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常常质疑那些不能在当前应用于生活,不能立刻转换成面包或财富的思想、各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比如数学中的“费马大定理”和“哥德巴赫猜想”,物理学中的“统一场论”和“弦理论”等“有什么用”。但他们未曾体会到对于有些人来说,追求知识,了解和探索世界真相这一过程本身,就是生活中的一大乐趣。且不论有些短期看似无用的理论和知识,如果放长时间的尺度去衡量,其价值往往会是不可估量。
并且同样是人,为什么有些人对于知识如饥似渴,另外一些人却漫不经心,无动于衷呢?我认为原因在于后者缺乏求知的需求,没有了解世界真相的渴望,所以他们既没有欲求不得的焦虑,也无缘于欲求满足的幸福,也就体验不到求知过程中的乐趣,反而将求知视为是人生的一桩负担和苦行。
求知的乐趣也好,思维的乐趣也罢,最初源于人类天性中的好奇心以及想象与创造能力。细微的区别在于:一有些人好奇心强烈,有些人想象与创造力丰富,有些人则在被命运抛到动荡的世上后,无助感深重。如果一个人集三者于一身,便会具有比一般人更为强烈的求知欲,拥有比常人更为浓厚的对于知识的兴趣。
相比之下,一些人随着年龄增长,迫于生活压力为谋生奔波,他们疏于求知尚属情有可原。一旦生活压力减轻,他们有可能重拾对于世界的好奇。但是有些人的经济状况并不很糟,他们在职场打拼,起早摸黑地挣钱仅仅是为着相互攀比,为了追求物质生活的奢侈。这样天长日久下来,人就会渐渐隐没了天性,心灵变得偏执、封闭和麻木,丧失了大部分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为自身原因回避思考人生与世界的根本问题,懒得去探索真知的人,就会动不动以“有什么用”去质疑那些看似“无用的”的思想、基础理论和知识,作为自己物质至上以及精神退化的借口。
在基本生活无忧的前提下,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应该是活得通透和有趣。就如王小波所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如果动不动以实用的眼光看待事物,或者凡事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处置,那么世上那些涉及事物本源的思想和基础理论,浩如烟海的知识中的一部分确实没有立竿见影的功效,更不能被人立刻用来当饭吃。甚至对某些人来说,学了这些知识,表面上看,到死也换不到一个煎饼。但是凡事讲究功利的人,却是忽略了研习基础理论带给人的思维乐趣,无视基础知识对于人们看待世界和处事方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塑造。那些基础理论、思想和知识带给人们的收益和内心敞亮,是一时获得上千个煎饼也无法与之匹配的。
此外,如果没有奠定各学科根基的基础理论,没有有助于发现事物真相,并可以用来指导实践的科学思想理念,没有供人识别事物性质和差异的具体知识,人类甚至连有毒还是无毒的食物都无法分辨,也无法预测明天和后天的天气状况。中国人会算术,却不能由十进制联想到并推出二进制。中国人发明了珠算,但是西方人却注意到数字之间的关系,推出了数论。当中国道家还在醉心于烧炼矿物制造丹药时,俄国的门捷列夫发明了元素周期表,砒霜等的化学成分、分子式和性质被人们知晓。当东方神医依然在用草药治病救人时,细菌学教授亚历山大·弗莱明则发明了青霉素。如果人们不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当他遭遇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比如厨房着火时,也将茫然不知所措,他不知道应该先切断天然气火源,不懂得油锅起火不能用水去浇。当他在野外遇险需要应对时,也会少了好多选项,尽管他知道钻木可以取火,却不懂得透镜聚焦也可以加热,最后他将因此忍饥受冻。
如果没有奠定各学科根基的基础理论,没有有助于发现事物真相,并可以用来指导实践的正确思想理念,没有供人识别事物性质和差异的知识,更不用说让人类通过社会的工业化分工和组织,制造出汽车、轮船、飞机、桥梁、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电脑、手机和照相机等等现代生活设施和设备等了。
17世纪三十年代,法拉第在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只要发生变化,不管用的是什么样的方法,那里面就会有电流产生。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其中产生的电流被称之为感应电流。
虽然当法拉第刚发现电磁感应时,已经有了富兰克林于1752年设计的“风筝实验”,但是电尚未被人应用于生活,世上还没有电灯。“电磁感应原理”的实用性在当时犹如“哥德巴赫猜想”等之于今日。一位妇人随口嘲笑他说:你发现这个有什么用?法拉第回答说:那么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呢?
如今学过中学物理的人都知道, 电磁感应现象对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有多么重要,从电磁感应马达,到发电机、变压器、电感器、电磁炉、电动车、磁悬浮列车等等,都是凭借着电磁感应原理而工作。如果没有当初被人认为“无用的”电磁感应原理,现在人们的生活就会因为“不来电”而寸步难行。并且,当初的那位妇人早已销声匿迹,但是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故事,却还在全世界的课堂上成为佳话分享。
所以说,世界上的尤其是精神领域的事物,包括思想、理论和知识等,他们的有用与否都是相对的,正如有人揭示的那样:“有时候,重要的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人们对于事物的态度”。因为事物的价值在许多时候都是主观的,并且其重要度和大小因人而异。由于每个人的偏好不同,“一个人的佳肴,可能正是另一个人的毒药”。有些人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有些人则爱好物质方面的快乐。有些人追求活得明白,洞察事物的秋毫;有些人对待生活只求半梦半醒,得过且过,也有些人则看重现实的物质利益。被张三视为珍宝的东西,对于李四来说可能是一文不值,甚至被他视如粪土。
那么,对于思想、基础理论和知识等的有用性,是否可以使用统一的标准呢?我想这个标准的制定或许并不困难。思想、理论和知识的有用与否,最终要看它们从长期来讲,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增长。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如此诡异,一些在短期看似有用的理论和知识,从长期看可能恰恰是无用的,甚至有可能是谬误,比如当初的地心说。反过来,一些短期看似无用的思想、基础理论和知识,从长期看恰恰是能够被人举一反三并触类旁通地应用于实践,由此从根基上促进社会发展,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它们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价值连城并且功在千秋。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根思想、根理论和知识的价值将日益突显,并会越来越深刻地启迪着人们的智慧,激荡、鼓舞和抚慰着求知欲和好奇心不灭的人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