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到一本好书,《被讨厌的勇气》。是在阿德勒的著作《自卑与超越》之后,日本的两位哲学家以“青年与哲人的对话”的形式,对个体心理学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剖析,回答了人生终极问题:如何获得幸福。
读书的过程就是不断反思,认知迭代的过程。很多习以为常的想法和做法,在书中的对话里被抽丝剥茧,找到了错误的源头,也找到了破解的方法。不幸福是因为没有悦纳自己,不喜欢自己;不幸福是因为陷在过去的泥泞中,不能自拔;不幸福是对未来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期待,不珍惜当下。对比三对概念,谈谈读书感悟。
一是原因论与目的论。书中谈到一位朋友因为过去造成的心灵创伤,不愿意迈出家门一步,只要一踏出房间马上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在原因论的前提下会得出:一个人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他无法走出去的原因是他小时候的经历,所以惧怕与人交往,以致闭门不出。而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这位朋友并不是因为不安才无法走出去的,而是由于他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造成不安情绪。朋友所感觉的不安和恐惧是为了达到“不出去”的目的而制造出来的。在目的论的前提下,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拒绝改变,永远止步不前。目的论告诉我们,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改变现状,获得幸福的勇气。
目的论一下子敲醒了我,也不由得想到在自己存在的一些顽疾。比如经常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归咎于小时候父母的带养方式,导致不愿意冒险,不愿意尝试新事物,不愿意接受改变。比如在儿子面前发脾气,只是为了掩盖一种无能,用高声震慑住儿子,进而使其听自己的话,并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而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
明白了原因论和目的论两者的本质区别后,在做出某种行为之前,会回溯到本源,仔细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这件事为什么不能做,与自己的目的是否背道而驰。比如如何控制怒气,要明白发怒之外还有其他更有效的交流工具,用逻辑性的语言表达观点,不争对错,不要试图让对方屈服,不要陷入胜负之争。
二是自卑感与自卑情结。自卑感是指人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但这种情绪运用得到是能够成为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自卑情结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大肆宣扬自己无法达成目的的客观原因,“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为自己找到害怕向前迈进或者不想真正地努力的借口。
自卑情结的人最擅长使用的句式是:“要是怎么样,我也可以怎么样。”言外之意是,我之所以没有获得成功,是因为我欠缺什么。用“只不过是被某个因素所埋没,真正的我其实非常优秀。”来掩盖自己不愿意努力和付出的事实。
对照自己,在职场上难以实现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觉得自己不擅长人际交往,尤其是与领导的接触甚少。每次都自动远离核心圈子,不主动汇报,无法体现自己的工作成效,无法实现最高效率。其实自我意识过剩,才会产生自卑情结,:“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不是因为不擅长,而是害怕受到领导的批评和指责,害怕被贴上“没有能力”或者“不合适这个工作”之类的无能标签,更害怕尊严受到伤害。这些才是自卑情结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三是课题分离与评价干涉。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能发生巨大改变。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即使对孩子、伴侣也应该实现课题分离,而不是横加干涉,予以评价。辨别是谁的课题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考虑“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比如孩子学不学习或者跟不跟朋友玩,这都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如果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就避免不了冲突。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这个论点,是我很难理解的,一直接受着父母的指令与干涉。大学选择学校和专业,择偶时被质疑和否定,也习惯对孩子的学习交友指手画脚。看到书中写道:父母总在说,为孩子着想,但是父母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虚荣或者支配权。顿悟到父母目的不纯将导致孩子的觉察和反抗。阿德勒心理学主张,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可以把马带到河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看完这本书,其实并没有完全打开我的疑惑,不批评、不表扬,不干涉、不评价,不找原因,只为达到目的,课题分离只是人际关系的入口,这些深深浅浅的道理,在脑中回荡,产生着碰撞和冲突,更困难的是照单全收地付诸行动,有待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理解、悟透、运用。
获得幸福是一种能力,从我开始,从现在开始,从获得勇气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