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水静流让世界🌻欣赏你
他红了那么久,为什么没有发达?

他红了那么久,为什么没有发达?

作者: 秋色斑斓 | 来源:发表于2020-01-04 18:42 被阅读0次

       他是个名人,名气很大。我很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字。坊间也流传着不少关于他的传说。但我听到的大多也只是零零碎碎的情节和说法。他自幼聪明,喜欢读书,成绩很好,是个学霸。父母对他的学习也很重视,请了不少优秀教师教他。他不读死书,脑瓜子机敏,喜欢独立思考问题,钟爱研究学问。

       他也喜欢写东西。那时候还没有简书。他也不是平台的签约作者。跟很多简友一样,他就关着门在家里面自己写。至于有没有人看,他并不在乎,也没有想太多。他仅仅是喜欢写,想写。他写着写着,只写了十几万字,居然就成网红了,而且红了很久。很多人都知道他这个人,有不少人慕名而来,或交流切磋,或拜师学艺,或请求指点迷津。

       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关注的人越来越多,后来就出书了。但那时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这方面的制度严重缺失,因此他并没有获得多少版税,写出的文章跟很多友友一样,也是只赚吆喝不赚钱。最关键的是,他赚钱的欲望非常不强,做生意的心思一点没有,一不想办课外补习班、培训班,二不想走穴开讲座,因此经济状况一直没有什么改善,基本处于清贫状态。

       父母对于他的这种状态,心里多少也有点着急。他们多次建议他集中精力学习一些社会急需、容易变现的热门专业课程,以便将来找一个好工作,谋一个好位子,升官发财,飞黄腾达,过上锦衣玉食的富足生活。但他不太听话,对父母的唠叨充耳不闻,不以为意,依然我行我素,由着自己的性子,该干啥还干啥。父母最终也拿他没有办法,只好听之任之。

       不仅如此,他那颗年轻的心还颇不安分,思维方式还很另类,跟常人大相径庭。有一天竟然与父母不辞而别,一声不吭就背着背囊离家出走了。这一走就是好几年,音讯全无,把父母担心得不行。

       他之所以不辞而别,倒不是嫌父母烦,跟父母斗气,而是担心父母早知道了会阻拦他外出。因此他走之前,跟自己的班主任是打了招呼的,恳请班主任转告自己的家长。

       他要算是我所听说过的最资深的“驴友”。但他跟我所认识的驴友有很大的不同。跟他相比,他们只是菜鸟级的,甚至连菜鸟都算不上。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那时候的交通条件极其落后,远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山长水远,要出趟远门非常不容易。他不是富二代,没钱买车租车,交通基本上靠牛马驮载和自己的两条腿徒步。他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不仅游遍了国内,而且一个人单枪匹马跑到到国外,游了好多国家,游了好几年。在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的异国他乡,他不仅成功解决了生存问题,而且还学了不少外语。二是他旅行关注的内容,跟我认识的那些驴友不太一样。他不只是游山玩水,不满足于走马观花,他追求的是有方向的深度旅游。到一个地方,他会住下来生活一段时间,想方设法与当地人打成一片,深入和融入他们的生活,近距离观察和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文化生态,以扩展自己的见识,深化人生的思考,提高自己的学问。因此他的驴行过程充满了厚重的文化含量。一趟旅游下来,收获满满,硕果累累,满载而归。跟我们常见的“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停车拍照”的那些游客,更是不能同日而语。

       他在国外一浪就是好几年,感觉游够了才风尘仆仆地回归故里。他脚步匆匆往家里赶,正碰上家乡闹饥荒的年月,在城外郊野的路上,看见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面黄肌瘦的姑娘,倒卧在路边,奄奄一息。他赶紧上前查看,见姑娘额头滚烫,几近昏迷,生命垂危,明白是饿昏的,便毫不犹豫地将她扶起,背在背上,一步一步艰难地往家里走。

       他把姑娘背进城时,街上无数行人驻足观望,眼神惊讶;左邻右舍更是议论纷纷。但他旁若无人,毫不理会。

       父母突然看到几年不见、生死未卜的儿子背着一个脏兮兮的姑娘,出现在家门口,也吓了一大跳。那时人们的观念还非常保守,男女之间身体接触还相当禁忌,再加上姑娘又非亲非故,来历不明,父母私下里就责备儿子这样做搞得影响不好。他便问父母:“是影响重要,还是人命重要?”父母听了也就无话可说了。在他的坚持下,一家人将姑娘安置在家里,用粗茶淡饭慢慢调养。虽然闲言碎语避免不了,但姑娘的身体在一家人的护理下慢慢地恢复。

