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穷就会心胸狭窄,就会斤斤计较,就会粗俗没教养”的观念一遍一遍缝在眼睛上,但真正狭窄不饶人对人不对事的,到底是谁?
01
这注定是一个沉重却普世的话题。
除却第一次坐飞机时的孩童好奇,我每次的航程都是隐忍着度过的。舱内空气烘热干燥,炙热的人气催生着令人烦躁的情绪因子,人,愈是烦闷愈是容易被激怒。我辗转着调整坐姿,伸出腿脚相互交叠塞在前排的座椅下,再收回来折在自己座下,反反复复怎么都不顺心,心神绷紧,敏感到受不得旁人被安全带扭曲的衣襟,我胸口起伏地厉害,紧紧闭下眼睛,视线转向窗外。
延绵不绝的山脉几乎占了整条航线最大的戏份,山都还是葱绿的,蜿蜒的溪流缠绵在山脚,傍水而建的村落块状的散落着,这样的景色不往大了说也有两三个时辰。注意到什么了吗?737七百八的速度一百八十分钟也没有飞出的大山里生养着数不清的村落和中国9.4亿的农民。延绵的绿色和崎岖隔离了外界,也斩断了阶级。
这些山区里的人该也是明白城乡差距的,于是年轻人收拾上大号塑料编织袋装裹的行李,驾上老驴车,跋山涉水踏着泥泞和彷徨走出大山,他们迎向这个早已冷漠趋利的混凝土丛林,面对着赶来压迫剥削劳动力的肉食者,背对着留守山区的老人孩子。他们别无选择,在光怪陆离的繁华中挣扎尚有一丝翻身的机会。一旦返乡,不是甘于平凡而是甘于世世代代的贫穷!
这个文明社会最为凸显的恶意是针对底层的。
穷,脏,没素质,欠教养,没文化,我们用不带一个脏字的言语去唾骂挣钱最少能力最弱的那群人。
干脆承认了吧,我们就是讨厌穷人。
因为穷,他们经不起诱惑,为了丁点利益就撕破脸皮,斤斤计较家长里短躲不过女人们的嘴,街坊邻居姐妹弟兄相互算计;因为穷,他们活得过分紧绷,为生计铤而走险,体面甚至道德都是不堪一提的奢侈;因为穷,他们很少有幸福和满足感,抗压能力差,稍点挫折像山崩地裂般情绪失控,骂街和脏字不分场合;因为穷,他们对金钱有着极端的渴望,财富之重于他们而言重于仁义甚至自尊。
02
但那些更富有,掌握更多资源的上层阶级是不是丝毫不丑陋?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资本家们对金钱的欲望其实尤盛,不过是眼前这只兔子太过瘦骨嶙峋,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维护着优雅与不屑,一旦碰上体量足够的猎物,就藏不住这黑洞,会以最为狰狞贪婪的丑态扑食。
人性本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是上层的手段更为隐晦,表达更为含蓄,在狼吞虎咽之时会伸手捂住自己的血盆大口和满嘴残渍。
而底层人民的纷争琐碎不加修饰,不过是相互计较谁家多占了谁便宜,谁又机灵着偷摸捞了点好,细小的经济纠纷被土气和肮脏的贫穷放大了它的丑陋,变得不堪入目,变的人人嫌弃。
果真,大概是我们太容易原谅大人物了。那些牵扯到底层纠纷十万倍乃至百万倍的丑恶,那些被义正言辞地拎到新闻中广而告之的罪行,我们全都轻描淡写地放过了,因为太遥远,因为发生地虚幻,因为涉事的人物看起来道貌岸然又体面,所以连带着那些庞大的丑恶我们都像约好似的静默着。反倒是越鸡毛蒜皮,越不堪一提的小事被我们掐住脖子不放。
阶层会模糊人们客观的认知。这使得上层的温情可以普世,他们用一点平易近人,一个握手,都能迎来下层的好感和尊重,同时,底层的一点不体面也会被形容成卑劣,因着你的刻板印象,什么都变得不可理喻起来,卖水果的小贩多收你三块钱,你叫嚣着他不要脸,揪着衣领让他吐出来,至于吗?你说至于啊,三块钱能再买一个苹果呢。
事实上,更大的真相是,大多数的人嘴上说着不在乎,但心里,表情里,动作里,甚至制度里,交际里都是满满的鄙夷。我们想通过内心的厌恶和行为上的抗拒离这个贫穷的群体远一点,再远一点。在这个阶级社会,我们焦虑地往上爬,没有同情没有体谅,生怕脚下不远处的那群人一个猛子挤上来抢了我们的位置。
承认吧,你就是带了有色眼镜的。
就像你从不在奢侈品店讨要折扣,假装无视标价,最好扫两眼版型摸摸材质就潇洒地刷卡带走,你认为这是体面。但你一上了大街,十元三双的袜子都要费尽口舌压下一块五,絮叨得摊贩一脸悲苦给你装袋找零,你认为这是节俭。
我就问你一句,你有没有觉得自己有那么一点点不公平?
没错,因环境不那么幸运,他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琐碎,他们发表的见解那么浅薄片面,他们的举止那么粗鲁不体面,但这些,这些被我们病诟的一切,本应是我们看清社会发展缺陷,努力为之奋斗的地方,而不该被我们一脸嫌恶的鄙夷和吐槽。
我们看了那么多『你弱你有理』,『送给low逼』的吐槽,我们读得爽,读得痛快,我们把“穷就会心胸狭窄,就会斤斤计较,就会粗俗没教养”的观念一遍一遍缝在眼睛上,但真正狭窄不饶人对人不对事的,到底是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