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妈妈,家有8个月大的宝宝,跟我说:“我天天趴在地上让他看到我的嘴,不停说话。这辈子都没说过这么多话,觉得自己好烦。但我娃依然只会‘爸爸妈妈’,而且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她的话有代表性,里面信息很多,我们不妨来聊一聊1岁之前的语言发展。
这个新妈妈其实很有感觉,她提到了几个要点:1. 面对面,让孩子看到她的口型和表情。2 持续大量的语言输入。3、理解和表达是两个不同的范围。只会“爸爸妈妈”的发音,没有更多输出,也不了解含义,让她觉得有些焦虑和泄气。我不了解她和孩子相处时的背景,语言交流并不只是靠婴儿说几个词来判断,凑近一点就会发现,小婴儿浑身是戏,就看你的眼力如何了。
看看你的孩子处于什么阶段
在一本关于儿童早期语言的书《It takes two to talk》里面把儿童早期语言发展分成是个阶段:探索者(感知周围,还没有具体的交流目的),交流者(在不会说话之前能传递具体的信息),开口说话者(说单个的词,或者用手势和图片表达),联合使用者(连词成句,包含两到三个词的句子)。
了解这些可以让家长知道自己孩子的潜力,给家长一个参照标准,从哪些方面去观察孩子,引导他们。这是第二阶段交流者的表现,值得重视的是,交流者还不能说词,但是他已经是一个很厉害的交流高手了,通过各种方式散发自己的魅力,让照顾他的人明白他不再是每天只会吃喝拉撒的新生儿。
关于理解:
1. 是否知道日常惯例场景中常用的词,比如“来,妈妈抱。再见。吃饭了。”
2. 是否懂得熟悉的词(比如:奶瓶、灯、星星饼干)的意思,
3. 是否对简单问题有回应。比如“小熊(或他最喜欢的玩具)在哪?”,包括身体转向物品,用手指,眼睛看着,表情变化,发出声音等。
4. 能否用动作相应简单的指示。比如当爸爸出门挥手是说:“挥挥手,再见。”
5. 懂得“不可以”的含义。
关于表达:
1. 会不会牵着你的手或拽着你表示他想要什么。
2. 通过递东西、拿给你看或手指着东西来吸引你的注意。
3、模仿动作,比如拍手、捏手等。
4、模仿声音
5、使用一些动作,比如摇头、拍手道别
6、看着或指着他想要的他感兴趣的,再转头看你
7、发出一些声音来尝试组合成词
8、把一长串声音合在一起,听起来很像说话虽然听不懂是什么。
并不要求孩子所有选项都做到,如果有至少3个以上,频率是“一直都是”或“经常这样”,那孩子就处于交流的阶段了,比新生儿的探索阶段高级,接下来就会出现真正的说话阶段。通常理解先于表达,且做得更好。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几个月就应该处于什么阶段,这是一个自然流动的状态,只有前一个阶段基础打好了,才能过渡到下一个阶段。
你看,在孩子开始使用第一个词之前,他已经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在理解和表达。他的眼神、表情、动作、身体姿势、发出的声音等等,都在全面地接收你的信息,同时反馈他自己的。如果父母仅仅盯着他会说什么,就忽略了太多的婴儿交流信息,没有起到交流的作用,成了单向的看娃说话练习。
说什么和怎么说
上面那个妈妈说了她每天都趴在地上对儿子说话,但是却没有补充他们互动的情况。所以我们看到的基本上是妈妈不停说,这是家长在引导话题,妈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想,两个成年人的谈话,很难想象只由一个人主导而且滔滔不绝,通常都是你来我往,来来回回。如果对方是不会讲话或只会几个词的婴儿,这个你来我往的交互模式还能存在吗?
