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百家号, ID:一万的碎碎念,文责自负。
去年的9月24日,不管是股民还是非股民,估计都不会忘记。
当天沉寂了3年的股市,在央行、证J会、金融监管局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刺激政策后,猛然井喷。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上证、深证、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了18%、26%和37%。一时间众多新股民蜂拥而至,各大券商为了给大家开立账户,忙得连国庆节都不得休息。然而接下来股市在经历了10月8日的上涨之后,却出现剧烈震荡,很多盲目入市的人赔了很多钱。
虽然今天赔些钱,但幸运的是我们毕竟身处太平盛世,还有可能赚回来的一天。而世界上似乎并不太平,俄乌战争、巴以冲突、红海危机等危险局面此起彼伏。
有一句话说得好: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来。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极端动荡中未雨绸缪,实现财富的保值甚至增值?如果想要知道这个答案,就不得不看巴顿·比格斯的《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94145/f5874783138b84b1.jpg)
本书作者巴顿·比格斯是美国著名的金融投资家。他出生于金融世家,1973年加入摩根士丹利,在他任职的30年里,摩根士丹利从一家小型投资银行,成长为世界顶级投资银行。而他创立的研究部被誉为世界最优秀的投行研究部门之一。比格斯以善于预测市场走势而闻名,他曾准确预测了美国股市泡沫,多次被《机构投资者》评选为“美国第一投资策略师”。
在《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中,比格斯别出心裁地把战争和证券历史交织在一起,通过详尽的数据资料,让我们认识到股市会对战争的重大转折做出反应,而在长期投资组合中,股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94145/4dbf3645302bc2d7.jpg)
关于在股市中何时买进何时卖出,有人喜欢随大流;有人听各位专家的意见;有人喜欢独立思考,但大多数时候结果并不如人意,那么哪种才是正确的方式?
记得有一个小故事,投资者总是在股市上涨时疯狂买进,等到股市下跌时就忍痛割肉,结果一亏再亏。时间一长,大家慢慢发现,反而是那个那个大字不识几个,在证券市场门口的看车人赚钱了。于是大家向他取经,他说:我也没什么技能,不会看盘,不会听消息。我就看证券公司门口的车多不多。如果车子少,甚至没什么人来,那我就买进。如果车来车往,人特别多,我就卖出。
看车人的一番话,也仿佛印证了股市里流传已久的一句话: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冷静。
比格斯在本书中提出一个新的观点,他认为股市是所有投资者的总和,是一个有效的整合系统,是“复杂的自适应系统”。
因为投资者数量太庞大,他们从外部环境和自身经历中获取信息,他们的信息来源非常复杂,然后基于此做出决策,那么他们决策的平均值往往是最接近真相的答案,而群体智慧远比一两个专家的观点来的正确。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94145/eea1afde811107cc.jpg)
正是由于群体智慧的存在,使得股市能对战争的重大转折做出反应。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数据。
比如1940年初夏,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退,法国战败投降,伦敦股市出现低点,随后不列颠之战打响,此时整个世界和很多英国人都陷入绝望,偏偏伦敦股市却推断出英国不会被征服,在下半年出现反弹,并一路高歌猛进。
还有德国刚开始无往不胜,在他们从未输过一场战斗的情况下,德国股市却在1941年10月洞察到德国的攻势已达顶峰。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94145/799620941f944601.jpg)
1942年的珊瑚岛和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但当时的报纸和军事专家并未流露出这样的想法,还在猛烈批评美国的一系列失利和投降行为,此时纽约股市却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触底反弹。
作者基于大量的事实依据,告诉我们,在重大转折点来临时,应当观察股市的行动,尊重群的判断和直觉智慧,忽略专家和评论员的看法。
如果资产无法保值和增值,我们拼命攒钱会变得没有任何意义。那么遇到极端动荡时,我们该怎么保值和增值?比格斯通过大量数据研究,给出以下3点建议:
1.资产要多元分散
尽管这本书是的着重点是股市,但作者也认为资产应当多元分散,土地、财产、黄金、企业的表现会比股票好。不建议大家持有艺术品,因为艺术品不易藏匿且容易被损毁,他建议大家可以把适当的资产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
2.股票长期好于债券
通过对15个国家股票的实际回报率的研究,比格斯得出股票的实际回报率高于债券的结论。哪怕是20世纪如此混乱的局面下,股票的长期回报率依然可观。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94145/be3b11d3f095de56.jpg)
3.投资长期指数基金
出乎意料的,比格斯并不赞成长期持有型股票,他认为没有一家企业可以永远保持竞争优势,哪怕是巴菲特也会错判,何况是我们?因此他提醒我们不要相信所谓的投资神话,建议如果我们所在的国家局势相对稳定,可以购买指数基金,毕竟均值回归是投资界的万有引力定律。
鉴古而知今,本书虽然讨论的是二战时期的股市风云,但对我们当下所处的环境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借鉴作用。
有趣的是,比格斯本科读的并非金融而是英文,毕业后还做过英文老师。作为一个写作科班出身的人,他的文字功底扎实,内容丰富多彩,文章中经常出现弗罗斯特和叶芝的诗句。小故事也引人入胜,因此使得这本专业书籍读起来并不枯燥,实属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