       父母为了避嫌,同时也觉得到了考虑他的婚姻大事的时候,开始积极张罗为他说亲。他们物色了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托人为他提亲。姑娘也是书香门第,人也长得不错,但他对她没有什么感觉,坚决不答应这门亲事。他父母知道他性格倔,又怕逼得太狠他又离家出走,因此也不敢勉强他。

       他背回的姑娘身体基本恢复以后,为了不损害他的名声,不影响他的婚姻大事,道了感谢以后,便收拾衣衫告辞。他见她身体仍然虚弱,外面又是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她一个孤女,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出去命运堪忧,恐怕也只能是死路一条,便诚心实意,坚决挽留。 

       姑娘十分感动,也就留了下来。他对她非常尊重,也关心备至,后来两人相处日深,颇为投缘。他便明媒正娶,请了亲友,摆了宴席,拜了天地,娶了她为妻。从此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终身不离不弃。

       他平常就喜欢读书,琢磨问题,写点文章。锄草种菜的活也会帮忙做一些。吃穿用度,不太讲究。父母亲有建议他凭着自己的学问去谋一个当官的差事,博取功名,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但他实在没有一点兴趣。

       后来儿子出生了。多一口人,家庭负担增加不少,经济陷入拮据。他不得不出去找工作。当时正好有一个生产桐油的国营农场在招聘场长,他便去了应聘。凭着他深厚的才学应付这种考试绰绰有余。因此他竞聘成功,不久就收到了offer。

       农场工资不高,但是个个月都有,起码能够解决基本的经济问题。他做了一段时间,后来遇到社会宏观经济不景。上头调整了管理办法,每年下达强制性生产指标,同时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完不成任务要受到严厉的追责,甚至有可能坐牢。他一看指标定得苛刻,很难完成,风险又这么奇高,便坚决辞职不干,以免横遭灾祸。

       没了工作也就没了收入,生活又陷入了困境。他有个以前的同学,在外国做了高管。知道了他的情况,便极力鼓动他到国外发展,觉得凭他的才学,绝对能够谋到高官厚禄。他坚辞不受。有一个外国元首听闻了他的才学,对他很感兴趣,专门派特使携重金前来邀请他出任国务卿一类的职务,并许以丰厚的年薪,答应解决住房问题。不成想,他二话不说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之所以拒绝,并不是抗拒丰厚的薪酬和富贵的生活,而是想到一旦接受聘任就要天天坐班,事务缠身,身不由己。而自由是他最最看重的。牺牲自由换取高官厚禄是他断断不能接受的。他宁愿在小水沟里做一尾自由游动的小鱼。

       由于他小时候成绩优秀,老被老师表扬,现在虽然有些名气,但日子过得清贫狼狈。因此有一些过去不如他聪明、常被老师批评,但现在已经混发了的同学来找他炫耀。也有一些朋友来游说他出去寻求发达的机会。还有一些不认识的人慕名前来交流求教或者挑战辩论。因此一直还保有相当的关注热度,弄得他有点不自在。他对应酬一向并不热衷。

       为了清静过活,专心研究自己喜欢的学问,他索性找了个荒僻的湖边,自己到山上砍树割草,就地挖土和泥,搭建了一个简陋的草庐,隐居起来。他在草庐不远处开垦了一片荒地,自己种黍种菜,有时也到湖边钓一些野鱼,以此解决全家人的温饱问题,勉强也能够应付。除了几个至密的好友知道他住在这里,偶尔来探望神聊乐饮之外,其他人一概不知,他也一概不想应酬。那时不像现在到处人山人海,找一片未开发的荒地没有现在这么难,做个隐士相对容易一些,成本比较低。

       他生活清苦,但过得自由自在,神清气爽,乐在其中。体型始终没有肥胖,从来没有减肥的烦恼。又由于应酬很少,有大把的时间学习思考和写文章,因此学问不断提高,影响深远,声名远播。

