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是美国临床心理学专家马歇尔·卢森堡关于“非暴力沟通”理论的总结性作品,完整地记录了他对非暴力沟通理论的思想。它揭示了人际冲突的本质,书中关于改善个人生活的深层次内涵发人深省。
卢森堡在对非暴力沟通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中,解决了现实中的许多矛盾和冲突,其中甚至包括国际层面的争端,为此他还赢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
在书中,作者书详细阐述了非暴力沟通的核心思想,而且还对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做了细致的说明。这些沟通要素揭示了暴力行为的形成原理,也为避免暴力沟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暴力看似无处不在,但只要你懂得如何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就能让人生变得更加美好。
书中精髓:一切暴力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人性本恶的价值取向。如果你改变出发点,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积极的,你就自然会离暴力因素越来越远,人生也会更加幸福。
人们常识中的沟通,是平等对话,互相协商,是非暴力的行为。但是暴力沟通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暴力沟通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让小到人与人之间,大到国家之间产生冲突,不恰当的暴力沟通,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
作者举例说,他曾应邀去巴勒斯坦做了一场演讲,台下的巴勒斯坦人就痛骂他,让他滚出巴勒斯坦。结果卢森堡博士通过非暴力沟通,不仅稳住了局面,而且在演讲结束后,巴勒斯坦竟然邀请他去家中共享开斋宴会。
我们来看看暴力沟通的来源。卢森堡博士认为,有四个原因让沟通变成了暴力行为,分别是: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和强人所难。
道德评判的意思,就是用自己的价值观给别人贴标签。比如说某人懒惰、骄傲等等,举凡描述人的性格的形容词,几乎都是标签。给别人贴上负面的标签,往往是暴力沟通的开端。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几乎都会认识一个人,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职场上,我们还会遇到“别人”,这都是一种比较。有了比较,就会产生对抗,沟通就变成了一种暴力行为。
回避责任,是指我们的表达方式忽略了内心的情感根源。无论在家里,还是职场上,都会听到有人抱怨,抱怨就代表着逃避责任,是一种“都是你的错”。用这种暴力沟通的方式来交流,加深了双方的矛盾。
强人所难,就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强迫他人做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也是一种暴力。
暴力可能无处不在,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不经意间的表情,都可能会引发暴力。在暴力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深层次原因?
不论是对自己的看法,还是对世界的看法,都可以被看成是你的价值取向。在卢森堡博士看来,一切暴力行为的背后,其实都隐藏着性本恶的价值取向。当你认为人的本性是丑陋的、冷酷的,那么你自然会用相对应的暴力方式去应对。这时候你就会陷入暴力当中。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去学习一项沟通技巧,并不能真正让你摆脱暴力。而暴力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在于性本恶的价值取向。只有改变这种对世界的消极看法,才能真正帮助你摆脱暴力。
但是有时候,一个人就算明明知道了自己的价值取向有问题,也很难纠正过来。因为这种人生经历的影响,太过于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彻底改变的。价值取向的转变,在于你相信这个世界是有爱的,你是为爱选择生活,而不是为了仇恨选择生活。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通过这四个要素,来不断提醒自己,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向着有爱的方向发展。
如果你熟悉了这样的语言结构,你和别人的关系会变得互相尊重、更加平等。不管是和人说话也好,反思自己也好,都可以用这四个要素来检查自己的思维,看看你的思维是出于积极的价值取向,还是消极的价值取向。不断进行非暴力沟通的修行以后,就会发现,对这个世界会有了一种性本善的信仰,这种信仰会让你避免暴力,生活在更加有爱的环境中。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反人性的沟通方式,需要平静、理性地对待外来的刺激,努力控制情绪,因此是一种很别扭的沟通方式,同时也将沟通对象带到一种很别扭的状态。就是由于这种别扭的状态,让人的思绪慢下来,在沟通中加入更多的反思,让人能够理性地面对冲突,找出冲突真正的原因。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反人性的沟通方式,需要平静、理性地对待外来的刺激,努力控制情绪,因此是一种很别扭的沟通方式,同时也将沟通对象带到一种很别扭的状态。就是由于这种别扭的状态,让人的思绪慢下来,在沟通中加入更多的反思,让人能够理性地面对冲突,找出冲突真正的原因。
简单地说,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反人性的沟通方式,需要平静、理性地对待外来的刺激,努力控制情绪,因此是一种很简单地说别扭的沟通方式,同时也将沟通对象带到一种很别扭的状态。就是由于这种别扭的状态,让人的思绪慢下来,在沟通中加入更多的反思,让人能够理性地面对冲突,找出冲突真正的原因。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讲的既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沟通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对生活的信仰。。当越来越多的人学习非暴力沟通以后,他们发现,这个世界并非是冷酷无情的,而是可以通过人们的努力,变得越来越和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