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现在许多本来定位高端人群的产品渐渐跑去接地气,正好从营销的角度说说。
当营销人员找市场时,定位一般是先行的。一般来说,在一个产品诞生之前,它的目标市场就已经确定了,随后才是产品的具体化。这是标准流程。
然后就是吸引细分市场的消费者。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曲线来看的话,在产品进入市场的前中后期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主力消费人群:成长期的explorer(探索者),成熟期adopter(偏好者)和衰退期follower(跟随者)。
通常根据营销常识,产品初创时,要准确吸引explorer的目光,这群人勇于尝试,喜欢体验新的事物,就是说,你最初的产品定位必须牢牢抓住这群人。
拿知乎为例。最初的知乎吸引了一大批真正分享交流学术和技术知识的人,然后通过口耳相传,explorer和adopter曾经组成了主要人群。“简书”这个产品,可能初期定位也是有门槛的。
然而必须要注意,不同的产品的生命周期长度是不一样的。而所有的产品中,互联网产品又是个极大的特例:由于接触面广,它的用户数量实在是太庞大了。
这导致一个结果:产品吸引的并不是只有它最初定位的目标客户群,由于产品本身定位时并不会完全限制死,这导致本来应该视为follower的客户不期而至,并且数量十分庞大,甚至会超过初始定位的中高端客户。这是基数的问题,同时,对于另辟蹊径的产品来说,用户增长更容易遇到瓶颈。
补充一下关于follower提前进入的原因。首先在传统模型中的follower往往会顾及到成本问题,然而在现在互联网普遍的免费思维里,尝试一个产品的成本几乎为零,这意味着,如果你的产品完全免费,一定会引来一群仗着免费尝试而使用的人群,(这也是许多app或网站采取1元服务策略的原因,筛选客户。)而高端产品的follower,往往是与之最初定位相去甚远的人群。
这就是为什么你会在你以为逼格挺高的软件里看到一些很不入眼的东西。
然而令你这个探索者心寒的还在后面。
由于互联网产品的另一个特性,导致大部分本来定位在中高端人群的产品转向低端人群。
这个特性就是互联网产品的开发流程:开发→测量→认知。这个流程普遍被绝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使用,可以说是互联网公司创业的标准流程。
然而放到我们讲的事情里会发生什么呢?
你会发现,随着这些跟随者大量地在产品初创期进入,企业的消费者认知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这造成了两个可能的结果:
1.企业的测量→认知过程发生了极大偏差,于是在改进产品的过程中开始偏向低端用户。
2.企业坚持原来的定位,继续走高端用户路线。
第二种的例子在国内十分罕见,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豆瓣,知乎,哔哩哔哩这样的小众初始定位的网站现在都敞开了大门,只有github这样自带极高门槛的同性交友网站不得已继续坚持定位(微笑脸)。大部分的产品都走了上述的第一种道路。也许这对初期的探索者们是非常令人失望的,但这却是一个必然趋势。
究其原因,是由于互联网的一种奇怪思维导致的。“抓全中国十几亿人,每人赚一块钱”的思维。
高端用户,总是意味着市场细分必须十分精细。就好像在知乎,物理学家和文学家在各自专业领域难有共同话题,你无法要求他们像两个大妈拉家常一样去谈论自己的专业问题。也许这个类比并不恰当,但是却足以反应问题:高端用户的成本太高,收益却不喜人。
高端用户,同时又是探索者,对于产品的稳定性其实是一种很大的风险。他们忠诚度极低,对产品稍有不满就拍屁股走人,要收他们的钱简直难上加难。
再回头看看基数庞大,不请自来的跟随者们。我们定位在中高端的产品吸引来了这么一群人,原本是摸不着头脑的事情。但是由于互联网产品的特殊性,往往这群人才是容易被吸引,掏腰包的人。因为互联网的高端产品往往对应得并不是高价格,而是用廉价的服务或者广告来直接或间接收费。我本来写了些这种人群的特性,又怕对号入座,就不说了。
况且,许多人并没有发现,光是拥有本科学历就已经击败了全中国一大半的人,更别说继续向更精细,更高端的细分市场发展,目标客户市场会越来越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有了上网的能力,那么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是定位在这“一大半”,还是一小群?拿你的“简书”举例,你定位了一个总共只有一千万人的群体,进而想着一人手里赚一元?就算你有信心把价格慢慢抬高,你的股东也没那个耐心。这么一讲,我想其中的利益冲突已经十分明显了。
综上,你会看到越来越多本定位在高端的互联网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初期就走上一条彻底改变的不归路。
简书热门文章你觉得好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