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浮在水面的一座岛屿
冷玉斌老师这本书书名很有特色《教书·读书》,教师的生活不就是以书为媒,在教书、读书甚至是写书中逐渐走进精神生活的小屋。书的封面是淡雅的白色,我以为昭示着教师心灵的纯洁和做人的清白,教书和读书两个词语在“书”字上面实现了重合,表明教师的生活大部分是以书为伴的。27篇或长或短的文章是其10年来思考的精华,文字洗练,感情纯真,风格清新,说理到位,全书分为教育行走、语文光亮、经典味道、童书绿荫四辑,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农村教师不懈的追求、勇敢的坚守以及思辨的精神。
一、一种乡村教育情怀
不得不说冷玉斌老师有一种浓厚的乡村教育情怀,以他多年来的工作成绩应聘到城市的学校是完全可能的。虽然只是一名乡村教师,但他一直在努力着、奋斗着,如今他已成为教育部“国培计划”北京大学小学语文课程开发及教学指导专家,参与编写了那本对小学语文教材引起广泛讨论的《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可是他们为什么还是留在了乡村,“教育的善意,来自教育者的内心,来自人的情感,来自对人性的尊重,来自对乡村教育的把握。”我想他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乡村教育的脉搏,以自己的方式虔诚地在贫瘠的乡村大地上播撒下善意的种子。他说:“这么些年,一直在乡下,乡村教育就在身边,论目下状况有许多解读:地方经济薄弱,农村经济凋敝,劳动力大量外流,人口日趋老年化,学校办学无思路,还有政府教育投入不够……”他深切地关注着乡村教育的现状,关注着留守儿童的教育,尤其在他和学生兰兰的对话实录中,我真切地看到了他对那些贫弱的孩童的隐忧和关怀。和冷玉斌老师一样,我也在农村任教十余年,1996年毕业时,所在村小学生400余人,学生站满了操场,到2009年,学校的学生仅有50余人,因为学校撤并,12名教师被分流到另一所村小,后来均被调往城区的各个学校,而我作为骨干教师留到了该街道唯一一所村小。面对着乡村的文化样态和琐碎无奇的教育生态,我也曾向冷玉斌老师一样无助过,惆怅过,彷徨过,但最终坚持住了,大胆地追求,小步地前进,在阅读和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我身边的一些年轻人也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有一些优秀的老师也都纷纷调到更好的单位发展,我也通过考取全日制硕士来到了新的工作单位,我想我们是有所追求的,但冷玉斌却选择留在乡村,守护着乡村的孩童,我想大概他确实是喜爱乡村的,他不愿意与自然和朴素有所疏离,他认为乡村正是他研究和思考的自由之地。事实上,乡村并没有从思想上禁锢他,反而激励他更加勇敢地追寻属于自己的人生,这就是他的豁达和心胸。他深知自己的力量单薄,无法真正推动乡村教育变革,但他仍然选择作为了一名乡村教育的守护者,如特蕾莎修女一般,在他所遇到的孩子周围释放自身的微光和善意,充满乐观地憧憬乡村教育的未来。
二、一种儿童教育立场
冷玉斌老师始终对教育保持着必要的警醒,社会越喧嚣,反而显得他越平静、越清醒。是的,我们不能如陀螺一般漫无目的乃至麻木不仁地转下去,我们需要停下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教育不能脱离人而存在,教育也不是为了培养考试机器,教育应该让人的理性不断增长、智慧有所提升、心灵实现自由。而在我们的教育中,却常常将传递知识作为第一目的,以分数衡量学生,以排名决定胜负,在我们的眼里只有冰冷的分数和无情的竞争,我们教育他们要出人头地,我们教育他们要学会丛林法则,而我想说,这能够成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吗?就像作者讲到的那个10+7=18的故事一样,孩子算错了应该被扣分和批评,但“多一个苹果给老师”的回答还是让我们为之动容,在僵化的机制下,我们是否应该对儿童纯真的错误宽容一些,是否可以以更温柔的方式对待他们?冷玉斌老师对于小学语文教材选文颇有研究,他认为我们的选文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选文避难就易问题、选文的时代性标准问题、唯名主义和盲从市场问题、无度删改问题,这些问题确实在不同版本教材中不同程度的存在,但随着2017年全国中小学教材“一纲多本”时代的终结相信会有所好转。