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家庭教育
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作者: 吕静贤读书育儿 | 来源:发表于2017-02-23 09:10 被阅读33次

带孩子出去玩,准备上楼梯时,孩子张开两臂:“妈妈抱!”“不抱!”“妈妈抱!”儿子再一次张开两臂,“不抱!”我再一次回绝。儿子开始扭起身来,“刚才出来前怎么说的?不是说要自己走路吗?”面对我的质问,儿子扭得更厉害了,也几乎要开始哭了。“那就抱一层,抱完一层就自己走好不好?”“好!”儿子立马就安静下来。“就抱一层哦,抱完一层就自己下来走哦!”我再次向儿子讲明,“好!”儿子点点头,意思是听明白妈妈的话了。果然抱儿子上了一层之后,还没等我发话儿子就自己主动要求下来自己走。

哎,儿子怎么说呢?经过跟儿子这几年从小到大的相处,我们做家长的还是了解、掌握了孩子的一点特性:

一、有些话只要事先跟他讲清楚,讲好条件,他基本上是会遵守的(当然有时候也是会耍点小性子的,就像这次);

二、儿子好胜心强,凡事都要就着他,哪怕就只就一点点(就像上面这件事),他也会在你让步之后一下子跟你妥协下来,否则,如果两个人都硬,儿子有得哭,而且哭还不是哭一下子,简直可以用“哭到底”三个字来形容。

对此,父母曾经屡屡提醒我们:不要与小孩太过计较,总是让小孩哭,这样对小孩的成长和性格培养也不利,表面上好像家长赢了,但实际上却让孩子养成动辄就大哭大闹的烂脾气。

而且父母也举出例子:“你看,小孩在我们这里从来不哭,天天乐呵呵的,一回到你们那里几天回来,就变得脾气特别地大,动不动就哭闹。你们那种教育方法啊,真是把听话的小孩也教出皮的小孩!”

包括老公也曾经讲过我,说我和孩子太较真了,而两个性格都那么硬,结果孩子总是以大哭大闹开始和结束,对于无关原则的小事,没必要这么较真。那也是,有时自己想想也觉得也是这样。

比如说有一次带孩子下去下面的小区散步,临走前孩子要求带上一包零食下去,开始我不肯,孩子也闹,后来看到他闹就干脆就着他了。

到了小区下面,孩子要求把零食拆开来吃,本来孩子带零食下去我就不情愿,就心里有气,现在孩子又要求打开零食来吃,我就更有火了,说“不行!”

孩子就在那闹,我就更加有火更加不去从他,结果孩子在那又是边跺脚边围着我转,还边大声地哭。到最后孩子实在顶不住了,只好说“妈妈不哭了!”满脸泪痕地跟我继续走。

而走了不多久,儿子又闹了,还是要求要打开零食,并且又一次哭闹起来,看着儿子第二次大声哭闹,我也有点忍不住了,便带着黑脸帮儿子打开了零食袋。

谁想,打开了零食袋之后,吃了一口,也许里面的零食不合儿子的味,儿子把零食递给了我。这时我就真的气了,跟儿子较起劲来:“刚才你不是说要吃的吗?怎么现在不吃了?吃啊!你吃啊!”边说我边把手中的零食往儿子身上推,儿子又一次大哭起来。

结果短短的不到两百米的小区路,儿子竟一下子大哭了三次,而且每次哭的时间都不短。

而这时老公也从家里过来,看着正在大哭、满脸泪痕的儿子,忍不住抱怨道:“你看你,次次你带小孩出来,小孩都要哭的,怎么每次我带他出来他不哭呢?”

这样出去外面因孩子与我意见不合而当街大哭大闹的例子,真的可以说不胜枚举。有时我也很烦:我该怎么做?我能怎么做?

很多时,孩子就是在那故意调皮,就还是不就?就,害怕他容易养成任性的坏习惯;不就,孩子又在那动不动就哇哇大哭。而且基本上,家里人都一边倒的把意见全都指向了我,认为我就是造成孩子动辄哭闹、任意哭闹的主因,那我究竟应该怎么做啊?

也许是歪打正着,也许是久经实践,开始不知不觉地积累起一定的心得。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在孩子与我不同意见,又准备哭闹、又准备与我相争时,稍稍纵容一下儿子的意见,但又不会纵得过宽。

就像上面一样,我先答应孩子的意见,但是随之马上附带提出自己的想法:抱你可以,但是不是把你抱到家,而是把你抱到上一层就把你放下。我发现这种做法对儿子还真灵验,他马上就不哭了,而且还轻快地答应我的要求。

从这里我发现,儿子其实是一个喜欢争强好胜而且自尊心强的人,他在乎那一时的自己得势。如果在两人不同意见、两人相争时,轻轻让一让他,给他表面上的得势,他其实是很快甚至马上就会服软,从而开开心心地听从你后面的建议。

经过了这样的心理领悟之后,现在基本上与孩子一起,孩子都不会像原来那样总是稍不留意就会大哭大闹了,觉得孩子笑脸也多了起来。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孩子的性格也由此好很多了,不会像原来家里人所说的“性格越来越差,动不动就发脾气,就大哭大闹,而且脾气也越来越皮、越来越倔”了。

这说明了什么?

我想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孩子教育过程中“宜疏不用堵”的道理。

的确,孩子硬,家长也硬,这样频繁的场景只会造就孩子性格越来越倔、脾气越来越大、越来越难沟通的不好结果(当然对待一些如涉及到纪律、要求、规矩等方面的,家长该硬时还是要硬的了)。

而且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真真正正地了解并掌握了孩子的性格、心理特点的话,我相信,孩子教育起来真的应该不会是那么难,甚至相反是得心应手。这就是我这段时间的教育心得,即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相关文章

  • 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带孩子出去玩,准备上楼梯时,孩子张开两臂:“妈妈抱!”“不抱!”“妈妈抱!”儿子再一次张开两臂,“不抱!”我再一次...

  • 观察孩子,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

    大家好,我是爱玲,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关于观察和了解孩子的话题。 很久以前,朝鲜王朝的太祖李成桂跟武学大师见面。两个...

  • 读第6章有感

    教师只有充分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才能在教育教学和生活中因材施教,更好地去引导和帮助他们。那么做为...

  • 多维度大脑测评 ——让您了解孩子的天赋潜能!

    多维度大脑测评,是了解孩子最直接的工具,是因材施教的基础。想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要对孩子有客观准确的评估,才能了解孩子...

  • 【课堂复盘】父母躺平孩子才能见未来

    学习这件事也是需要学习的!因材施教的前提得慧眼识才,懂孩子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学霸的培养也是有套路的,因材施教就是...

  • 《孩子:挑战》主题1

    《孩子:挑战》主题1——行香子闫解读 唯有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爱孩子,从了解孩子开始。不了解孩子,不了解...

  • 我的儿子

    了解孩子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用心去爱孩子,去呵护孩子,孩子才能更健康地成长。而不是一味的指责,你需要做的是适时的引...

  • 父母必须了解的知识

    坚持分享1629天(2022.4.22) 身为父母必须得了解孩子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

  • 我们首先是朋友

    我们首先是朋友,我了解你,你了解我,我们才能更好地沟通。 我们首先是朋友,彼此真诚,你来我往,我们才能更好地相处。...

  • 了解孩子的天生气质对于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生理的材请阅读了解孩子的感觉统合对于因材施教的意义 智能的材参考了解孩子智能的材对于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bs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