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妈妈,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爱上阅读,所以,当孩子刚满两岁的时候,妈妈就开始了亲子阅读。家里也给孩子买了不少的绘本,并在家中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
一看见书就头疼的孩子例如,只要爸爸和妈妈在家,都不能玩手机,没事干可以拿本书看。家里的客厅也没摆放电视,唯一的电脑,大多数时间是在播放给孩子看的英语或数学光盘。
可是孩子却偏偏对阅读不感兴趣,甚至在妈妈的强迫下,开始有点排斥了。
这位妈妈意识到,这个问题比较严重了。一个不爱阅读的孩子,可能学习成绩也不会太好,进而考不上好学校,进而人生也可能比较失败。
为此,妈妈伤透了脑筋。
正在睡前阅读的孩子和爸爸有一天,又到了例行睡前阅读的时候,孩子还是情愿玩玩具而不愿意看绘本,也不愿意听妈妈讲。
突然,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撞到了桌子上的杯子,水哗啦流了一地。孩子也是意识到自己犯错了,胆怯地看着妈妈。妈妈刚想生气,转念一想,就对孩子说:“你犯错了,玩耍的时候没有注意安全。作为惩罚,今晚妈妈就不给你读故事了。”
孩子一听,着急了:“不,妈妈,我要听故事。”
“不可以!”妈妈坚持道。孩子听了,开始抽抽搭搭哭。妈妈没有理会他,帮助孩子脱了衣服后,就关灯睡觉了。
躺在床上的孩子,慢慢恢复了情绪:“妈妈,明天可以给我讲故事吗?”
妈妈回答说:“如果明天你不犯错的话,妈妈就给你讲故事。”
孩子听了,情绪好了一些,慢慢地睡觉了。
亲子阅读第二天晚上,孩子非常积极地要求妈妈给讲故事了。
在这之后,这位妈妈经常用“不讲故事”来作为惩罚孩子的工具,反而慢慢地让孩子爱上了阅读。
其实,这位妈妈无意间使用了“心理加减法”,采用先抑后扬的方法,让孩子爱上了阅读。这种奇妙的心理学理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往往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养成了“习惯得到,不习惯失去”的倾向,这其实并不是一种自私,只是人类为了适应生存而沉淀的一种文化。
例如,有一筐苹果,打算分给大家。由于不知道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第一种分法为,先给每个人3个苹果,后来发现苹果有多余,就又给每人多一个苹果。第二种分法为,先给每个人5个苹果,后来发现苹果不够,就又从大家是手中拿回来一个苹果。
虽然每个人最后都是得到4个苹果,但两种分法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第一种会让人觉得惊喜,多了一个苹果;第二种则会让人有点失落、有点不舍。
自己看书的孩子这个也正好验证了“3+1不等于5-1”这个理论。可以说,3+1是大于5-1。来之不易的东西,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会很珍惜;失去过后才会明白一件东西的珍贵。所以,孩子才会在意失去的“不讲故事”,大人才会不舍“那个苹果”。
好好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会给家长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