因为他们仅以自己现有的能力判断自己“行”还是“不行”。

    这就错了。因为人的能力,在未来,一定会提高,一定会进步。

    但是,一旦面临困难的问题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脱口而出说自己“不行”。

    绝对不要说“自己不行”这种话。面对难题,首先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

    “现在也许不行,但只要努力一定能行。”首先相信自己,然后必须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才能提高”进行具体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通向光明未来的大门才会打开。

    5)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从京瓷创业开始,他们就经常主动接受别的公司认为“不能做”的产品订单。

    将“不能做的工作”当作“能做的工作”,接下任务,然后发奋努力,达到实际上“能做”—从不可能中孕育出可能。这似乎看起来很荒唐,好像“靠踮起脚尖来拔长身高”,但正是这种所谓“荒唐”的做法,有效地提升了京瓷的技术,扩大了京瓷的业绩,让京瓷走上了成功之路。

    人的能力这个东西,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能力”,归根到底,应该采用“将来进行时”来估量。

    从应该到达的未来的某一点倒算→评估自己现有的能力→再考虑用何种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个未来的某一点,就是要达到的目标。始终要把跨越的栏杆设置在比自己现有能力高两三成的高度,然后瞄准这个未来的目标,注入热情,不惜一切地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以这种姿态面对人生,对于达成宏大高远的目标而言,非常重要。

    6)“已经不行了”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

    已经着手开发的研究项目,一定要百分之百的成功!”这是我的信念。

    不管什么项目,一旦开始,就一定要做到成功为止。这种执着的、强烈的信念,以及不达目的绝不歇手的“持续的力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我坚信这一点。

    在认为已经不行了的时候,才是工作的开始”,这一思想在京瓷已经深深扎根。

    即使在工作被逼入“计穷策尽,已无办法可想”,不得不放弃的地步时,也不是终点,而是第二次开始的起点。从这里出发,要以更坚强的意志、更炽烈的热情投入战斗。不管碰到何种阻力,都要穷追不舍,坚持到底—狩猎民族取胜的这种韧性,在我们要达成目标时必不可缺。

    7)苦难和成功都是考验

    遭遇失败和苦难的时候,不应牢骚满腹,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忍受考验,坚持努力,一点点积累小小的,然而是确凿的成功,最后将逆境转化为顺境。在成功和幸运的时候,要不骄不躁,抱着真诚的感谢之心,仍继续坚持努力,使成功得以长期持续。

    无论苦难或成功都是对我们的考验。

    苦难不会没完没了,当然幸运也不会永远持续。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消沉,每天每日勤奋工作,这比什么都重要。

    8)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人生难免有失败的时候。

    这时候绝不可心情郁闷,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应该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诚恳反省,“是什么原因让我干那样的傻事?”必须严肃地质问自己。但是,当你做完了充分的反思,接下来就应该把这事忘掉。人生也好,工作也好,总是会充满痛苦和烦恼,不可能时时顺心。

    当松下苛刻要求下,稻盛先生虽然很烦恼,但是他却这样想:

    这是在锻炼我们,考验我们!苛刻的要求是迫使我们刻苦钻研的绝好机会。我们的公司刚刚起步,我们的腰腿正需要锻炼。

    如果连这种程度的要求都不能适应,那么公司也好,个人也好,就只能停留在二流、三流的水平。所以,绝不能认输,我们要从正面迎接这个难得的挑战机会。

    因此,凡是松下的要求,我们二话不说,照单全收。如何在这种价格条件下仍能挤出利润空间?我们绞尽脑汁,想办法从根本上削减成本。

    创业数年后,我们的产品开始向海外出口,当京瓷从蓬勃发展的美国西海岸半导体市场获得订单之时,我想起了松下。

    另一方面,当时一味向松下发泄不满而没有做出相应努力的零部件厂家,不少都倒闭了,早已消失在竞争的风浪之中。

    针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是采取卑屈、怨恨等消极的态度,还是把困难的任务当作自己发展的机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选择不同的态度,走不同的道路,到达的终点也会大相径庭。无论是工作还是人生,都是同样的道理。

    9)哪怕险峻高山,也要垂直攀登

    当同事说稻盛先生:做法太过正直,太过直截了当,所以旁人难以理解。在人生中积极意义上的妥协还是必须的,人活在这个世上,需要懂得权宜之计和临机应变。

    稻盛先生得出的结论仍然是“绝不接受所谓妥协的诱惑”。绝不扭曲自己的信念,按照自己的信念拼命工作,他只能如此。从内心发誓,坚持自己的初衷。

    只要允许自己稍稍妥协,那么持续的努力就会画上终止符。他预见到自身软弱的一面,所以,明知自己鲁莽无谋,他还是下定决心,今后不管遇到多么险峻的高山,都要垂直攀登。

    第五个秘诀:我们看成功时要看细节,要看事情背后的本质。

    追求“完美主义”:怎样才能出色工作

    不管多么细小的工作都要用心去做,投入100%的力量。正是因为贯彻了这样的“完美主义”,才使京瓷在不断创造新产品的同时,获得了持续的成长和发展。

    1)出色的工作产生于“完美主义”

