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椅子的小野史

椅子的小野史

作者: 火球君 | 来源:发表于2018-03-14 19:54 被阅读0次

    本文写于2018年3月13日,首发于简书。

    由于工作原因,最近跟一些家具和其他室内产品有密集的接触。其实作为设计师来说,对椅子是有一种特殊的执念的。一把自己设计打造的椅子所带来的成就感,丝毫不比自己设计并建成一栋建筑带来的成就感逊色。

    当然,想要在任何行业有哪怕一点成就和建树,首先要知道这个行业的历史,见见行业的大佬,解读解读这个领域里精彩的作品,站在行业现有的巨人的肩上。

    而要了解设计的历史,没有比了解椅子的历史更直观更有代表性了。

    我们今天来聊一聊椅子的小历史,从中西方文明对于“坐”这个行为的物理和社交属性的理解开始。


    坐的文明


    四川成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宴饮百戏图》。图中人物跽坐于席上,面前有俎案,上面放置了食物

    从需求来说,“坐”这个行为无论是发生在公共空间还是私密空间,都是自古有之。像上图那样主人宴请宾客来家里,大家都会席地而坐,铺张毯子就可以称之为最早的“椅”了。在大家的面前是一张小的矮桌案,摆放着食物和酒水。

    最早的实体椅据记录应该是从我们现在说的“马扎”算起,因为是从胡人那里传进来的,叫坐“胡床”,但事实上并不是我们当今所指的睡觉用的床,而是代替席地而坐的工具。

    胡床,就是今天的马扎

    五代至宋,高型坐具空前普及,椅子的形式和种类也多起来,出现靠背椅、扶手椅、圈椅等,同时家具也开始向成套化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现在还能在很多中式装修的空间里见到的太师椅。

    各式各样的明清靠背椅

    这种椅子从交叉的结构进化为更为坚固的凳子腿加坐板的结构,同时加上了靠背,有的椅子有精美的扶手,有的没有;有的椅子背上会雕刻有精美的龙纹图案;有的在椅腿部有精美的兽形图案……这些都是在同一种结构形态下区分等级的表现。最华丽最精美的雕纹图案往往代表着这个椅子,或者说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的地位的一种体现。

    同时也不难发现,从设计师的角度来多维度审视我们中式家具的合理性和舒适性,结果都非常糟糕。

    首先:所有的椅子几乎只用一种主要材料,那就是木材(就连各种木材的区分也是在分个品相的高低贵贱)。偶尔会在一些节点上加一点铜或者银的加固和装饰。

    其次,所有的坐板都是完全水平于地面的。这一点其实非常不利于人体工程学原理,人的最舒适的坐姿一定不是在一块纯平的硬质平面上,而是要尽量把受力往腰背处倾斜,这样坐在上面的人的稳定性和舒适度才是最佳的。

    最后,回到我们对座椅的设计理念上:座椅是地位和权力的艺术体现,是自上而下等级分明的一种彰显。就连“坐”这个动作,都要正襟危坐,不能松松垮垮。“坐”是一种配合“座椅”地位而需要对外展现的姿态和形象,不是一种可以完全放松的,完全回归自我的状态。“坐”的主体对象甚至不是一个拥有感觉的血肉之躯,而是一个需要对外保持的虚拟形象。甚至我认为,“自我”这个概念可能也都是近代才有的概念,或者说“自我”是没有社会认同和经济价值的很薄弱的概念。

    座椅就是权力的体现

    的从中式各式各样的“椅”这种坐具从无到有,从简陋到华丽的进化过程中不难看出,座椅这种“家具”的演化过程,其实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家具的设计史,更多的是一种如何粉饰权力,彰显等级的权力艺术史。


    做一把椅子的方法论


    各式各样的西方椅子设计史

    在与我中华文明平行的另一个空间里,西方的艺术家,设计师以及工匠们,在延续着他们对于“椅”这个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坐具的设计史。

    与我们历史里的“椅子”不同的是,那些现在还能看的到的各个时代留下来的经典座椅,几乎每个都风格迥异,无论是形态,材质,颜色,结构,甚至高度等等,真是各有各的不同,却又各自都自成一体,浑然天成。到底他们是如何设计一把椅子的呢?

