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独处,保持思考
文/单程车票
最近特别迷恋哲学,只因相信"好的哲学会调和人的心性"。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是牺牲了闲暇才得碎银多几两,当银钱带来唯一令人满意的消费自由的时候,我们为了银钱又不得不牺牲闲暇,这种物质上的富裕对人们的幸福真正能有多少意义呢?
中文"忙"的另一种拆文解字的说法是"心亡即是忙",没有精神活动的闲暇是一种死,当一个人的心都死了,忙碌的生活又何以收获活着的幸福?
正如作家小野说:"真正的高级,不是物质的堆砌,而是找到内心的爱与自由。"
洛克菲勒也曾说过:"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懂得照顾自己的心灵。"我倒觉得,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该懂得照顾自己的精神和心灵。精神上的平静与愉悦才能体会做人的快乐与幸福。而哲学最终引领人走向的是生命的平和与冲淡,是自我心性的回归和坚守,是脚下有路,心底有光。
再者,只要是与心灵相关的事情,大多都是在独处中修炼与精进的。
《半山文集》里也说:
远离世俗,与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其中的精髓在于远离那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快乐,远离在精神欢愉上对别人产生的依赖,远离从别人的眼神里、认同里、赞美声里去阅读快乐。
社交的本质,不过就是想从别人身上学习一点什么,得到点什么,交换一点什么,索取一点什么。
没有以上这些需求的人,自然也就远离社交了。
也就是说,生活方式就算再忙碌,也请给自己保留一点独处时间,让心灵的疲惫得以短暂的放松与平复。
于我而言,在独处中学习哲学,在思考中探索自己本心真正想要的并可执行的一切,不执于任何一念,也不受困于一念。一切从心出发,随缘自在,炼就强大的精神内核,可抵御人世间的一切无常。方可成就我来人间一趟的值得一一只为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2023-06-20 19:14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03868/09e836b5f8faeca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