       他在今天的我们眼中是一个另类,在那个时候的人们看来也是一个另类。他这样满腹才华,有能力获取功名利禄的人,竟然甘于清贫,离群索居,当时的很多人也觉得难以理解。  那时社会上凭借学识和才华追求功名利禄已经蔚然成风,没有多少人能抵得住荣华富贵的诱惑。但他居然自始至终无动于衷,终其一生,初心不改,把清贫进行到底。

       他对生死的看法大概也与常人迥异。他太太去世的时候,他居然叉腿而坐,敲盆子唱歌,没有像人们通常所做的那样痛哭流涕,满面悲戚。搞得前来吊唁的朋友直摇头。

       后来他也死了。他自己是怎么死的,我不得而知。他隐居在荒岭山野之间,也没有什么光鲜的头衔和显赫的地位,自然也不可能有什么社会组织和机构特别关注他,为他发扑告,开追悼会。他基本上是如一粒微尘,无声无息地就从凡间飘落,消失无踪。据说不是老死就是病死的。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一直想当然地以为他是个学究式的、有点迂腐的读书人或只知道著书立说、老成持重的无趣学者。但是随着了解的深入,我发现他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个样子。他的个性竟然是那么的鲜明,性格是那么的刚毅,棱角是那么的分明,感情是那么的炽烈,理性是那么的清醒,激情是那么的澎湃,行动是那么的果敢。他的信念坚定不移,勇气惊世骇俗,对自由无比珍视,对爱情无比执着。他的志趣异常高洁,内心超级强大。

       他的人格光辉烛照千古,是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的一副清凉剂。他终生不渝践行的生活模式,为我们展现了一种自由无羁、热情奔放的人生道路。他是浩瀚的万里苍穹一只自由炫舞的精灵,冷眼旁观着身下茫茫大地上蝇营狗苟的芸芸众生,独自追寻着远离利欲、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终成人类文明星空一颗璀璨无比的星辰,为古往今来无数迷失的人们照亮前进的道路。

       他虽然没有飞黄腾达,荣华富贵,但他自由无羁、善良纯净的灵魂之光,将永远洗涤和滋润人类利欲熏心的精神世界。世世代代的人们将会永远记住他的名字:庄周。

相关文章

  • 他红了那么久,为什么没有发达?

    他是个名人,名气很大。我很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字。坊间也流传着不少关于他的传说。但我听到的大多也只是零零碎碎的情...

  • 日本为什么那么发达

    小朋友喜欢吃橘子,就问:“为什么爱媛、耙耙柑(春见)、不知火是日本发明的。”我说:“就连快淘汰的蜜桔、椪柑、清见也...

  • 《刻意学习》| 如何持续稳定地进步?

    为什么学习了那么多的道理,还是没有进步?为什么行动了那么长时间,还是没有质的飞越?为什么努力了那么久,依然没有看到...

  • 持续600天写作,小白理工男复盘

    为什么学习了那么多道理还是没有进步?为什么行动的那么长时间还是没有质的飞跃?为什么努力了那么久依然没有看到成长的收...

  • 成长来自于持续行动和学习

    为什么学习了那么多道理还是没有进步?为什么行动的那么长时间还是没有质的飞跃?为什么努力了那么久依然没有看到成长的收...

  • N阶持续行动者的感触

    为什么学习了那么久还是没有质的飞跃?为什么努力了那么久却依然没有成果?我想这2个问题也是很多学习之人的疑惑。作者S...

  • 你想了那么久,为什么没有去

    文|鲸鱼 01 下班回去的路上,在朋友圈里看到阿飘po的自己练花滑的视频。 视频里偌大的冰面上,只有她一个人,冰刀...

  • 放弃一个喜欢很久的人,是什么感觉?

    喜欢他好久,久到懒得去回忆,似乎从青年到中年那么久,似乎,他就是一直以来生命里唯一喜欢的人那么久。其实,也没有那么...

  • 久趣英语为什么便宜?收费标准一节课多少钱

    久趣英语为什么便宜?收费标准一节课多少钱?现在的网络趋向于发达,互联网的发达,“出国热”也远远没有结束。英语对人们...

  • 那么久,那么久

    言由心出,可人都怕了 忘的了,忘不了的 回忆还有温热,承诺已变了颜色 世事无常,时光开了一个缝隙 往日劝别人的话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红了那么久,为什么没有发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rf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