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一直有在“立夏”这一天吃“立夏坨子”的风俗,从记事起就记得这样一句俗语:“吃了立夏坨,‘霭古’(石头)都踩破。”
儿时并不知晓这句俗语的意思,只知道每到立夏的这几天爷爷奶奶就会说,奶奶和姑姑伯母们就会张罗着做立夏坨子:糯米和日常吃的米磨成粉,加水揉成胶糊状,再从大块的米粉胶糊中捏出一部分揉成坨。坨子里会塞上炒香了的花生和芝麻,白糖也会放一些,讲究的人家可能会依自己的口味添入更多的不同的馅料。
每年也有人家不做立夏坨子的,但大部分人家都能吃上,做立夏坨子的人家在做时总会多做一部分,这些就是送给那些不做的人家的。
关于“吃了立夏坨,‘霭古’(石头)都踩破。”这句俗语,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立夏这一天后气温开始升高,石头在炽热的太阳下暴晒,劳作的挑着重担的农人踩过那些石头时确实可能踩碎。毕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乡村还是以作农作物为主的,立夏后也是作物开始“抽条”(快速生长)的时候,对肥料的需求大,这时农人除草施肥一项也不能落下。依稀记得儿时给作物施的肥料都是以农家肥(人畜的粪便)拌草灰为主,每到施肥的时候就需要农人挑着担子把肥料送到山间地头,其中劳苦自不必说。
不过那时爷爷奶奶说这句话的时候多暗含了这样一层意思:这是吃了能让人身体健康的东西,强壮得能让人轻松踩破石头。
似乎这些有节日特色的吃食都含着类似的美好愿望,正如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除夕吃饺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