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章前先猜个谜,图中物品是一小学生入学前妈妈为她准备的餐包,请问是什么意思呢?
一年一度开学季,朋友圈被即将上幼儿园、小学、初高中甚至大学的爸爸妈妈们刷屏,有人欢喜:“哦天,在家睡个午觉起码要折腾我两小时,还是幼儿园好呀!” “哈哈哈,终于可以好好做个SPA啦!” 有人忧愁:“我很不想xx进幼儿园,怎么破?”“我不说,可我知道自己有多紧张和焦虑。”“送完娃,就一直在等老师直播中。”正挺着7个月肚子的我看得颇为感慨,自己第一次上幼儿园闷闷不乐、第一次上小学欢天喜地的样子还在眼前,简直不敢想象我居然也要像他们一样做父母了!!
然而一路从小学读到研究生,有人教我文史哲数理化,却从来没有人教过我应该如何为人父母,似乎为人父母是一件自然而然从来不需要学习的事情,于是我们就从自己的父母那里“继承”了教育子女的方式,然而这些方式方法都是恰当的吗?我不敢说。
我们大多数人从小并没有学习过亲密关系如何相处,只是潜意识习惯性地重复自己或父母的旧有模式。
我只想问你,你还记的你的父母对你说过这样的话吗?
[第一句]“笨蛋,没用的东西。”
[第二句]“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第三句]“我说不行就不行。”
[第四句]“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第五句]“你若考100分,我就给你买……”
[第六句]“你可真行,竟做出这种事!”
[第七句]“你又做错了,真笨!”
[第八句]“一看你就没多大的出息,将来就捡破烂吧!”
[第九句]“都是一样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
[第十句]“就知道玩,一提学习就没了精神。”
我猜跟我一样,十有八九你的童年里也会有这样的声音。如果没有,恭喜你你是个幸运的孩子。如果你说你听习惯了,我觉得其实挺悲哀的,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里的每一句话都可能伤害到一个孩子脆弱的心灵,甚至影响其一生。虽然没有严重到像马加爵、药家鑫那样去犯罪,但总会在你的性格形成、情绪管理、与人交往互动模式中留下一些痕迹:你暴躁、容易生气,一言不合就离家出走;你懦弱、讨好他人,憋屈的时候只能自己疗伤或自我伤害;你缺乏安全感、无法独立,一旦谈了恋爱就对恋人十分依赖上演“夺命连环call”的戏码;当你有了孩子,你发誓“你不要成为你爸爸或妈妈一样的人”,可是你看着成绩落后贪玩好吃的孩子,忍不住想说出:“笨蛋,没用的东西”时,你有没有惊讶的发现,你和你的父母如此的相像?
豆瓣小组:父母皆祸害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太可怕了。”是啊,当老师、会计、司机、月嫂甚至连保洁都有一系列的考核标准,难道当父母就可以没有一点标准和要求吗?我们作为子女是否能够通过学习进阶达到“想要不再重复原生家庭的模式,成为更好的父母”的理想?我觉得可以有!那就是给即将当父母的人也设立相关学习、实践课程,考核上岗!
那么,具体应该包括哪些课程呢?根据自身成长经验和阅读过的一些书籍,我试着列出了以下三类:
1. 自我成长类课程
原因:阿波罗神庙上都刻着的“人啊,认识你自己”的箴言说明了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这有多么困难。很多人躲避在父母、夫妻、子女等头衔之下,放弃了对自我的深度挖掘。事实上,你只有深刻地认识自己的性格、优缺点,了解原生家庭是如何影响你的,认识并体谅到父母的局限性,才能从心底接纳自己“糟糕”的父母,拥抱内心的小孩,给自己足够的爱,真正地接纳“糟糕”的自己,并逐步圆满起来——这是成为“别人家父母”的第一步。
课程设置:自我的形成及创伤疗愈、情绪管理、自我价值实现。
考核方式:以自我反思、定期写读书报告、自我总结为主,辅以冥想、静坐、瑜伽等身体修行。
推荐书目:
- 必修: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系列、海伦·帕尔默《九型人格》、阿德勒《自卑与超越》、凯利•麦格尼格尔《自控力》。
- 选修:
-自我成长类:尼娜·拉里什-海德尔 《爱自己--爱是唯一的力量》、张德芬系列(《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遇见未知的自己》)以及克里希那穆提《重新认识你自己》
-情绪管理类: 埃克哈特·托利 《当下的力量》、威尔·鲍温《不抱怨的世界》
2. 亲密关系类课程
原因:在一个家庭中,与父母的关系、与爱人的关系和与孩子的关系,哪个应该放在第一位?你是否能够给亲密关系的地位以正确的排序?你是否遇到了糟糕的婆媳关系?在婚姻关系里,夫妻彼此是否一不小心就成了对方的“差评师”?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发现了你与孩子同样会因分离感到焦虑?如何有效地处理自己的亲密关系,是养育一个健康孩子的第二步。
课程设置:亲密关系本质、方法及健康的家庭模式。
考核方式:学习理论课程,并运用于实际生活,记录与父母、爱人、孩子的亲密关系中的改变,以实际效果(如爱人的好评、孩子态度的转变)为准。
推荐书目:
- 必修: 罗兰·米勒《亲密关系第五版》、萨提亚《新家庭如何塑造人》、海灵格《谁在我家 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系列》
- 选修:艾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克里斯多福•孟《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武志红《为何家庭会伤人》
3. 发展心理学及养育类课程
原因:你知道孩子在婴儿期最大的需求是什么吗?为什么3岁的孩子对什么都要说“不”?是否有必要让孩子去上各种早教班?青少年时期的孩子追寻炫酷和浮夸的外表又是怎么回事儿?“中年心理危机”该如何解读?面对家里老人愈发顽固、幼稚的行为,你又如何应对?了解并尊重人基本的发展规律,并学习实实在在的养育课程,通过不断地实践、反复地练习,形成更加科学的思维模式,在大方向上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建立安全感、给与真正地爱和自由,是培养自信乐观的孩子的重要步骤。
课程设置:发展心理学概述、养育心经、实际问题沟通技巧。
考核方式:突破日常思维,每周递交养育案例;与其他父母建立小组,定期分享心得。
推荐书目:
- 发展心理学类: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8版)》
- 养育类:威廉·西尔斯《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系列、郑玉巧育儿经
- 实操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孙瑞雪《爱和自由:孙瑞雪幼儿教育演讲录(全新增订第4版)》、托马斯·戈登《父母效能训练手册》、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简·尼尔森《正面管教》
以上父母参与课程者,如未按时上交作业或作业不合格超过一定次数,将给与警告、留“家”察看、严重者剥夺父母权利一定时日,直至重修合格为止。
写完突然有一阵莫名的轻松,仿佛为做父母的人多设一道坎,就能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多添一份保障一样。然而这些考核都只是形同虚设的意淫,毕竟做父母还是良心事儿,只有想要成为更好的父母,才会心甘情愿地去看见。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选自纪伯伦《你的儿女》
那么问题来了,聪(葱)明(镜)伶(菱)俐(梨)的你,做好准备在这场考试中不断进取、芝麻开花节节高(糕),拿下100(统一100)分了吗? (哈哈,猜对了嘛?) ————仅以此文送给我即将出生的小猴子和想成为更好的父母的你。
么么哒祝周末愉快。
54姐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