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度换思维方式
注意力系列丨我们都是注意力的产物

注意力系列丨我们都是注意力的产物

作者: 瑞雯Raven | 来源:发表于2016-11-28 20:54 被阅读107次

    (这些文章还是我的微信公众号刚开始运营的时候写的,现在大家如果喜欢,请关注我的公众号spiral行动力

    一、你关注什么,就将成为什么

    因此,投入高密度注意力是你对未来的最好投资

    先讲两个例子。(和我的教学原则一样,先上感性认识,再提炼理性方案)

    韩寒的中学时只有语文分数高,其它都是不及格。老师们说“你这样的成绩将来靠什么吃饭”,韩寒说“靠写字啊”,老师们都笑话他,结果呢,韩寒成为了有名的作家。他曾经在书里说“科科红灯照亮我前程”。

    确实,他的前程全在写字上。一个将高密度注意力都放在写字上的人,其它科的成绩怎么能好呢?但也正是他将高密度注意力放在了写字上,他就成为了“作家”。

    你可能说韩寒有天分,他是个天才,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韩寒,那你应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央视的一档节目介绍一位韩国小姑娘喜芽。她不仅没有天分(智商相当于七岁的孩子),甚至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手指,但是她仅用四根手指,成为了“四指钢琴家”,能弹奏正常人十个手指才能弹奏的钢琴曲。

    她刚开始只练习一首曲子《幻想即兴曲》,每天弹10个小时,练习了五年半。五年半,她的手因为练习强度太大磨破了皮、发炎、僵硬。就是这样,喜芽将她生活的将近50%的时间和将近100%的注意力都给了钢琴,最终成为了能够站在国际舞台上的钢琴家,还感动、激励了很多人。就连她的妈妈都从一个钢琴零基础成为了钢琴辨音专家,因为她要在喜芽弹错时帮助她纠音。

    喜芽从一个智力和身体都有残疾的人也成为了一个天才。可见,天才与天分关系不大。关键在于高密度注意力的放置。就像居维叶所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这种例子很多,不论是谁的故事(正常人或是残疾人)也许都只能给我们打一剂药效不等的鸡血,但我们需要的是在望着他人项背的时候,知道:

    我们应该做什么

    才能成为一个“成功者”,而不是做loser。

    如果我们将以上的例子抽象为如下公式,我想你会明白很多。

    韩寒的公式是

    高密度注意力投入目标:写字+高注意力密度投入方式:挤占其它科目的时间只关注写作=产物:十几岁就成为了作家。

    于是他的高密度注意力投入造就了一位有天赋(普通理解下的)的作家。

    喜芽的公式就是

    高注意力密度投入目标:钢琴+高注意密度投入方式:在十几年中每天十小时连续年反复练习某一首曲子=产物:钢琴家

    于是她的高注意密度投入成就了一位智力和身体都有残疾的(外表看起来)钢琴家。

    这就是我们提炼的“理性方案”:成功与天赋和健全与否无关,有关的是

    你将注意力放置在哪里,你就将在哪一个领域脱颖而出

    哪怕你喜欢打游戏、斗地主甚至是帅嘴皮字、是个吃货(现在这个词是褒义词),只要你能打出名堂、说出成绩、吃出特色来都是极好的。那些电子竞技赛、扑克大赛都是你的舞台(奖金相当丰厚),现在的脱口秀主持人不也有说相声的吗(其中一个还是我校友)?美团大众点评什么的不都是这么开始的吗?

    怕的是下面这样的模式。

    失败案例一

    目标:考上某某研究生

    +投入方式:一边看视频一边背书

    等于=产物:没考上

    失败案例二

    目标:找到好工作

    +投入方式:研究生阶段所有的论文全是抄别人的

    等于=产物:毕业论文反复被打回来,所有面试均不成功(因为HR不傻),成为当年唯一一个毕业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

    这都是我身边的同学。

    第一个,当时《爱情公寓》刚火,她虽然摆出一副要考研的架势,书买了一堆,但是,一遍看视频一边背书。我当时就断定,这位同学肯定考不上,因为她的行为反映出来她根本没想考。为什么我这样断定?她的注意力目标虽然确定了,但是注意力密度被分散了,分散到看视频了。

