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2018年的教师节那天,我关注的语文名师王崧舟公众号上发表了一首余志勤老师写的诗歌——《你的那间教室》:“一个教师,要经过多少岁月,才能口吐莲花,以其清香氤氲一间辽阔的教室……一个教师,要经过多少修炼,才得才能逍遥无碍,以其自在的灵魂打造一间自由的教室……一个教师,要经过多少尝试,才能淡定心胸,以其广阔的胸怀重塑一间润泽的教室……时隔多年,你没变,教室没变,那间教室就是你的宇宙,无论何时,他都在你守望的汗水里,骄傲的青春里,你回眸的视野里。”这首诗犹如一股清泉流淌在我心中,与我的工作经历产生了极大的共鸣,时过景迁,回想在过去的30年教学生涯中,我从中师毕业后辗转了四所学校任教或任职,亲历也观察过许多的教室:陈旧的,漏风的,铺着桌布的,颜色鲜艳的,功能齐全的,田园式的,秧田式的,分组式的,∪型的……各种各样的教室产生的信息不尽相同,急促的,缓慢的,紧张的,快乐的,放松的,虚假的,昏昏欲睡的,慷慨激昂的,润泽的,思维流淌的……但最让人难忘的就是师生共同擦出思维火花的课堂,那样的课堂我能感受到空间的无限拓展,思维的温润流动,目光的探索和求真。这样的课堂让人不愿离去,更不愿戛然而止,但在现实林林种种的学校中,这样的课堂还真的很少见。
不过,作为校长或是教师,对课堂的经历和感知我觉得自己幸运的一个,不仅在做一线教师的时候,经常参加公开课竞赛和展示,能获得更多机会到其他学校参观、访问,而且在自己的业务面临瓶颈期,感到停滞不前时,于2018年年初,在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帮助下,我有幸参与到学习共同体研究院陈静静老师和谈杨老师组织的课题研究中,并在他们的推荐下,精读了佐藤学写的《教师花传书》。由此开始我与学习共同体的相知、相识乃至相爱。《教师花传书》中,例举的日本山梨县久那土小学古屋和久老师,小学三年级综合学习课《成功养蚕》的课例吸引着我的眼球读了一遍又一遍,兴奋之余,我用在梦想课堂中学到的思维导图,把这个课例记录了下来,更加深对古屋老师课堂的理解。图例如下:
共创一间开着“妙花”的教室不得不另令人信服的是,古屋和久老师的教室真是充满了神奇和魔力的因子,一年关于《成功养蚕》的实践,把教室改造成了实验场和研究场,老师,学生和家长,悉数参与进来,并且乐此不彼。由此,我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佐藤学教授要把这个课例收入教师花传书的理由。
本书《序》中写道:“这本书秉承《风姿花传》的精神,指出了教师洗练教学,形成‘妙花’的心(思想、哲学)以及‘花’的种(基于体验的身体,技法智慧)的方法。记得在初读这部分文字时,真是云里雾里,不得其法。坚持读到古屋和久老师的课例时,才有了恍然大悟的理解,古屋和久老师的教室在书中被称为“久那土小学三年级养蚕研究所”,他实践的“主题——探究——表现”的学习方式,堪称单元学习的范例。引领学生以“调查”,“串联”,“表达”等创造性方式开展探究式学习,甚至于他的学生在教室旁的走廊里养起了蚕,而养蚕成为了儿童与父母,祖父母或当地长者们三代人相互联系,共同开展学习的共同课题。这种学习时空的扩展,让课堂中的学习从根源上就充满了乐趣和活力,就连我这个阅读者也遐想到:如果我是古屋老师的学生或家长,在这一年的学习和协同中肯定也能对养蚕这个技术活有深度的了解。
古屋老师的课堂教学构造极为单纯,分为“学生阅读教材——遇到疑问互相交流——老师展示旧丰富村山神灶中的供奉纸(让学生了解纸上所画人物的各种愿望)以及纸张幕上描绘的骏马图,给学生讲述关于养蚕的历史传说《马女婚姻谭》。尽管设计只是三条线,但我从字面上却可以联想到课堂的情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同伴的对话,学生与历史的对话,而古屋老师以“平淡而纤细”,“温和而复杂”的“倾听”,“串联”,“反刍”穿针引线于课堂中,没有多余的语言和动作。学生对古屋老师是如此熟悉,以至于对老师的每一句话语和每一个动作都能做出敏感的反应,从而形成绝妙的“气息”和“冲刺与挑战的学习”。这样的气息养成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从这个课例的描述中,我看到了这样的文字:
古屋老师拆掉了讲台,轻轻地坐在学生坐椅上,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话语,因为没有距离,就形成了直接倾听的关系,而且,古屋老师的视线与学生的视线水平交流,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语言柔和且灵活正是这种交流的结果,学生们已经完全理解了协同学习,就是要建立联系,每位学生的发言都以前一位学生的应答相呼应,协同的探究就这样形成了
我不由想起至2018年正式接触学习共同体开始,我在上师大附中郑艳红老师执教的《变形记》,上海六灶中学王晓叶老师执教的《日历中的数学》,上海建平中学程春雨老师执教的《百合花开》,学习共同体研究业陈静静老师执教的《月光曲》等长期实践学习共同体理念的课中,深切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平等、润泽,智慧、思维穿织的课堂,我非常向往也非常享受这样的课堂。师生专注于同一话题,围绕着这个话题,教师温柔且亲切的话语,侧耳细听的方式,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概括分享学习内容的方法,学生不断探究新知的闪亮眼神,下课了也不愿意离去的情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有一次,陈静静老师从上海来的个旧当地开展示范课活动,上的是初二年级的一节语文课。私下听老师们介绍,这个班平时上课纪律都很让老师头疼,上课睡觉的学生更是每天都有,今天会怎样上这堂课?大家都怀着一颗好奇心来听这堂课,都想看一看从上海来的老师究竟会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来上这堂充满挑战的课?
