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手机其实没那么难

作者: 丽妃娘娘 | 来源:发表于2017-07-05 17:31 被阅读118次

    嗨,大家好,我是丽妃娘娘,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最近因为身体原因,需要卧床休息,所以很久不更文了。但是,我还是坚持每天晚上提笔写一写手账日记,让自己保持对文字的熟悉感。

    前几日,妈妈打电话跟我诉苦,说我不该教会爸爸使用网络,现在每天要钻到手机里面了,只要在家的时候,就是在拿着手机。

    我之前怕老两口无聊,就教会他们使用无线网,在两个人的手机上装了一些供他们使用的软件。为了方便我们联络,他们手机上都装上了微信,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

    老人对这个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消息分辨率太低了,经常转发一些假新闻和无用的热点,群里也开始有了毒鸡汤。爸爸是个新闻迷,肯定每天都扎在那些朦胧两可的新闻里不可自拔了。

    我前段时间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让手机控制了生活?

    在生活中,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手机不离身。晚上最后一眼没有给身边的爱人,早起第一个动作也是在闭眼摸手机,不知从何时起,这个小东西仿佛长在了身上一般,让人难以割舍。

    我渐渐有意识的开始控制自己拿起手机的时间,惊奇的发现,以前需要每天充电的手机,现在两天时间都用不完电量。关键是,我把那些玩乐的时间用来做了一些别的事情,感觉生活更加充实了。

    第一:卸载不必要的软件

    很多人的手机都装着五花八门的社交、购物、娱乐等APP,每天被这些吸人眼球的软件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有时候只是解锁想看日历,却想起追的电视剧是不是已经更新,打开播放器,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这样无意识的溜走了。

    曾经为了限制自己无节制的买买买,我卸载了淘宝和其他购物软件;为了阻止自己乱追剧,卸载了所有播放器;为了节省时间防止无用社交,卸载了微博。现在我的手机界面很清爽,除了必要的修图工具、支付宝、微信QQ、,剩下的就是读书软件和不能卸载的手机自带工具。

    刚开始,可能不习惯,但当你拿起手机发现没有可玩的东西时,就会放下它,去做别的事情。如果真有购物需求,可以晚上回到家,用平板或者电脑再购物。这样不仅可以阻止你的购物冲动,而且,真的可以防剁手,我的账单上月只有300左右,还都是买的生活必需品。

    第二:关闭APP的通知功能

    做到第一步,我们基本开始学会放下手机,但发现,过不了一会,就会有各种声音来打断你,让你不得不又重新拿起手机。软件的各种通知:更新通知、热点新闻通知、上新通知,简直各式各样。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设置里面,关掉这些通知。

    同理,退订不必要的订阅邮件、退订广告短信都是必要的。淘宝商家在你购物完成后,会在不经你同意的情况下,将店铺上新促销通知发短信给你,看到这样的短信时,可以回复TD,以后就不会再被打扰。

    第三:合理使用微信

    微信,现在已经是大家必不可缺的一个社交软件,甚至很多公司都在使用微信通知、开会等。那我们怎么才能不被微信占用太多时间呢?

    1、退出无效微信群:每个人微信上都会有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群,有一些根本没有意义,不必在乎谁的面子,果断退出。
    2、群消息免打扰:有一些不能退出,但是也很少参与的,就设置成群消息免打扰,有时间翻一下,没时间错过也不会可惜。
    3、置顶经常联系人:学会使用置顶功能,将每天常联系的那些工作生活中的朋友置顶在聊天界面,这样就不会再去翻找,节省时间。
    4、关闭朋友圈: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但前一阵我每天刷朋友圈,感觉真的没什么用,就关闭了朋友圈功能,不用每次打开微信就不自主的去看朋友圈的感觉还挺不错的。如果因为工作学习原因不得已,大家可以关闭朋友圈更新提醒,就是发现那里的小红点,也会有效果的。

    第四:设置手机免打扰模式

    很多时候我们准备早睡,刚躺下没多久,就会被某个软件提醒,可能是微信消息,可能是短信提醒等等,总之,让你不能安睡。

    如果睡觉可以关机,那最好不过,但是很多人习惯24小时开机,在不得已开机的情况下就要开启手机免打扰功能。苹果手机有勿扰模式可以设置,但我经常会关闭网络,然后将手机调到震动。这样既不会错过电话,也不会被铃声打扰睡眠。


    其实,说了这么多,远离手机并不是让我们远离家人朋友,而是学会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真实生活中。放下手机,可以多陪陪身边的爱人,也可以拿起手机,打给远方的朋友。我们要学会的是合理利用时间,而不是无意义的社交。将省下的时间读几本书,写几个字,跑几公里步,甚至是发发呆,都好过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尝试一下,远离手机,你会发现生活和以往不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远离手机其实没那么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sq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