    其实学过建筑设计或者工业设计的同学可能都在学业初期学过如何去评判一个设计的好坏,可能当时评价的是某位大师的作品,但是却无从下手。事实上我们会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渐渐懂得,一个椅子设计作品的好坏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切入,

    形态(整体是否复合基本的审美比例,大小粗细是否美观)

    功能(是否满足了此物品的基本功能要求)

    材料(是否环保,是否坚固,材料本身的特质是否有助于设计本身)

    有趣(是否在以上所有准则都满足的情况下有趣,或者好玩)

    事实上这几种评价标准也可以再归纳为一个更经典的现代主义设计准则:

    Form follows function. 

    没错,从工业革命开始的现代主义设计准则基本就围绕着功能和形态在相互推敲着。从一把椅子开始,首先要分析的是椅子的设计对象是人。人有高矮胖瘦,所以不可能有一把椅子,或者一个高度的椅子可以适应所有人,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那么多类型的椅子。继而,坐椅子的对象可能还会有对靠背不同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椅子可以摇摆,有的靠背非常高,有的只到腰部,有的靠背是一跟棍子,有的是一张网;有的坐垫是皮质,有的是织物;有的里面有海绵垫子,有的是带有弧度的木头……

    针对于“人”的设计,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因为每个人是不同的。


    椅子是社会空间组织的镜子


    一个典型的室内社交空间里包含的座椅家具

    其实比对着东方和西方的椅子设计可以看出来,椅子的不同,其实反映的是这两种社会形态,空间组织单元的不同。上图是一个典型的西方家庭客厅社交空间的组织和空间里所包含的各种家具摆放形式。在这种典型的公共社交空间里,所有的座椅都朝着同一个中心摆放,大家的社教中心是一个公共空间,是桌子上的食物,或者点心,是一个大家都有贡献的均质空间。同时这个在中间的空间是面对每个人的,并且面对每个人是均等的。

    但是在我们东方文化里的这个最小的社会公共空间,也是要讲究非常严格的等级和礼仪规则。我们的最尊敬的长辈永远是在最中心的位置,他们的两侧,从中心往边际延伸下去,按照年龄和级别长尊坐着相对应的家庭成员。

    在我们的文化里,椅子是地位的代表和象征,是给外人看的。

    在西方国家的文化里,椅子永远是要服务于坐在上面的人的一个工具,是给自己坐的。

    对于如何做一个舒适,美观的,满足“人”坐功能的椅子这个课题,现代的设计师们从各个角度不拘一格的贡献了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才诞生了如此多,又如此不同,却都有着非常优秀品质的椅子。在提升我们“坐”这个行为舒适度的同时,让我们周围的空间变得丰富多彩。这些椅子不仅仅是反映了某个时代的材料,科技以及审美现状,同时也记录着设计师个人对事物,对空间,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到底是哪个工匠发明了胡床?又是哪位工匠发明了太师椅?我们似乎无法得知。也许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式椅,已经是经过各种权力机构或个人共同“改造”的一个可以不断延续这种等级制度的产品。我们的设计对象不是“人”,而是“权力”。

    ……及至现代,因为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的国门,随着中国元素风靡全球,外国的潮流文化也同样影响着中国。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越来越多的国人家里使用的是沙发皮具,而不再是传统的实木家具,此举对中国古家具的打击甚大,幸而在经过了最初的外国文化冲击之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人认识到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开始再次使用实木家具。

    ——摘自《椅子的发展史》

    我想在未来的某个设计博物馆里,应该会有非常精彩的,对于不同历史,不同文化导致的不同设计的解读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椅子的小野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fx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