绝对可以!而且我们还要改变方向,以小宝宝为主导。
猫头鹰守则
有一个著名的猫头鹰守则(OWL)是非常好的开始话题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Observe, Wait, Listen,观察,等待和倾听。比如我抱着小雅走进房间,开了灯。我观察她的反应,发现她抬头一直盯着灯看,这时我知道她对发光的这个东西感兴趣,我说“灯”。对于小婴儿来说,简单明确很重要。我说的东西都是她注意到的,帮她做注解,是她一旦准备好开口就可以拿来用的。比如对再大一点的孩子,在他接受别人的帮助时直接在旁边说”谢谢“,而不是”说谢谢“或”别人帮了你要说谢谢哦“。我手指着她关注的东西,大声清楚地说“灯”,有时重复一两次。说完就停下来等待她的反应,这个空白的几秒,很多家长心理上是不能忍受的,我们更习惯于要么填满时间,要么走开。小宝宝恰恰是从这些细微的时刻体会什么叫“轮流”。当我停下来不说话,看着她的时候,她有时候小手挥舞,有时候模仿我说的。我没有统计过,凭印象很多小朋友都容易发b,d,g开头的词。在“爸爸、妈妈”之后,小雅很快就模仿说“灯灯”斩钉截铁,很有气势。在她听说“灯”毫无障碍之后,我每次开灯,关灯的时候,都抱着她去做,而且伴随画外音“开灯”,“光灯”。随着灯光出现和熄灭,她在没有学会说这两个词之前,已经理解了这个动作,声音的因果联系。之后我每次抱着她站在开关前,发出指令,她就准确地用小胖手把开关拍得”啪啪啪“。接着是她完美执行“开门、关门”。
1. 对于小婴儿,要说的是她感兴趣的,我们正在做的,每天都要例行公事的项目。
2. 说得简明扼要,发音清楚,以正常或稍慢语速。
3. 只需要说比孩子理解能力稍微复杂一点点的东西,不用太多。最开始是常用名词,慢慢加一些动词。
4. 适当扩展。从“灯”到“开灯”到“开门”。“开灯关灯”指令还教了孩子一个“因果关系”的概念,接下来还可以用“开水、关水”练习
花絮是小雅很快就指着天上的月亮,一脸肯定告诉我:“灯灯。”我笑说,这是天上的街灯。
等待
国画和摄影都讲究留白,把画面占得慢慢的不好看也没有想象空间。跟孩子交流的时候也一样,你来我往,还要有停顿,这个语流里的空白可以引起孩子的注意,猜测,她自己会去要求和补充更多。比如我在和小朋友唱歌谣row row row的时候,我们面对面,她坐在我的膝盖上,我拉着她的手一起摇。每一次我唱到”if you see a crocodile"(如果你看见一只鳄鱼),我会停下来,还没唱下一句“don't forget to scream"(别忘了大声尖叫),小雅就忍不住开始尖叫了。这个等待可以用在任何你和孩子熟悉的互动中,可以是举高高、躲猫猫活动中停下半拍,看孩子有何反应。观察他的表情、动作,等他先开口先动作,这时候再及时补充,又好玩又容易教,有利于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小雅在Stella家第一次见到大狗“豆豆”,高兴得手舞足蹈,当天就学会了“豆豆”,满屋子追着跑。之后见到长得像的金毛犬都叫“豆豆”,她头一次见到斗牛犬的时候直接扭头,完全没有认出这个品种;到后来路上跑的,书上印的,各种类型的狗都叫“豆豆”。这是一个归纳的思维过程,从一只特定的金毛犬到所有类似的金毛犬,再到不管大小品种的犬。我们刚开始就是抱着小雅去摸大大的豆豆,然后给她看一本狗的触摸书,她很喜欢摸书上柔顺的毛,边摸边兴奋大叫”豆豆“。接着给她买了一只小小的狗枕头,跟豆豆神似,告诉她这是”豆豆的耳朵“。在路上看到过往的狗也提醒她看。这些都是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导,进行多感官的尝试。她可以看到、听到、摸到、闻到与狗相关的东西;给她看狗的绘本,学小狗叫,唱小狗的歌。她是真心喜欢这种动物。除此之外,当她听到声响就转头去找,我会抱着她蹲下去看透明的门里面是什么,告诉她这是“洗衣机”,抱着她上下左右动,模仿滚筒的转圈方式,边动作边说“转”。语言是一种生动立体的运用,绝对不是单调重复”a is for apple“。
分享式注意力
