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一个人,只要知道他来往的任何一个好朋友,就能窥探出此人的本性,略知一二。至少看出他是哪一种人。 -- 安德烈·布勒东
不再拥有暑假是成长路上的一大损失,图书馆和暑假一同消失在生命里。松浦弥太郎这本《日日100》是这个夏天看过最轻松的一本书。
松浦弥太郎
作家、出版人
生活美学先行者
18岁出门远行,41岁第一次就业,创办杂志。他在公司规定员工每天下午五点半都要下班,多与家人孩子共度闲暇,做被钱喜欢的工作,过被钱喜欢的生活。
轻松有趣的书肯定诞生在有意思的作者笔下,松浦弥太郎,被人称为日本最懂生活、最有趣的男人。看完他的简介故事,对这本书的兴趣就更浓厚。
这本书里,记录了和100件私物的故事,用作者的话说,集齐100件日常用品,和自己的爱物凝视,就像追溯彼此的情感纽带,仿佛隐藏许久的关系得以确认,感觉真的很棒。因为无论什么样的关系,必定都有美好的一面。
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今天分享其中的5件物品,希望你也能感受到日常之美,用朴素真诚和玩乐的愉悦心态,开拓自己的一片天地。
01 关于美食
起初以为是冰糖,入口后发现只有外层是糖衣,咬碎后,内层的寒天软嫩多汁,美味得令人吃惊。
有些甜点明明不能久放,却怎么都让人舍不得放进嘴里。寒冰似乎有种魔力,让人想在特别的时刻由心爱的人轻轻放入口中。
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分享他喜爱的甜点,简单的文字,但很有魅力。拍的食物照片也为此文增色不少,食物具有治愈作用,文字也一样。
02 关于阅读
《在路上》与《北回归线》
有两本书是我从17岁起便百读不厌,随身携带的。
自由。保持自我。独处。创造。拥有梦想。保持尊严。这都是我从《在路上》及《北回归线》这两本书中学到的。
电子时代,我们对信息的获取唾手可得,大部分内容过眼即忘,更遑论对阅读信息的筛选、提炼、沉淀。这正是盲目追求数量忽略阅读品质的弊病。
如果读书不能用来引导生活,那思想有什么用处?
03 关于家居
一天的生活应该配合太阳的运行。正如从早晨到中午、从中午到傍晚、从傍晚到深夜的自然光,室内灯光也应该从耀眼、明亮、柔和转为昏暗。
丰富的生活品味就从这样的氛围变化中逐渐培养、产生。每个夜晚在桌灯下写信时,我都有一种兴奋又刺激的隐秘感。 --节选《Anglepoise的桌灯》
什么是生活品味?是要住带户外露天的独栋别墅,还是出入拥有高档豪车?我们的理解好像过于狭隘。
真正的生活品味不应该是表演给别人看的,而是随时随地轻松做自己。
04 关于穿戴
从鞋子交给顾客的那一刻起,我们之间长久的交流就开始了。”法兰克自然不过地说道。他还说,做鞋的时候满脑子都是这双鞋的主人。我从未见过像他这么善良体贴的人。
“我突然想到,你缺一双冬天的鞋吧?”一天我收到一双鞋,鞋盒里面还塞着自家院子种的胡桃和一纸信笺。这双鞋的皮质很厚,穿起来好温暖。
节选《法兰克的鞋》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就是这部分内容,从第一句话开始。
你是否曾经把一件物品当成宝贝,不让人触碰,想起来就会甜蜜微笑,这件物品不一定华丽贵重,也许就是很平常的物件,但是它那么珍贵,一定是凝聚着对你独一无二的爱吧。
除此之外,为人处世的朴素真理蕴含其中,一切物品都朴素地与人联系在一起,忘记交易本身的冰冷,把客户当“人”去考量,就会知道该怎么做。
05 关于绿植
逛花店是我家的一项日常活动,按母亲的说法,周末摆一朵花在屋子里,周一就会盛开,有漂亮的鲜花庆祝一周的开始,让人心情也会愉悦起来。
六年前鲁塞尔的早市发现一只花瓶,跟母亲送我的那只几乎一模一样,于是用换洗衣物把沉甸甸的花瓶一层层裹好带回日本。一次母亲来家里,离开时对这只花瓶赞不绝口。
节选《玻璃花瓶》
因为经常惦记一件事,所以在很久以后,还是有机会重逢吧。可以想象作者包裹玻璃瓶的小心翼翼,看似只是一个普通的玻璃瓶,却盛放着对母亲从小灌输乐观生活态度的满满敬意。
百无一用是深情,这无用的深情却让人沉溺不已。
读完这本书,你会明白,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宽广,相反它是由你的感知所定义。
太多的答案不是在外面的那个世界,而在你的内心。你怎么对待身边的事物,你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同时,你也会思考购买和获取,拥有和占有之间的微妙不同。
我们可以购买很多东西,却无法体会珍惜。我们可以占有很多资源,却无法拥有记忆。
学习如何和身边的事物相处,如何善用已有的东西,活出别人没有的幸福感,松浦弥太郎是我们的良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