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一直在路上
听崔教授《做最简约的“课改”》报告有感
陵阳镇初级中学 王志国
9月24日,因郭校长的邀请,山东省深度课改领军人物,“思维碰撞”课堂研究所所长崔成林教授来到了陵阳镇初级中学。上午,崔老师为全体教师做了《做最简约的“课改”》的报告。下午,崔老师听了我校宋爽老师的一节数学课,并做了智慧点评。老师们经历了“思维碰撞”的头脑风暴和课例点拨的启发,反响热烈,找到了继续课改的发展方向。
我特别赞同崔老师课堂要围绕深层目标展开,一节课解决的问题不要超过3个的课改观点。一节课就45分钟,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讲的过于全面反而会模糊学生的认知,让学生不知道重点在哪儿。教《春》这一课的时候我给孩子们就设计了一个目标:请说出“春”之美。学生找到了春的自然美、结构美、用词美、修辞美、情景美、意境美……结果用了3节课时间,学生还能发现“春”的美。那一课,我没处理其他东西,可孩子们学的特别好,我也至今印象深刻。事实证明,老师只要引导学生实现了深层目标,浅层目标作为深层目标的副产品,顺带着就被解决了。
崔老师在报告中强调新课改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小学生都敢质疑曹冲称象的真实性,而且有理有据的说出了多种原因:水的因素,船的因素,象的因素,让我对自己崇拜的神童产生了怀疑。这种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批判性思维的确可贵。可学生的这种批判性思维却在课堂上被我们的老师在追求一个个标准答案的过程中给抹杀了。我想到了“罪过”这个词,我的确犯过罪。庆幸的是在学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时,我在教会学生“留、删、换、补、调”的译文秘诀后,选择了让学生相信自己。孩子们也确实译出了比译文书更简明好记的译文,我让学生找回了自信。
关于小组合作低效的症结,崔老师认为是因为小组无成果的磋商造成的。确实如此。我们老师只知道让小组讨论,没让小组做到有序讨论。我总结的“序”是这样的:先独学,再二人合作,最后组内讨论。没自学不合作,没合作成果不讨论,讨论不追求标准和唯一,求同存异,正确就行。宋爽老师学会了这种方法,大家看到了,她的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就有序高效。
如何让小组成员都投入的学习呢?崔老师给我们开出的药方是“有分工的做事,管学合一,一人双责。”我在运用小组合作时没有做到让组员的分工如此科学合理,但我做到了让学生人人有事儿做。再拿文言文译文来说吧,在让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展示的环节,我让学生根据学习水平的不同按抄原文,译关键词,译文,指导,找错,讲解进行了有不同任务的分工,效果也不错。
崔老师告诉我们,让学生聚焦课堂的办法很多,老师故意出错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执教《都市精灵》一课时,我有意板书成了“都市幽灵”。孩子善意提醒我时,我固执己见,顽固的说:“也许是舒乙错了呢。”孩子们到课文中找依据,不停地陈述应该是“精灵”而不是“幽灵”的理由,在下课时我才极不情愿的把 “幽灵”改成了 “精灵”,收到了极好的效果。今年,执教《大河流域——古代文明的摇篮》时,我又故技重施,把“摇篮”写成了“摇蓝”,在学生让我改正时,我告诉学生:“按照课文的内容,我写成“摇蓝”是有道理的。”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专家就是专家。与崔老师的近距离接触让我意识到提炼一个有深度的问题,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多重要。徐西伟老师执教初中历史《三国鼎立》组织学生讨论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能够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少呢? 请结合教材和课外知识,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说明理由。”我能想象出在这样一个有深度问题的引领下,老师如果能做到心不急,嘴不长,耐心倾听的话,课堂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举一反三的能力我还是有的,我想到了几个问题。比如:德国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为什么都以失败告终?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什么会取得成功?明年九年级复习时,我准备试试。
我的课堂不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很少有“思维碰撞”的火花。崔老师留给我的“名师六问”就是锦囊妙计:1、你(组)自己的思路是什么?理由是……2、你(组)是怎样想出这一答案(方法)的?3、你(组)和他的答案相同吗?如果相同,请说说他的思路;如果不同,请说说你的想法。4、谁有补充?谁能纠正?这种说法有没有问题?5、谁有不同的思路?谁还有新的解答方案?6、这种方法行不行呢……如果不行,假如从……思考行不行呢?多实用啊。用是必须的,而且一定做到经常用。
会后,在郭校长的指导下,我制订了《陵阳中学学习崔成林深度课改活动实施方案》,课改,我会一直在路上。此次学习又一次激发了我继续课改的原动力,我将怀揣希望,继续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