分享式注意力(joint attention)说起来高级,其实很多人在跟小朋友对话时会都会不自觉地运用,就是两个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物体上。大人通常会用手指着一个东西:”宝宝,你看,这是……“半岁以后的婴儿越来越多地注意到家长手指的方向,转头去看大人想要分享的东西。这个非常普通的沟通技巧,对于婴儿的意义却非同小可。他们从面对面只注意对方脸上的表情,声音开始,把对人脸的注意力拓展到物体上,能识别对方给出的信息,来回交互分享。这是以后社交很重要的一步,能注意到环境中不同的线索。家长最开始可能一边指一边说,慢慢变成只是语言提示,之后变成动动眼神孩子就知道家长想要他们看的是什么。分享式注意力对于婴儿理解语言和说话都有重要的作用。婴儿开始说话跟他的早期语言体验密切相关。对于语言正常发展的孩子来说,妈妈讲的话和他们的环境有密切联系: 妈妈说的话超过78%都是关于婴儿正在集中注意力观察的物品。而对于语言发展延迟的孩子,妈妈讲的话只有50%是婴儿感兴趣在看的东西(译自维基百科)。这从一个科学的数据角度证明了前文说的,妈妈不要自说自话,要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导,他看什么喜欢什么你就简明扼要地介绍什么。当你讲的就是他正在看的,玩的,关注的东西,婴儿更容易投入;如果是注意力之外的东西,你讲得口干舌燥,他可能不知所云。你会问那我想要介绍新的东西怎么办,那你就要用他感兴趣的方式,比如多感官体验,而不仅仅是单纯说抽象的东西。
我感到最开心的,不是小雅可以讲好多词(这只是个时间问题,当孩子5岁的时候,你不会在意他说“蝶蝶”,“干干”是10个月还是1岁2个月),而是她11个月的时候,有一天一边用手指一边告诉我“灯灯”,然后转头看我,再转向灯。这说明她主动向我指出她注意到的东西,并且在确认我看到的也是同样的灯。这个指完说完后再看我确认的动作,属于比较高级的分享式注意力的形式,显示出她有这个意识,确认另外一个人是要分享同一信息的。
这是一个基础,等大一点,继续发展有可能就是从他人角度去看问题。教育家皮亚杰做过一个有名的三山实验,让三四岁的小童面对三座高低颜色各不同的假山,请小童从四个角度看山,对着山而坐。然后放一个布娃娃在布景里,从另一个角度看山。然后出示几张不同的图片让小童指认布娃娃看到的是哪一座山,结果小童只能选自己眼中的山,得出幼童“自我中心论”的观点。这个实验曾经被推翻过,把山和布娃娃换成农场和《芝麻街》的角色,再问这个角色看到的是什么,小童就能轻松作答。不管是哪一个实验,都说明对于幼童,能超越自我,可以去协调注视,站在其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都是心智发展的表现。对于婴儿来说,我们就可以从分享式注意力开始培养,奠定基础。
自我觉察
人身处其中时,往往很难自我觉察。比如语速快的人通常不觉得自己说话快。有几家朋友夫妻俩都讲话快,孩子迟迟不开口,我提醒过他们适当调节语速。这跟刚学英语的人,是听慢速英语还是常速新闻一样。父母作为孩子最早的语言模仿对象,速度、清晰度都和孩子的语言输出质量直接相关。正常情况下,稍加注意,家长稍微慢一点、大声清楚一点讲话即可。如果你很讲究,想多花点功夫,还可以了解一个概念“妈妈语”(motherere),指对孩子说话时,音调升高,强调韵母,口型比较夸张,语调慢,语句短。所有民族跟婴幼儿对话时,普遍都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孩子听懂和模仿。
因为自己不容易察觉到说话的语速、清晰度,是否给孩子足够的参与机会,有没有等待与停顿,是自己不停叨叨还是听娃的。不妨请第三个人在旁边录一段你和孩子自然互动的录像,就能搞清楚谁是主导,单边还是互动,家长讲话的状态。相信我,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的、就跟你录了《全民k歌》一样:“天!这是我的声音!”会自省是一种好态度,便于总结和提高。
交流是一个整体
1岁以前的婴儿,他能说什么仅仅是一个直观的输出结果。如果会说能说,固然可喜,但也不是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事,就跟有的在爬,有的已经熟练行走一样,是同一个范围内速度稍有不同。如果还没有说第一个真正意义的词,只是发一些音,也不用焦虑。妈妈要观察他是不是用眼神、表情、动作在呼应你,同时表达他的意愿。整天跟孩子讲话的妈妈辛苦了,可以稍事休息,重新审视一下自己。你是在自说自话呢,还是以小宝宝的兴趣和视线焦点为主导。少说一点,要耐心等他和你轮流讲,突出你要说的重点,用各种方式展示给他看。大量地用指认的方式分享你想讲的,把物体和语音对应起来,简明扼要,多建立因果联系。这样的语言输入就是在给宝宝的语言银行存好货,当他的口腔发展好,当他有意愿要表达,随时就可能蹦词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建立妈妈和宝宝之间的联系是温柔又美好的事。我们只是导游,她喜欢什么就介绍给她,而要去哪里看一看则是她自己的决定,陪伴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