    要求每天的工作都追求“完美”,这很苛刻,也很困难。但是如果你真心想把事情做得令人满意,除了竭力做到“完美”之外别无他法。成败取决于“最后1%的努力”,我从年轻时开始就把贯彻“完美主义”作为信条。

    因此,要完成一个产品,99%的努力是不够的。一点差错、一点疏忽、一点马虎都不能允许。任何时候都要求100%的“完美主义”

    不管多么细小的工作都要用心去做,投入100%的力量。正是因为贯彻了这样的“完美主义”,才使京瓷在不断创造新产品的同时,获得了持续的成长和发展。

    2)橡皮绝对擦不掉的错误

    无论何时何事,“错了改改就行”的想法绝对不能允许。平时就要用心做到“有意注意”,不允许发生任何差错。贯彻这种“完美主义”才能提高工作质量,同时提升人自身的素质。

    3)最重要的是“注重细节”

    德国有句格言:“神寄宿在细节处。”事物的本质决定于细节,美好的事物产生于注重细节的认真态度。

    比道理更重要的是重视经验。

    要确信自己一定要做到“已经最好,好得不能再好了”。为了把产品做到这样的程度而不惜一切努力—这种“完美主义”,是企望登上“创造”这座高山山顶的人们无论如何必须具备的理念。

    4)事先“看见完成时的状态”就定能成功

    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应该时时描绘这一事业的理想状态。同时,对于实现这个理想的过程也要反复思考,直到“看得见”这个过程为止。这一点很重要。

    5)抓住一切机会磨炼“敏锐度”

    在生产现场,有时会听到机器发出的异音。这时,他就会说:“没听见机器在哭泣吗?”他会对现场负责的人员提出批评。

    机械有故障,往往都是先发出异音。之前声音一直正常悦耳,此时突然产生异音,肯定说明机械出了问题。但是,因为机械的动作可能仍然与平常一样,所以问题往往容易被忽略。他把现场人员的“敏锐度”不佳当作一个问题,向他们严肃指出“要磨炼敏锐度”。

    他几乎养成了一种习惯。他坐车时,只要听到车子稍有异音,就会对驾驶员说:“车子不对头,好像有问题。”但驾驶员基本上都会回答:“同平时一样,没问题。”显得毫不在意。

    最后开到修理厂,真的机器出来问题,这也体现了稻盛先生的敏锐度。

    6)不是“最佳”,而是“完美”

    里夫事长谈到:“休兰伯尔公司的信条就是尽力把工作做到最佳。”

    对他这句话,我一方面表示赞赏,同时又讲了下面一段话:

    “最佳”这个词,是同别人比较,意思是比较起来是最好的。这是一种相对的价值观,因此,在水平很低的群落里也存在着“最佳”。所以,我们京瓷的目标不是“最佳”,而是“完美”。“完美”同“最佳”不一样,它是绝对性的,不是同别人比较,而是它自身具备可靠的价值,因此,不管别人如何,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超越“完美”。

    这就是他的主张。

    第六个秘诀:走少有人走的路,从极致到创新。

    创新是一个熟能生巧的一个过程

    不满足于现状,总想做得更好,总想不断提升自己,有没有这种“想法”或许就是产生“成功”与“失败”之间差距的根源每天一点的钻研创新,日积月累,今天比昨天进一步,希望做得更好,这种“上进心”是工作和人生中最重要的,也是进入真正的“创造”之门的秘诀。

    1)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我们接着要做的事,又是人们认为我们肯定做不成的事。

    同别人干一样的事,很难期待获得出色的成果,因为那么多人走过的路上不会剩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而无人涉足的新路,尽管寸步难行,却可以有许多新的发现和巨大的成果。我一直这么想,也就这样一路走来。

    2)“扫地”改变人生

    每天,哪怕很少一点,也要在“创造性的工作”上下功夫。即使一天的进步微不足道,但若经过十年的积累,就一定可以孕育巨大的变化。

    为了说明这一点,他常用“扫地”作为例子。比如,到昨天为止,打扫车间总是用扫帚从右到左扫。那么,今天从四周向中间扫扫试试会怎样呢?

    或者,光用扫帚打扫不干净,用拖把试试怎样?用拖把效果不好,向上司建议,花点钱买台吸尘器如何?买吸尘器要花成本,但从长期看,可以节省时间精力。再进一步,自己改良一下吸尘器,让它扫地又快又干净,如何?

