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楼下十字路口有个卖瓜的,看样子是自家种的,不像小贩。
我躺在飘窗的台上,不时观察,一个十字路口他已经移动了三个角,三个地方一共卖了五个瓜。
瓜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草帽,条纹汗衫,蓝色的拖鞋,脖子上一条毛巾,身上前侧横挎一个小黑包。
中午的太阳太毒辣,急急匆匆骑车而过的人很少有人瞟他一眼,看没人问,他大概是躲在哪个阴凉处了。
他的影子似我的父亲,我的父亲也是农民,做小生意,妈成天埋怨他生性耿直眼界低格局小,她的原话是:“只看到小的丢了大的。”
想想,父亲从出生就被自己的亲爸亲妈丢弃在姥姥家逃命到了陕西,他和他的八十多岁的姥姥相依为命。父亲从小就是被批斗的对象,他是地主娃的代名词,他不清楚地主和他啥关系,一看到当官的就紧张——因为要挨打。
父亲上学总是第一名,为了生活为了糊口,高小(小学上完)毕业他不得不退学,老师找上门劝他也没能重返校园。他说妞(我)和孙女(我侄女)都像了他——这是他能夸口的,只有我和他宝贝孙女的学习令他骄傲。
父亲十多岁时才第一次见他的爸妈,当爸妈向他伸手时,他躲开了,他说不想说话,他说三弟和小妹是到陕西后出生的,不提她俩,能带大哥走,眼看是多了他,他委屈。
父亲自己盖了瓦房娶了我妈,妈可是她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那瓦房那如花的媳妇令很多人眼红——这小子还真有能耐。
后来盖了楼房,他说如果不盖楼房就是去城里买,他买得起。
生活中每一步花费都是他做小生意积攒来的,虽然没大富也算说得过去,一般家里有大事时都是拿一张存折取钱而不去找别人开口借。
妈尽管嘴上看不起我爸,成天说他上百条的缺点,但是当我爸他老人家有病躺医院时,妈拉着他的手大哭,整个人换了个人一样萎靡不振。
眼界、格局和生活环境、受教育的程度有关,眼界高低格局大小有时不是一个人的事。
我老公家爹娘也是农民,他们都不识字,买卖东西不认秤,一张一百元找零时算不清该多少。
他们有的是土地,瓜果整年不缺,说实话,结婚前在娘家吃西瓜一般都是一天一个,一家人一起各自吃两块就行了,婚后我才知道吃西瓜是不需要一家人一起吃的——谁吃谁的,一间房子里满地都是瓜,样中哪个吃哪个,夏季睡到半夜想吃了就去抱一个吃个够。
我没有半夜吃东西的习惯,经常被公公婆婆和那个人吃瓜的动静惊醒,那么多瓜随便吃,他们吃的时候还能吭哧吭哧像一辈子没吃过一样贼香,大学毕业公务员的小姑子吃瓜是自己抱一个徒手打开像远古时代一样用手挖着吃,还美其名曰“过瘾”。
记得有一次我和老公在城里,买了一个十斤的瓜,瓜农切好,我们提到路边吃,我一块儿吃完低头看时,地上一片瓜皮,他竟然吃完了,我吃着瓜和他说的话他似乎一句都没听,只顾专心迅速吃瓜。
昨天我给他发信息:(家里)瓜没了。
晚上他下班回老家了一趟,带回来两麻袋瓜,并且交代:“随便吃,家里多着嘞,太大的不好带,捡的都是小的。”再补充一句:“老婆,你嫁过来咱家钱不多,就是吃上让你吃过瘾。”
大户人家钱多富足有好处,小户人家小门小户也有优点,十字路口这瓜农傍晚时分一车瓜能卖完得几个小钱,他心里也是甜滋滋地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