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日本神户,渡边博子在未婚夫藤井树的三周年祭日上又一次陷入到悲痛和思念之中。博子在藤井树的中学同学录里找到了他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地址。大抵是出于对爱人的怀念,博子按着这个地址给远在天国的藤井树寄去了一封简短却充满问候和思念的书信。 不可思议的是,不久博子竟然收到了署名为“藤井树”的回信。经过进一步了解,这个藤井树是一个年轻的女子,而且她还曾经是藤井树(男)的同班同学,原来是博子从同学录中误抄了她的地址。为了多了解一些男友在中学时代的情况,博子继续与藤井树(女)保持书信来往。而藤井树(女)在不断的回忆中,逐渐发现了中学时代那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男子曾经对自己产生过一段真挚的感情……
女藤井树我暂称为“阿树”
你好吗?我很好。
开始于一个同名同姓的误会,真相于一封封善意美好的书信,尘封于两个女子后知后觉的感动和理解。
一段少年往事中的暗恋,一份纯粹唯美的悸动,在这其间被逐渐抽丝剥茧。
如同樱花的凋零,如同雪的消逝,让人不免感怀那含蓄而不求结果的暗恋。
淡淡的伤感,这大抵就是我看完《情书》后的第一感受,小说中不曾出现类似“喜欢”“爱”太过直白的词,但就是在淡雅细腻的文字中让人感觉情愫暗涌,岩井俊二以一种含情脉脉的笔触舒缓地描述着两段可贵的爱情:渡边博子对藤井树的眷恋,藤井树对阿树含蓄朦胧的暗恋。
渡边博子对藤井树无疑是深情而眷恋的,藤井树曾对她说:我对你是一见钟情。
可当博子发现自己和藤井树暗恋的那个女孩阿树有着极其相似的面孔,他所谓的一见钟情也可能只是欺骗时,曾孩子气地在安代(男藤井树的母亲)面前哭诉:“像的话……我就不原谅他。”
可终究只是孩子气。
就如所有的眷恋最终都会有归宿,所有的思念最终都会被安放。
所以当博子后来面对藤井树(男)遇难的那座大山大声呼喊时,所有的百感交集都化为了一句句简单的问候:“你好么?我很好。”
这大概是博子对藤井树最后的思念,是告别,亦是释然。
我走了,没告诉你,一如我喜欢你却没开口告诉你;
所年后,我找到了一个与你长相相似的人;
这一次,我没有错过那个像你的她。
藤井树,一个内敛寡言的男子,在那些总是找不到途径的日子里,费尽心思的做着小动作。
他喜欢借一些别人绝对不会去借的书,然后在空白的借书卡上写上“藤井树”,委婉曲折的告白在这些小细节里缓缓流淌。
他们最后的相遇,是藤井树要求阿树帮他还《追忆逝水年华》,那时阿树并不知道在借书卡的背后,正是她的画像,是不可说的爱恋。
藤井树(女),这是个在时光的倒转中渐渐苏醒的女子,在她回信给博子、帮助博子寻找藤井树(男)过去的记忆时,也在慢慢拼凑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美丽的伤逝。
当博子请求阿树讲些关于藤井树的回忆时,她无奈、为难,因为藤井树于她真称不上好印象;
当阿树在中学时期得知起藤井树转学,生气地摔碎了放于藤井树桌上的花瓶;
当许多年过去,阿树得知藤井树死去的消息之后,莫名其妙地大病一场;
当阿树病愈后看到卡片背后她中学时代的画像,有了“我一面佯装平静,一面想把卡片揣到兜里。然而不凑巧,我喜欢的围裙,上下没有一个兜”的场景。
所以,我一直都无意去揣测阿树是不是喜欢过藤井树,岩井俊二也无意要说,我想之于那个年龄的少女,藤井树做的那些看起来微乎其微的小事,带来得更多的其实是困扰吧。尤其是她这样,不是很受人欢迎,或多或少有些敏感的少女。
爱情,似乎总是在朦胧中最美。
博子和阿树之间的“情书”里,发现的是爱与被爱的秘密,能那样深情的爱,是博子的幸福;能那样单纯的被爱,是阿树的幸福。
铃美对秋叶,秋叶对博子,博子对藤井树,藤井树对曾经同名同姓的女孩阿树,以及阿树现在对曾经同名同姓的藤井树的感情。
正如岩井俊二写的:有一个可以思念的人,就是幸福。
可能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弄丢过一次,少年如他。
那些不曾被我们知晓的暗恋,那些不曾说出口的告白,那些被我们遗忘的初恋故事。
在最后的最后,想到自己还正年轻,写这些文字似乎故作老成了点,不免有些佯装深沉之嫌。
但其实在我看来《情书》无关成长,无关阅历,有关的只是现在的你对过去的青葱岁月的感怀。我相信岩井俊二写这本书的背后一定也有他自己的故事。因为当我在看到结尾时,第一反应竟是想起了自己那不疾而终的暗恋,不免暗笑和唏嘘。
若我们真在不经意间遇到那份美好,那的确弥足珍贵;
但若没遇到,那便珍惜当下吧。
--end--
记录
每次认真的自己
分享
给每一个爱看书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