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那么抬举宝玉?你若当真,那就输了
我们老是说,宝玉在贾府处于“众星捧月”的地位,本文就择取一个典型场景来感受一下。
这一天,宝玉陪了老太太到宁国府看戏回来,还是觉得无聊,想找地方玩,想起“近日薛宝钗在家养病,未去亲候,意欲去望他一望”,又怕遇到父亲贾政,所以特地抄远路而行。
这一绕道,父亲是不会碰到了,却碰到了门下的两个“清客相公”詹光和单聘仁。
按照曹公取名的常规,这“詹光”就是“沾光”,“单聘仁”就是“善骗人”了。也是,在荣国府门下“沾光”,怎能不“善骗人”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98785/b3a9a6d22cca634f.jpeg)
来看一下他们见到宝玉后的表现:
(二人)一见了宝玉,便都笑着赶上来,一个抱住腰,一个携着手,都道:“我的菩萨哥儿,我说做了好梦呢,好容易得遇见了你。”说着,请了安,又问好,唠叨半日,方才走开。
一见到宝玉就“笑着赶上来”,还一个抱腰一个拉手,又都说能遇到宝玉这位“菩萨哥儿”那真是“美梦成真”了,请安问好一大套,唠叨上半天才走。真是情景如现,真是亲热异常,如果不嫌难听,我是想说,家里有宠物狗的朋友估计会有很真切的体会吧。
不过,见到宝玉真的有那么开心吗?其实这是骗孩子的;或者说是“哄”孩子,“骗”那些跟着宝玉的嬷嬷、丫鬟们。“不看僧面看佛面”,他们对宝玉如此亲热,还不是因为他背后的老爹贾政嘛!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98785/ae97633e314303f6.jpg)
当然,善骗人的,一般也很懂人。这两位清客相公就很懂宝玉:
老嬷嬷叫住,因问:“二位爷是从老爷跟前来的不是?”二人点头道:“老爷在梦坡斋小书房里歇中觉呢,不妨事的。”
他们在与宝玉寒暄时显然没有提到他的父亲,因为他们知道宝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父亲来考他”;现在老嬷嬷(代宝玉)问到了贾政,这二位也是秒懂:宝玉怕被父亲逮着不用功读书,跑来跑去玩啊!
所以他们毫不拖泥带水,马上表示老爷正在睡午觉,“不妨事的”,让宝玉只管放心大胆玩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98785/1edaab7101be9570.jpeg)
他们“点头”,一是表示他们确实是从老爷跟前来的,二是表示他们懂问话的意思,三是表示很安全。
这边算结束了,那边又来几个人,骗人的功夫可以说更高,因为他们找的“点”更准。
宝玉现在碰上的,是银库房的总领吴新登(谐音“无星戥”)、粮仓的头目戴良(谐音“大量”)、买办钱华(谐音“钱花”)以及四个管事的头目共七个人,听听他们的名字,就知道个个不是省油的灯,都是骗人的行家里手:吴新登要做假账,戴良要大量偷粮,钱华要乱花钱……
碰到宝玉后,这方面的特点就马上表现出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98785/bd376b02aa2ebef6.jpeg)
一见了宝玉,赶来都一齐垂手站住。独有一个名唤钱华,因他多日未见宝玉,忙上来打千儿请安,宝玉忙含笑携他起来。
与两位清客相公表现有所不同的是,这七位对宝玉不是“亲热”,而是“尊敬”,毕竟清客虽然是依附于荣国府,仍是“客”; 而头目虽然是管事的,仍是“仆”,位置不同的。
不过骗人是一样的。
他们见了宝玉,都赶上来“垂手站住”,然后那位钱华更进一步,向宝玉“打千儿请安”,这“打千儿”是清代满族男子下对上通行的一种礼节,姿势是“屈左膝,垂右手,上体稍向前俯”。
按贾府善待下人的传统,宝玉尽管是主,毕竟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用这个礼还是偏重了点的,平常应该是贾赦、贾政等老爷才受的礼,所以宝玉连忙扶他起来。同时,按宝玉的个性,他不是个喜欢别人卑躬屈膝的人,所以钱华get到的并不是宝玉的“点”,所以说尽管他“含笑”,恐怕也是一种尴尬里带着不耐烦。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98785/4563e657f83e5389.jpg)
那么他的“点”在哪里呢?在他的喜好上。
我们知道,宝玉的喜好,是读读杂书,写写字,然后吟诗作赋,然后是交朋友等等,总之,核心是“不走规定要走的路”。
这几位真的get到了:
众人都笑说:“前儿在一处看见二爷写的斗方儿,字法越发好了,多早晚儿赏我们几张贴贴。”
也不知道是哪位头目带的头,他们异口同声都夸宝玉书法好,要问他讨几张去家里贴。这类问题,换成是个大人,就会打个哈哈,说几句“哪里”“好的”就过去了,宝玉却不然,因为他是个孩子,又因为正好落在他的心坎上,所以忍不住当了真,笑着问他们是在哪里看见的(这回的笑估计是打心眼里开心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98785/6e76252b9e97cebf.jpeg)
这几位却确实很有逢场作戏之才:
众人道:“好几处都有,都称赞了不得,还和我们寻呢。”
说得煞有其事,但我是坚决不相信的。可是架不住他们说得真切啊,好像真有那么回事似的,所以宝玉更加相信了,又一次“笑着”说“不值什么,你们说与我的小幺儿们就是了”。
这里的“不值”应该会让这些头目觉得他有自知之明;不过,说要他的字找他的小跟班去拿就行了,恐怕就要惹他们暗笑了:谁还会真的找你要字啊!他们可不像贾芸似的要求恳宝玉办事,那是当儿子都行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98785/7c24420441e6bc65.jpeg)
也许所谓“旁观者清”吧,我们都听得出来,这些头目也无非是哄哄宝玉开心而已,哪会真的欣赏他的书法。宝玉可被他们给骗了去了。
当然,我们千万不要笑宝玉,他只是一个小小孩子,是凭着纯真来对待和理解身边的人事的,何况他又怎么想得到大厦会一旦倾坍?等到那个时刻来临,他就知道谁在骗人了;只不过彼时知与不知,亦已没什么区别了。
说到这里,对上文提及的清客、头目这些人,朋友们会怎么想呢?是不是觉得令人讨厌?
其实,这在现实生活中多得是,那些出现在你——特别是如果“你”有值得别人接近的条件的话——身边的人,或亲热,或尊敬,或投其所好,其实往往心里有着小九九。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98785/83689e4240d371d0.jpeg)
可惜,“乐在其中”的人,恐怕还不在少数呢!就说“写字”吧,不也真的有不少“权要”人士,到处题字留墨宝吗?然后一旦去位,却立马无人问津。
对此,朋友们有什么体会呢?欢迎留言讨论!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