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校长和老师们,大家好!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刘营伍乡青年教师优质课大寨,圆满落下了帷幕。此次决赛,共有12名教师登台献艺,经过公平公正的评选,共产生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在这里,我首先表达一个祝贺和三个感谢,对获奖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祝贺;对赵校长和各位校长对本次活动的支持表示感谢;对此次比赛的评委老师表示感谢;对各位老师精心的准备表示感谢。
下面,我对本次大赛加以粗浅的总结。
本次大赛呈现出的亮点:
因为咱这次大赛的主题是“双自主教学模式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所以我先说双自主教学方面的。
一、课件、导学案、上课,三者能统一起来。说明老师们对导学案的应用有了初步了解,知道导学案是怎么用了。导学案的设计也比较科学、合理,能做到环节齐全,顺序符合逻辑,并能将知识问题化、层次化。特别提到的是张梓暄老师和李华老师,接触双自主比较晚,但是对双自主的认识一点也不少,教学设计及过程都非常清晰。
二、每位老师的课各具特色,各有千秋,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比如,贾亚男老师的课堂激励语,李晓美老师让学生做的头饰,李惠彤老师细致入微的讲解,刘青老师少而精的讲解和学生清楚的表达,高宽宽老师让学生查字典的方法,巩树辉老师分析完课文时告诉学生写作文时也要这样,郝玉双老师、郑硕老师的上课节奏及组织形式,都是值得分享的亮点。
三、每位老师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特别是课件的制作,都非常实用、精美。李晓美老师的陶罐与铁罐的精彩对话,郭宏坤老师把字词写在贝壳上,李存国老师课件中的小视频非常形象,张梓暄老师导入中的手指舞,都能激发学生兴趣。说明都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
存在的不足:
一、合作探究的应用不合时宜。合作探究可以用在一节课的多个环节中,但重点是用于对一节课中重点知识点的探索中,也就是有价值地探索。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不能每个环节都应用合作探究,更不能为了有合作探究这个形式而去应用。我们知道,学习是一个经历——探索——发现——验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能自行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学生一个人完成不了的,或者是答案多元的,所以才选择合作探究。还有的老师对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分不清楚,所以把重难点处设计成了自主学习,把枝节末梢的问题设计成了合作探究,其实这是没必要的。
二、太过注重知识教学,而忽视了方法的教学。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定理,每一个英语句型,每一堂课,都不只是学知识,而是学会学习的方法。所以,每节课中,我们的收获都不能局限在我学到了什么知识,而应该是我学到了什么知识和什么方法。比如,数学课中,结论获得的过程,语文课中,文章写作的技巧,都属于方法的教学,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课时,可以适当地提醒一下学生,让学生梳理出得出知识的过程。
三、讲得太多,舍不得放手。做不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次讲课中,只有三两个老师按时完成了教学任务,大多数老师都拖堂或是舍弃了部分内容,这不是说老师们把课堂任务设计的多了,而是我们老师在上课中说得太多了,说了很多重复或没必要的话,占用了一些时间。说到底还是不放心学生,平时管得多,导得少。
四、对于一些与教学无关的技术要适可而止。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维持很久,你可以采取一点措施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但一定要适可而止,我们的目标是西瓜,不要过多地捡芝麻。比如,音乐、图片、视频、谜语等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能占时太长。
最后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百尺竿头再进步,奋斗青春谱华章。
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