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禅宗公案:鸟窠禅师

禅宗公案:鸟窠禅师

作者: 潇清妩玉 | 来源:发表于2024-02-27 08:17 被阅读0次

在唐代的时候,有一位行为奇异的禅师,他不住在寺院里面,也不住在其他的庵棚洞舍里,而是住在树上,搭一个像鸟窠一样的空中窝棚修行,久之,大家就叫他鸟窠道林禅师。虽然他行为上惊世骇俗,但禅法修行上却是非常了得。

一天,当时的名诗人白居易慕名前去探望鸟窠禅师,他看见禅师一如既往的端坐在树杈间的巢窠里,全然不管树下尘世的烦嚣,就故意问:禅师住在树上,是不是很危险啊?

鸟窠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是非常危险的啊!

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就反问道:我是朝廷命官,又没有做什么违反朝廷律条的事情,会有什么危险啊?

鸟窠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能说没有危险呢?

鸟窠禅师的意思是说,你在官场中沉浮,处处充斥着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事情,怎么不是处境危险呢。

白居易听后半天无语。想想自己在官场中听闻和经历的事情,当然是这样的。但这样的危险却是仕途上在所难免的事情,也只好承受。于是,就转了个话题又问:请问和尚,如何是佛法大意呢?

鸟窠禅师答道:很简单啊,就是八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听了,嘴角露出一丝轻笑。他也是个参究佛法,悟性很高的佛门在家弟子,这八字偈语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佛门中人,谁不知道,那个不会讲说?

他以为行为古怪的鸟窠禅师会对自己说些不同寻常的深奥道理,不想竟然也是如此平常,就感到很失望,因此就对树上的禅师说: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么。

鸟窠禅师在树上听了,慢悠悠的道:三岁孩儿虽然懂得,八十老翁却不一定就能做到。

真是看似寻常,实则真理的一声棒喝。

相关文章

  • 陈宗史 90:鸟窠道林

    第二十二节 鸟窠道林 鸟窠禅师,在中国禅宗典籍上,有两个不同的记录赫然在列。一是《宋高僧传》中记载的鸟窠禅师。二是...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唐代诗人白居易喜欢佛法,有一次,他听说鸟窠禅师的修行相当高,于是专程向鸟窠禅师的住处去请教。白居易问鸟窠禅师:“佛...

  • 南北说禅|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宋|释普济 【禅语公案】 杭州鸟窠道林禅师①,本郡②富阳人也。姓潘氏……九岁出家,二十一于荆州...

  • “玉女夜怀胎”与《弟子规》之当下理解

    渝州南山枰 等 先来一段禅宗公案。 缘密圆明禅师上堂:但参活...

  • 禅的故事(十五)

    乌窠道林禅师是唐朝的得道高僧,99岁圆寂。 相传白居易与鸟窠禅师结识之后,经常问禅于他。有一次,白居易以偈语请教鸟...

  • 白居易与鸟窠禅师

    这是一则宣扬佛教扬善抑恶思想的著名禅师机辩故事,记载于《五元灯会》,讲的是唐朝道林禅师传法至杭州,见秦望山有长松,...

  • 眼横鼻直,常识便是真理

    【公案故事】 禅宗史上著名的道元禅师(1200-1253),是禅宗要典《正法眼藏》一书的作者。他年轻时为了求取正法...

  • 如何化解所谓的“中年危机”

    一、禅宗公案——是谁捆了你 禅宗的四祖道信禅师,俗姓司马 ,祖籍河内(今河南沁阳县),后家居蕲州(今湖北)广济县。...

  • 3.1 妙语拾趣“云在青天水在瓶”

    云在青天水在瓶 这句话出自一则禅宗公案。官员登门拜访禅师,问:“什么是‘道’?”禅师伸出手指,指上指下,然后问:“...

  • 浅析投入生活

    佛家禅宗有一公案: 有源律师来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大珠慧海禅师曰:“用功。” 曰:“如何用功?” 师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禅宗公案:鸟窠禅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ig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