其实,教材选文问题背后的原因还是成人本位问题,我们习惯于用成人的标准去做价值判断,而没有从儿童的眼光出发,生硬地为他们选择自认为适切的教材,习惯于大人的说教,鼓吹出人头地的成功关、弱肉强食的生存观、唯唯诺诺的好人观,以至于教材缺少了童真童趣,偏离了儿童逻辑。华兹华斯说:“儿童是成人之父,我希望在我的一生里,每天都怀着天然的虔敬。”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也认为后喻文化时代已经带来,年长者反而需要向他们的晚辈学习。如果我们不尽快从知识本位和成人本位转向儿童本位,将会使儿童失去一个不可重来的幸福童年。值得庆幸的是,冷玉斌老师恰恰是一个儿童本位教育者,他怀着朴素的情感,小心地走进儿童心灵,饶有兴味地对儿童教育进行探寻,他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哲学启蒙,他对儿童新闻给予关注、他认真思考中美课堂存在的差异,他带领孩子们在校园进行云端漫步,所有这些,让他触摸到了孩子们至美至纯的内心,感受到了教育者深深的满足。
三、一种负责的阅读生活
对于冷玉斌老师来说,阅读是教好书必须承担的一份责任,在后记中他说:“教书一事,往小处说,无非是万千职业里的一种,到底不过是自家糊口之行;往大处说,且不谈经国之大业,至少对每个孩子,那几乎就是‘命运’般的投入。如果他遇到的老师,带一个所谓的‘大循环’,也就是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好老师嘛,尚可期待,倘若相反,那还有比这更可怕的吗?由此而言,教书之人,则不可不慎,更得‘读书’”。这样的责任感让他将读书作为教师必须进行的工作,没有丰厚的阅读底蕴怎么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发展助力呢?于此,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他能有今天的成就,而不是在乡村贫瘠的土地和衰败的文化氛围中沉沦下去了。他又说道:“平凡如我,一天一天教书,一天一天读书,或许是唯一行得通、靠得住的自己救自己。”这使我想起了刘波的《教师阅读力》一书中谈到的“阅读拯救自我”的说法,刘波认为这个提法是特级教师高万祥老师首先提出来的,高万祥认为:应试教学,使教师不需要读书和无法读书,使得广大教师陷于应试苦海,一天天沦为廉价劳动力,他感到非常痛心,而他自己唯一的优势就是比一般教师勤于读书,“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读书拯救了自己”。同样的,最近读到了特级教师孙明霞的《阅读,让我走上自我救赎之路》,她指出:“实现真正的自我救赎,不是靠阿Q的精神胜利法,更不是靠外部力量的推动,而是阅读。”确实,阅读让我们在时间之海中不至于沉沦,还能浮起自己的精神图标,阅读让我们在自卑和忧郁的时候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形成强大的内心力量。杨绛曾说,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接纳、豁达、宽容、成熟而非落俗套,这也许才是我们成长应有的方向。冷玉斌老师正是这样的人,他虽然感受到阅读的清苦,但仍能将其作为私有的幸福去理解体会,他始终认为阅读是生命中最好的时光,从他的《癸巳日读书小札》就可见一斑,在炎热的六七月间他几乎每一天都在阅读,每一天都有所获。他特别喜爱儿童文学,光收集儿童文学书就有2000册,他还通过开设童书讲堂、组织“远流”图书会带领师生读书,我想正是因为他对于阅读的热爱和强烈的阅读责任意识才让他成为了中国教育报“2015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在教育广受社会诟病的当下,这样热爱乡村教育事业、以阅读推广为己任的老师是如此稀缺,深深为他的坚守所感动,更为他的独立精神所折服,想起他在书中提到的周志文先生的话:“当整个世界都沉沦了,教育应该是还浮在水面的一座岛屿,它是最后的一座基地。它的存在,表示人类还有一丝得救的希望,如果它也消失了,人类就真正一无所有了。”对于如今的乡村教育来说,冷玉斌老师岂不就是一座浮在水面的岛屿,他无形中给许多迷茫无助的人以温暖、坚定的希望。
�,���<��J�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