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伊水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1-11-27 09:49 被阅读0次

桌上有一点材料,一直没有用到。这几天在完成另一副作品的间隙,草草地把她画了出来。有机会的时候,顺便就剪出来了。

小学的课本里选编有一篇《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吴然写的散文。因为很亲切,印象很深。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这张纸比较长,先把一棵树放在了上面,下面是长长的根。

根的意象很多,有了这个文章先入为主,取其简单明了,一层层画上了房屋,添加了人物和旗帜,基本上就成了。当然,我不熟悉边疆,也没有少数民族的那些经验,做了普通的处理,描写我心里最常见的和记忆深处最美的场景。

后来觉得远景多,虽然有隐喻,还是不明晰。又在下面余下的地方,画了两个读书的孩子,点明了主题。

看那高高矗立的树,忽然想到早些年流行一首歌,叫做《中国娃》:

姓啥从那百家姓里查
祖籍在那黄土高坡大槐树底下
家住东方神州又名叫华夏
走到天边不改名咱叫中国娃

我觉得,也许在我心中所描画的,就是那棵大槐树吧。但显然又不是槐树的样子。我想要的是春天的样子,有希望的感觉,有坚强的意识和旺盛的生命力,但又不是最繁华的阶段。

利用两三天的课余时间,还算比较快地剪完了。想想这份纸放置将近三年了,都没有行动,这机会到来,一蹴而就,感觉像是一个玩笑。也算了了一个心愿吧。

想起学校最近发生的一件事,爱人怎么都理解不了,一直在疑惑。在我看这张纸的历程的时候,一下子就说明了问题,感觉是如此的相似,十分有趣。

这算是题外话,也是一点花絮和补充吧。

相关文章

  • 根根雪糕 根根快乐

    小朋友半天的休息 强拉着超市转了一圈 不出意外 停在了雪糕冰柜前 夏天的味道来啦 多的让人挑选也费神 老冰棍 当初...

  • 根根

    反复

  • 根根瘦身

    1.7 晚65.03 韭菜鸡蛋 白菜豆腐米饭 1.8早65.03 包子 豆芽白菜鸡肉排条中午64.87 晚63.8...

  • 日根日根日根日。

    昨天,昨天并没有偷懒,是因为系统服务器不好。 昨天,昨天并没有偷懒,是因为系统服务器不好。 昨天更新的时候已经12...

  • 小暑[根根原创]

    今天,风有点偏北 相对昨天,低了几度 随风而过的雨 零散,袭击奔忙的脚步 几滴摔落末末老师发稍 我把它虚拟成蓓蕾 ...

  • 家[根根原创]

    一口老井,水自带温度 一个个迁徙的影子 从那经过 有人扎进井中 打捞乡愁 湿了一眶眼窝 我用平仰的目光 看尽每片树...

  • 根根原创小诗

    父亲的黄昏 文/根根 匆行的风,抑或突然的雨 吹不走,淋不透 久积后的忧郁 煤矿后山的竹林 用一垄葱绿 抵抗着季节...

  • 根根小诗选

    七绝:赏春随笔六首 (一) 日落西山映晚霞,炊烟袅袅有人家。 柴门轻叩无人应,早有桃花院上爬。 ...

  • 根根推荐小诗

    格桑花 文/楚衣飞雪 格桑花一开,天更蓝了 澄澈的云和花朵一样喜气 旷野上,一缕清冷耗尽动荡 掠不下一茎素骨的苍翠...

  • 根根古韵欣赏

    随笔 文/根根 平生自诩酒中仙,也赋诗词落醉篇。 叹难挥描惊世作,凭风拂砚抱笺眠。 随笔 文/根根 凭栏望月望家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uf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