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无意中翻开了一本书 ̄《无声告白》,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不自觉被深深吸引。故事以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混血家庭的年轻女孩儿——莉迪亚的死开始。开篇说莉迪亚死了,可是他们不知道。读完全书,你会感觉这句话其实是意味深长的无声告白。
梦想是能够被继承的吗?许多父母认为可以,就像莉迪亚的妈妈玛丽琳一样,因为一直怀有做医生的梦,不甘心终日囿于厨房与家庭。有过一次离家出走追求自己的梦想。后来因为发现有了小女儿汉娜,只能放弃。
因为发现莉迪亚撕掉了她的厨艺书,固执的认为她的女儿是个天才,是个与众不同能成大器的人。她努力规划着女儿的未来,给她买各种各样的医学方面的书,严格把控着女儿的成绩。好像这就是她疲惫生活里唯一的英雄梦想。
可是她从来没有想过,她的女儿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一个孤独的不被理解的女孩儿。
莉迪亚的父亲李先生是美籍华裔,因为自小受到许多歧视。看到有着蓝眼睛的二女儿, 便把自己内心想要融于环境的渴望全都转交给了她,于是莉迪亚又顺理成章的背负了父亲的梦想。
莉迪亚会拼了命的完成母亲的目标。会在每天父亲下班时,假装在楼道里给同学打电话。就像书中所说,父母亲的爱就像雪一样落在她肩头,快要把她压垮。
书中莉迪亚与妹妹汉娜为数不多的互动最让我动容,她看见妹妹偷走了她的那条爸爸送的项链,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打了妹妹。她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不想笑的话,就别笑。”看似是给妹妹说,又像是给自己说。妹妹是家中最被忽略的人,而她是家中最受宠的人。她可能不想妹妹和她一样,被动承受着以爱为名的道德绑架,成为父母亲实现梦想的工具。
最终莉迪亚死了,判定为自杀。
他们终于听到了莉迪亚的无声告白,莉迪亚自始至终,爱的并不是科学。莉迪亚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孤独的小孩儿,和他的父亲一样。她在死前与世界达成了和解,也正是因为她的死,父母亲才幡然醒悟。爱的倾斜是重担,而这种压力,往往不会成就一个人,反而会毁掉一个人。
我曾经看过一个台湾电影,《阳光普照》,那个故事跟这个故事很相似,它也是告诉我们爱要阳光普照,受热均匀。父母在给我们阳光的同时,一定也要给我们可供栖身的阴影。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那些无声的告白其实一直都在,他们终于听到了。结尾让我很感动,以莉迪亚的哥哥内斯独白结尾,他是家庭里唯一一个理解莉迪亚的人,他说他一定会记得他的妹妹,在人生的重要时刻,以后发生的每一件事,他都愿意告诉莉迪亚。
我们都曾受过伤,才能成为彼此的太阳。
希望我们都能做彼此有温度但不刺目的光。
我是山醴,一个对文字怀有梦想的零五后。
感谢支持!
![](https://img.haomeiwen.com/i12378429/d04aca02e7748a4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378429/070be41bb4e0b91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378429/f48d1988a7e27316.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