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以为,好的评论无非有两种:一是观点独特,二是逻辑强大。 我力争二合一。
分类:他们不说我来说
1月7日,河南大学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聘任仪式,副校长亲自为该校退休讲师常萍颁发副教授聘书,并延请她继续为本科生授课。据报道,常萍专注一线教学工作
30余年,备受学生欢迎,却实行“三不主义”,从不出书、不发论文、不申报职称。河南大学8日就在官网上报道了此事,经河南当地媒体报道后,成为网络热点,刷爆朋友圈。不少评论者都将此事视为美谈,有人认为:“聘书来得太迟了”。
从表面上看,常萍老师的职称一事引发关注,确实如一些媒体所说,“专门举行一场如此高规格的聘任仪式,只是为了聘任一个副教授。这样的情况在河南大学从未有过,在其他高校也不多见。”但细究起来,是人们对目前高校职称评定中片面强调科研成果(尤其是注重数量的指标)表示不满,从而呼唤注重教学工作并回报热心教学者。
作为一个高校教师,笔者也对高校职称评定工作中的异化现象很反感。因为过度强调论文发表数量,不少青年教师成了发表论文的机器:天天盯着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不断投稿,不惜付一篇论文几千到上万的版面费。而教学工作在职称评定中的权重可忽略不计。在这种导向下,实际上让评职称成了一门生意:只是我有钱,就可将炮制出来的论文刊发出来,而靠这些成果评上副教授、教授后,每月工资涨了,申请课题也更容易。职称评定中专著有时也重要,但也有办法。出一本书,两三万买个书号就可搞定。
如此看来,之所以不少人在为退休讲师常萍和“三不”中的“两不”(从不出书、不发论文)点赞,不过是对目前这种异化现象的批判。但是且慢!仅靠教学质量好就可以评副教授、教授,这合理吗?首先,教学质量好与坏如何划分?是学生学习效果好,还是气氛热烈?另外,教学质量好与教师的学历与智识一定有关联吗?在现实实践中,讨好学生、插科打诨式教学是最受学生欢迎的,那这样的老师就应评高级职称吗?
因此,片面强调教学与片面强调科研不过是强调硬币的一面,其实都是矫枉过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对大学教师来说,不只是在小课堂来讲课,还应有社会担当,也就是将个人智识献诸社会。这是因为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性是其天然的胎记。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大学教师都像韦伯所称的“以学术为专业”,但总不应只满足于一方教坛,而忽略了智识与工作的公共性。
我们在围观时,容易忽略的是:“三无”老师+退休讲师,被河南大学校方聘副教授,是否符合程序正义?一个“不申报职称”的老师,有无资格被评高一级职称?在职时没有授予职称,退休后是否可追授职称并延聘?笔者在河南大学官网上查到该校最近的职称工作会议是2013年的,当时常务副校长提出了几点要求,其一是“规范评审程序,坚持评审原则,真正把业务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综合素质高的申报人员推荐出来,做到优中选优”。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河南大学对评选副教授的要求里没有科研要求,如果有,常萍就是不合格的;如果没有要求,常萍在职时,为什么没有校方主动评上?
还有一种可能,这不过是河南大学临时的职称评定改革举措。从报道看,校方领导是看了朋友圈才知道常萍讲课情况的,当时距她退休只有不到一年时间了。不过,
聘任仪式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常萍退休后举行。这一专门对一个老师而且是退休老师的评定,应是一种打破旧规则的举动。只是,常老师的同事们,无论退休的,还是在校的,会不会想起王小波的话:“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讲道理的年代,因为知识分子最擅长的就是讲道理,如果没人跟他讲,知识分子就毫无用武之地”?
附:
“口碑教授”常萍:用生命在课堂舞蹈
本报记者 潘志贤
《 中国青年报》(2016年01月16日01版)
http://zqb.cyol.com/html/2016-01/16/nw.D110000zgqnb_20160116_6-01.htm
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专版 有讨论http://zqb.cyol.com/html/2016-01/15/nw.D110000zgqnb_20160115_3-02.htm
更认同河南大学之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