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上海生死劫》,第一次正面接触文化大革命,与历史书里寥寥几笔的粗略描写并无不同。只是更刻骨,更疼痛。后来文革过去了,一些冤屈也陆陆续续被平反了,心里留下的阴影似乎是抹不去了。很多传统的道德观念被打碎了,再也粘合不起来,陋习倒是变得长盛不衰。
我从郑念女士的文字中,了解到文革之前的中国人都是很守规矩的,这可能是共产党执政以来长期教导灌输的一种思想,办事要遵循制度不能徇私。利用职权或特殊关系为自己谋私利,应当属于资产阶级的表现。在强调阶级斗争、打到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革命专政的年代,利用职权或人情关系为自己谋取便利这种行为是绝不允许的是要被批判的。中国人一度是非常守规矩的,相信政府相信制度,相信一切事情的办理都应该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并且一定能顺利解决。在多数人都认同并遵循这种生活准则和社会制度的时候,社会是在朝着一种正确的方向前进。
文革的出现,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固守的信仰。互相猜忌、以权谋私、学着更圆滑的处事方式,能屈能伸被使用的淋漓尽致,不再相信制度相信规则,极尽可能的使用自己的各种关系。走后门开始流行,所有人彼此心照不宣。享受特权带来的便利,同时也默默忍受他人特权造成的不便。走后门的陋习直到今天都无法消除,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它存在的必要性,肯定它的重要价值。这难道不是在反映我们对制度和规则的不信任,对自身处境的忧虑吗?
我想起了几年前家人生病住院的事。爸爸找了各种关系,终于联系到医院一个能说上话的大夫,请求他介绍我们看病的科室主任认识。这一目的非常简单,就是想找最好的大夫看病,再请他们不开多余的药。没有关系不认识人,可能就意味着你会被随便安排一个医生,他可能医术一般,可能会给你开一堆没用的药甚至会影响你的病情。潜意识里,我爸认为在医院没有关系没有被特殊关照,会被欺负。有关系好办事,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共识和一种不能忽视的社会现实。
郑念女士惊讶于“后门”这一概念的出现,她为自己插队看病感到有点尴尬和不安。在她的认识里,办事是要按照规章制度来的,“后门”不合常理也不合规矩。我猜想大多数人之前都跟她一样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恪守着各种规则。文革破坏了这一切,毁坏了人们的正确认知。
我想起了之前在医院因为用不用找关系跟爸爸发生的争执。我觉得医院有医院的制度,看病就按照医院的流程走就行啊,为什么非要找关系呢?后来,因为排号人太多,没能约上医生。我们通过走后门,插队,得以提前看病。走后门是一种便利,也是在寻求一种心理安慰,因为认识所以不会被骗被欺负。社会带给我们的安全感还是不够,我们仍对这个社会抱有怀疑。有很多像我这样涉世未深的“单纯”青年,相信制度相信规则,没有为什么,因为是国家啊,是权威啊。却忽略了“潜规则”这种东西的存在,由坚持原则到被同化往往只在一念之间,是被迫也是自愿。
如果有足够多的人遵守规则,办事效率或许会大大提升,纠纷矛盾应该也会少很多,公平也会多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