    第二个,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案例。她的毕业即失业全部是其注意力放置的结果: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抄袭上,一两年里反复做同一件事情,最后只能产出一个无成果(外在)且不诚实(内在)的人。

    这一种是最可怕的,你将注意力放在做坏的事情上,同样也能成就一种“非凡”,但是这种结果往往是我们承担不了的。

    二、我们该如何放置我们的注意力密度来成就自己

    套用公式就可以了:第一步找到目标,第二步长时间将高注意密度放置在这个目标上,第三等待产出。

    比如,你想练好口语,那么你的等式就是这样的

    目标:练好英语口语

    +高注意力密度投入方式:每天张嘴说说说一个小时连续300天

    等于=口语达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等式中,最为重要的等式的左边:目标和投入。(而产出只是运算后必然得到的结果)

    产出的质量好坏取决于你对目标投入的高注意力密度值

    如果我们发现了这一点,就能够解释现实中我们周围的一些现象,比如同在一个学院一个班级里的学生,但是毕业时差距很大。

    现在大学专业的设置,就是帮助很多学生完成这一等式。你所进入的学院就是你的高密度注意力目标,你在这个学学院中度过的四年到十年不等的时间就是你的高注意力密度投入。这几年中,你的注意力应该有至少70%全部放置在学习实践你选择的领域的专业知识,你才能有所突破和成就。

    但是我们发现在进入大学后学生们会出现很多分化,基本会出现三种模式的学生。

    第一种学生:真正热爱自己专业的学生会将这个专业当做自己高注意力密度放置的目标,然后每天看书做实验参加相关活动讨论等等。这样的学生达到了将超过70%的高注意力密度放置在目标上,他们将来的道路很明显:继续读研读博或者应聘到很好的相关企业,成为领域中的专业人才。

    第二种学生:由于成绩问题无奈选择了这个专业,所以将目标调整为第二专业、学英语或者学生活动或者创业。这样的学生实践和钻研自己喜欢的领域的事情,他们可能在自己的主专业上成绩并不好,但是这不妨碍他们成就自己。比如,我的目标是做学生工作,那我就大把的时间去组织学生活动,竞选学生会主席等等,这样很可能成为以后的留校辅导员;我喜欢做生意,我开淘宝店,天天卖东西,我就把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放在发广告、找客户上,可能大四还没毕业,我就开上自己挣来的车了。

    第三种学生:虽然也进入了这个专业,但是没有对其进行为高注意力密度投入,也不去寻找新的目标,而是每天看美剧、打游戏、刷手机、晒美图,总之一句话——瞎惹惹,哪怕你在惹惹的这个领域里混出个专业水准也行啊,可惜都没有,这样的学生将来的道路也很明显:庸庸碌碌、泯于众人(除非有一天想明白了,重新开始)。

    第一种是在专业领域开花结果,第二种是在新的目标中开辟了道路,最可怕的就是第三种,就是俗语中说的“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荒废了时间,荒废了最具有创造力的年龄段。

    到头来你荒废掉的时间,最终将荒废掉你的某段人生(想明白了还可以振作重来,人生总有机会)。

    所以,为了不被时间荒废,那么如果是英语专业就把自己打造成英美文学专家或者高翻;你是法律专业起码能达到考过司法考试,应聘律所当法官没问题;你是计算机专业,起码写出十几万行的代码等等。

    你毕业以后的每一步全都要依靠你高注意力密度投入所产出的结果。当你拿着你的司法考试证书、写的十几万行的代码、带着你高翻的本事去应聘,加上你给HR讲述你是如何设定高注意力密度目标然后排除干扰进行高注意力密度投入,最后取得的这些成果,我想没有HR不会被你打动,因为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员工具有专注的品质;如果你想要干事业,做团队领袖当老板,你肯定是从自己最熟悉的领域下手,你还是要依靠你的产出。不论是你去卖自己的产品(法律咨询服务、翻译服务、技术服务),还是寻求合作,别人都会对你进行评价,而评价的依据就是你提供的产品质量。

    你就是你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最重要的代言人,你说,底子不够硬怎么和别人竞争?

    因此,珍惜所有能够投入高注意力密度的时间和机会,设定好目标,进行投入,产出是必然发生的。

    这样的你才在走出校园的时候做到:心里有底,不慌不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注意力系列丨我们都是注意力的产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oo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