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老公是这里的民间公益组织的副会长,专门负责捐资助学这一块,所以,每到月末,我们都要去走访组织资助的贫困学生家庭。并给她们带去,大米,食用油,鸡蛋,等生活必需品。
今天首先走访的一个家庭,在仁乡村,一户瑶族人家。瑶族人虽说是标准的农民,可是,因为他们的村寨地处大石山区,没有水源,所以,根本不能种植大米。他们的主要粮食,都是玉米。他们吃的每一颗米,都是上街买的。一日三餐,都是大米饭,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侈。
这个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只有一个年约60岁的老农,他的儿子因为车祸而残废,生活不能自理,儿媳跟人跑了,老农的老伴去世了。他儿子有三个女儿,年龄依次在6-10岁之间。
我们到达他们家的时候,三个孩子都去上学了。家里的残破不堪不说,一点亮光都没有,黑乎乎的。大白天,却仿佛生活在黑夜中。老农的残废儿子坐在自己的床沿边,口齿不清的向我们表达谢意。老农则正在给儿子煮面,很简单的青菜面。
那三个女孩我见过,每次去都是穿得脏兮兮的,头发也没有人梳,乱糟糟的。我不能想象她们的母亲,舍下这三个孩子,是什么心情。看着她们脸上懂事的笑容,我的心很酸。这么大的孩子,早就已经懂得了生活的辛酸。这,不是她们这个年龄应该背负的。
上次,我带女儿一起过去。看我和女儿说话的时候,她们清澈的眼睛里满是期盼和向往。那略带伤感与期盼的眼神,让我忍不住泪流满面。我手足无措地从口袋里摸索出一把梳子,细细地为她们三个梳头。仿佛,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一种无力感,漫上我的心头。渺小如我,注定要让她们失望的。
跟老农聊了几句,我们就匆忙离开,奔赴第二户人家。
这户人家有两个上小学的男孩子,大概在10岁左右。他们没有父母,和年迈的祖父祖母相依为命。两老已经年纪很大,走路都看着颤颤巍巍的。不知道,老人到底能活多少年,能否陪着这两个孩子长大成人。总感觉,他们的家,风雨飘摇。没有人,能为他们的成长撑起一片天。好在,两个男孩子还算乖巧,学习成绩都还不错。或许,这将是这个家庭的曙光。
作为一个候鸟人的民间公益组织,一些来这里养生的外乡人,我们的力量是极其微薄的,除了给点吃的,给点穿的,其他的,真的无能为力。
我觉得,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最缺的还是爱和陪伴!吃得好,穿得暖,都不如父母的陪伴来得重要。可是,谁又有那个能力,能让破碎的家庭重圆呢?
这,似乎很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