课一开始,学生显得很拘谨,或许是看到了周围围坐了近30余人的观课老师,对陈静静老师的引导似乎是启而不发。但陈老师并不着急,而是用平和而耐心的语调与同学们交谈,直到同学们逐渐放下了戒备心,整个课堂的气氛不断融洽起来,陈老师才将话题引入学习的内容。陈老师课上的问题并不多,但都很精要,我明显感到这几个问题是有层次的。学生在他的带领下,不断与教材对话,与伙伴对话,产生了很多让学生自己也意想不到的答案。“对对对,就是这样!”“我们认为......,其他组有没有可以补充的?”“老师,我真没想到,原来可以这样选择!”“文本中哪儿是这样说的?你能从文本中找出你回答的依据吗?”“有不同的想法吗?”......时间在热烈而温暖的气氛中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同学们的交流仍然没有停止,一直到一张张聚集小组智慧的报纸贴满了教室里的黑板,陈老师根据学生汇报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小节后结束了上课。课后,令人感动的一幕出现了,同学们围着陈老师七嘴八舌的讲开了,有的要让陈老师签名,有的问陈老师来自哪里?有的继续聊着课堂上意犹未尽的内容......。而这所学校的老师更是感到意外,为什么平时课上昏昏欲睡,小话不断的后进学生,今天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不已?大家把这个问题抛给了陈静静博士,她莞尔一笑,说了一个词——“尊重”。因为发自内心的尊重,才能让学生对老师放下伪装,真诚对话;老师也才能够从学生的交流中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搭建起思维的阶梯,用“串联”和“反刍”的方法引领着学生在基础性问题——冲刺性问题——挑战性问题上逐级攀登,在与教材对话,与同伴对话,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中,让学习的成果不断升华。试想:这样思维穿梭的课堂如果长期坚持,我们的学生能不聪明吗?我们的课堂能没有魅力吗?
就如前边说到的古屋老师执教的《成功养蚕》这个课程,教室里、走廊上弥漫的都是养蚕的话语,养蚕的图片,养蚕的故事,养蚕的实践,,这间教室不仅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养蚕研究所,更是一间让学生傲游养蚕世界的知识海洋。思维的妙花在师生,家长的协同学习中妙曼开放。什么研究性学习,情景学习,快乐学习,玩中学,学中玩都囊括其中。这样的教室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能不感兴趣吗?回到我们现实中的课堂,我感受到教室里的气息中有许多“赶”、“忙”、“大一统”的元素。特别是统一检测的学科,大家都在完成教材内容目的的驱使下,在考出好成绩的目标引领下赶课、练习、测试、再练习、再测试......,当我们把“考试成绩放在教学的正中央时”,却忽视了作为生命个体的学生,他的感受,他的基础,他的发展,他的生命之花该如何绽放?有时,我们的确是因为要考这些内容,所以,才学习这些内容。而不是,因为学生有研究这些内容的需求,所以,我们要学习这些内容。
作为在教育行业中工作了近30年的我,真的很渴望我们的教育能回归到应有的样子,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一间安静,安心,愿意等待的教室里不断长成他应有的样子。或者在某一年的某一天,在西南边陲的个旧小城,我也能亲历到这种流淌着温润气息,穿梭着智慧经纬,师生协同共生的课堂,我想:这就是心目中开着“妙花”的课堂!
当然,关于课堂的研究,永远在路上,就像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我,对于学校管理方面诸多的学习永远在路上,对于如何建设一间绽放“妙花”的课堂,也不断在进取、研究的路上。无论岁月如何更迭,我的目光依旧聚焦在课堂,期待终有一天,课堂的生态也能如青山绿水般让人向往,让人流连,让人品——味——难忘!
2019年4月于个旧读《教师花传书》有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