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于《中国宗教》2016年第10期,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楼宇烈。原标题为《佛教中国化的启示》。本次转载时有节选。
佛教传入中国,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曾经和中国文化发生了冲突。首先,在实践上,佛教要出家,这跟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绝对不同。儒家文化强调“父母在,不远游”,出家是不孝父母。佛教传入时,这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冲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中国人才理解佛教出家的含义,特别是东晋慧远说,佛教出家是为了实现更大的孝和忠,是为了救世济民,中国人才开始慢慢地接受。
在理论上,佛教也有很多与中国文化冲突的地方,它是在印度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常常把一个人看作一个个体生命,也落脚在个体生命,这和中国文化把生命看作一个“连续性的群体生命”的生命观完全不同,所以争论也很多。在这方面,佛教为了适应中国文化,做了一个自我调整,我称之为“自我适应”。佛教把佛经里关于孝顺父母的内容都大量发扬,最典型的就是目连救母的故事,这后来成为中国民间故事,形成了非常重要的节日,这是在相当长的过程中形成的。
从理论上来说,更大的冲突是佛教的缘起理论和中国以道家为主的自然观、自然论的冲突。佛教的缘起理论强调因果之间的必然联系,而中国道家的自然观则强调因果之间的偶然关系。从范缜的《神灭论》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他认为因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个问题一直到唐代才得以解决。
比如唐代神会语录里,有人问:道家讲自然,佛家讲因缘,两者之间为什么有冲突?神会要调和这个问题,认为只讲因缘,不讲自然,这是“愚圣”;只讲自然,不讲因缘,这是“愚道”。他把两者统一起来。这个理论的统一非常有意义,把哲学的大问题——必然与偶然——统一起来,一切必然都是通过偶然呈现的,而一切的偶然后面都可以寻求它的必然。这把中国道家自然论与佛教缘起论结合得很好,解决了哲学上的一个极大的问题。因此,不一定要彼此否定,而是要把它结合得更好,这才是“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