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有一点材料,一直没有用到。这几天在完成另一副作品的间隙,草草地把她画了出来。有机会的时候,顺便就剪出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3842161/16f2397a054379ce.jpg)
小学的课本里选编有一篇《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吴然写的散文。因为很亲切,印象很深。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https://img.haomeiwen.com/i3842161/4f204b4ac53c0e87.jpg)
这张纸比较长,先把一棵树放在了上面,下面是长长的根。
根的意象很多,有了这个文章先入为主,取其简单明了,一层层画上了房屋,添加了人物和旗帜,基本上就成了。当然,我不熟悉边疆,也没有少数民族的那些经验,做了普通的处理,描写我心里最常见的和记忆深处最美的场景。
后来觉得远景多,虽然有隐喻,还是不明晰。又在下面余下的地方,画了两个读书的孩子,点明了主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3842161/29256ca30dddcf9d.jpg)
看那高高矗立的树,忽然想到早些年流行一首歌,叫做《中国娃》:
姓啥从那百家姓里查
祖籍在那黄土高坡大槐树底下
家住东方神州又名叫华夏
走到天边不改名咱叫中国娃
我觉得,也许在我心中所描画的,就是那棵大槐树吧。但显然又不是槐树的样子。我想要的是春天的样子,有希望的感觉,有坚强的意识和旺盛的生命力,但又不是最繁华的阶段。
![](https://img.haomeiwen.com/i3842161/30768c92b835ff97.jpg)
利用两三天的课余时间,还算比较快地剪完了。想想这份纸放置将近三年了,都没有行动,这机会到来,一蹴而就,感觉像是一个玩笑。也算了了一个心愿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3842161/86060b082f7e2bc5.jpg)
想起学校最近发生的一件事,爱人怎么都理解不了,一直在疑惑。在我看这张纸的历程的时候,一下子就说明了问题,感觉是如此的相似,十分有趣。
这算是题外话,也是一点花絮和补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