    就这样,扫地这么一件小事,只要开动脑筋,就可以想出许多又快又好的办法。

    这样天天钻研创新,积累一年,你就成了扫地专家,你的经验就会受到车间全体人员的好评。

    这样的话,整幢大楼的清扫工作可能就会委托你负责。再后来,你就可以干脆成立清扫大楼的专业公司,并让它发展壮大。一切亦非不可能。

    如果有另一个人,认为自己“不过是扫地而已”,懒于改进,天天都漫不经心,那么这样的人就绝不会进步,绝没有发展,一年之后还是老样子,仍然磨磨蹭蹭,还是扫地而已。

    这样的事,不只限于扫地。

    对工作和人生也完全一样。

    无论多么渺小的工作,都积极去做,抱着问题意识,对现状动脑筋进行改良。能这么做的人和缺乏这种精神的人,假以时日,两者之间会产生惊人的差距。

    不满足于现状,总想做得更好,总想不断提升自己,有没有这种“想法”或许就是产生“成功”与“失败”之间差距的根源。

    3)外行的长处是可以自由发想

    “外行”没有先人观念,不拘于既成的习惯、惯例,总能自由发想。这是向新事物挑战时最大的优点。

    成就新事业的,是那些不被任何成见束缚、冒险心强烈的“外行”,而不是在该领域经验丰富、具备许多常识、积累了许多经验的专家。从这位社长的话中,我获得了这一感想,并联想到各种事情。

    4)既然定了计划,就一定要实现

    他在1982年京瓷的经营方针发表会上提出了如下口号:

    实现新的计划关键在于不屈不挠、一心一意。因此,必须聚精会神,抱着高尚的思想和强烈的愿望,坚韧不拔地干到底。

    这一段话,是从提倡积极思考的哲学家中村天风先生的著作中摘录的。

    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期望实现新的计划,那么,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也绝不能放弃。必须全神贯注、全力以赴,用高尚的思想和强烈的愿望不断描绘心中的蓝图。这一点非常重要。只要做到这一点,那么无论什么困难的目标都一定能达成。

    同时这个“思想、愿望”是不是真的高尚而且纯粹,我又用“动机至善、私心了无”这句话来严格地逼问自己。

    活跃在20世纪初期的英国启蒙思想家詹姆斯·埃伦,在他所著的《原因与结果的法则》一书中,非常精彩地表达了这个观点:

    心地肮脏的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涉足的领域,心灵纯洁的人随意踏入就轻易获胜,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原因是,心灵纯洁的人总是气定神闲,他们总是以更为明确、更强有力的目的和意识来引导自己能量发挥的方向。

    5)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头脑里闪过这样的念头,按现在的情况实现的可能性不高,但要是拼命努力的话,一定能够成功。那么,干起来吧!”这种性情乐观的人容易接近成功。

    这些人在设想的困难和障碍面前,往往鼓不起实施的勇气,所以计划一旦进入实行阶段,又要回到乐观论,必须采取坚决果断的行动。

    “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他认为,这就是向新课题发起挑战最好的方法。

    6)将创造发明导向成功的“正确的地图”

    在技术开发领域,要取得革命性的成果,光有专业知识,光积累技术还不够,还必须对工作具备强烈的“愿望”。特别是在未知领域开拓事业,“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这样的东西做出来”,这种强烈的愿望绝对必要。

    而强烈的愿望,就是在达到成功之前绝不放弃,一步一步前进,天天钻研创新,日积月累。所谓强烈的愿望,就是靠这种执着的努力来支撑。

    天天不懈努力,钻研创新,这就是到达技术革新终点的“正确的地图”,就是通向成功的确凿的道路。

    他说:

    我没有可以夸耀的高学历,上苍也没有赋予我杰出的才能。我努力去喜欢自己的工作,强迫自己投入到新型陶瓷的研究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我对新型陶瓷真的产生了兴趣,不知从何时起,就一头钻了进去。

    我意外获得了“新型陶瓷先驱者”的荣誉,但回顾自己的人生,首先浮现在我头脑里的就是“天天钻研创新就能孕育真正的创造和成功”这句话。这实在是太过平凡的经验。

    结语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他告诫我们,我也希望你们持有正面的“思维方式”,满怀“热情”,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把自己所持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正面面对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做得更出色。

    如果能做到这些,我可以保证,你们的人生一定会硕果累累,一定会幸福美满。

    1)做人的“正确的思维方式”

    我的工作观乃至人生观可以用一个方程式来表达,它就是: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不厌辛劳,愿他人好,愿为大家的幸福而拼命工作,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正值;相反,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真诚的人生态度,这种“思维方式”就是负值。

    要度过幸福的人生,要把工作做到最好、事业做到最大,就无论如何必须具备正确的、正面的“思维方式”。

    最后稻盛先生想向大家介绍,给工作和人生带来硕果的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哪些内容:

    积极向上、具有建设性;善于与人共事,有协调性;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充满善意;能同情他人、宽厚待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勤奋努力;不自私,无贪欲;有感恩心,懂得知足;能克制自己的欲望,等等。

    6.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像稻盛先生的谦卑的做人态度和对工作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干法》逻辑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rk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