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
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罪犯的潜质

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罪犯的潜质

作者: 孤独的杨树 | 来源:发表于2019-02-12 13:29 被阅读6次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害了病,往往能够得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而一个人犯了罪——这我们可以理解为思想上害了病,得到的却往往是鄙视、指责和严厉的惩罚。没有人愿意害病,同样,肯定也没有人愿意犯罪——尽管实际上犯罪往往是一个人的主观故意。要不,你试着对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说,你长大会成为一个罪犯,他肯定会不高兴,即使是一个手法高超的罪犯也不成。而你如果对他说,你会成为一个老板,他则肯定欢天喜地。

小时候,班主任预言:在你们这些同学当中,会有科学家,会有解放军,会有工人、农民。然后话题一转:肯定也会有罪犯!现在想起来,不知老师为何如此“歹毒”,但当时此话一出,吓得我们一愣,然后互相看看,看究竟谁象是未来的罪犯,但是看谁谁不象,谁的脸上也没有贴着”罪犯“的标签。不过后来,在我的这些同学当中,竟真的出现了一个杀人犯。

而一个人之所以成为罪犯,是由许许多多的因素促成的。这些因素,有些是客观的,有些是主观的。而罪犯之所以犯罪,也往往有自己的逻辑,有自己的理由——这里先不说其理由的对错。而理由的产生,也是由许许多多因素推动的。就象是路标,如果我们总是碰到错误的路标,那么在不知不觉间就可能步入深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那些“步入深渊”的人,我们也是应该抱着一颗同情之心的。

还有一些罪犯,犯罪前也就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只是一个非常偶然的因素,使他偏离了正确的人生轨道。还拿我的那位同学作例子,他杀人的时候还只有十五六岁,在大街上遭到了一个成年人的欺负,忿忿中回家掂了一根铁棍就出来了。事有凑巧,刚好见到那个人正背对着自己往前走,结果一棍下去,夺去了那个人的生命,也夺去了自己十几年的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在我们这些未来的科学家、解放军、工人、农民还在课堂里读书的时候,提前验证了老师预言的正确。如果不是出现了这么一个意外,那么我的这位同学也就可能象大多数人一样,在该工作的时候工作,在该结婚的时候结婚,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甚至比一般人更普通,更平常。因为在学校的时候,他就是一个非常不显眼的学生。

我不知道一百个人当中出现罪犯的机率有多大,想总不会小于1%吧?出生时,大家都是一张白纸,但命中注定其中的1%要不幸成为罪犯,只是我们最初不知上帝把“罪犯”的标签贴在了谁的身上。我们可以说他们是自作自受,关键是上帝安排谁自作自受。

你是不是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人?那么我问你,你在梦里做没做过坏事?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心中就存有“坏”的种子,具有当“坏人”的潜质,只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碰到合适的“机会”而已。一旦外部条件具备,你心中邪恶的种子就会发芽,然后结出恶的果实。这个过程可短,可长,短的时候只需几秒,一时的冲动就会使你从一个“好人”成为一个“恶人”,长的时候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私欲慢慢膨胀,然后在你身上打上“恶人”的烙印。

看看那些站在审判台上的罪犯,他们并不是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个罪犯。他们也有善的一面,正如许多所谓的“好人”也有恶的一面。看着那些人,我们一是应该怜悯,二是应该庆幸——庆幸这样的“机会”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

因此,在罗素所描写的未来的理想社会里,是这样对待罪犯的:“我们把他们当作不幸的人,送到精神医院里救治,直到他们不再会对社会构成危险时,就让他们出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罪犯的潜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ux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