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老师的《俗世奇人》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总共讲了18个故事,都是旧社会的奇人异事。
每个故事内容都不长,少则两三页,多则七八页。故事内容可谓短小精悍,但很耐人寻味,余韵隽永,值得反复咀嚼。
每个故事开始时都平淡无奇,到最后一刻剧情反转,才让人恍然大悟、拍案叫绝。
这让人想到了马三立大师的单口相声《祖传秘方》,说是买了一个专治皮肤瘙痒的秘方,打开了很多层包装,发现最里面只有一个小纸条,写着俩字:挠挠。
最后这一下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亮点,是包袱。
按照作者的说法,他的这部书主要是受冯梦龙的影响,主要有三点:
一是传奇。传奇传奇,无奇不传。其实短篇小说,也能闯出一片天地,讲述一个绝妙精彩的故事。
二是杂学。就是对生活的深入了解,多看多听多问,写作来源于生活,必须深入生活,去汲取营养。没有厚实的生活基础,全靠凭空想象,很难写出精彩绝伦的故事。
三是语言。遣词造句绝不啰嗦,干净利落,能省则省,讲求精炼准确。
故事中的人物都很鲜活。像开篇第一个故事《苏七块》。苏大夫给人看病,不论病人贵贱穷富,都得给7块银元才给看病。
这不是他贪财,而是他自己立的规矩不能改,原则性问题没有商量的余地。但私下里,可以把这钱退给穷的病人。
还有看画看走眼的蓝眼,偷人金表又被人偷回去的小达子,都是本行的高手,却打眼栽面,说明了那句老话,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钓鱼高手大回最后死在鱼手里,也是耐人寻味。有能耐的人都死在了能耐上,这就像是淹死的都是会水的一样。
《青云楼主》则讲了一个叶公好龙的故事。自以为写的字洋人很喜欢,便寄了一副字给洋人,并让洋人拍照寄回来想显摆一下,结果发现洋人照片里面的字竟被拿反了。
《绝盗》这个故事也似曾相识。这些小偷明目张胆,唯恐天下人不知的气势,打着主人亲爹的名义,破门入户搬东西,等失主回来才发现,原来他们是贼。
这帮贼是既得了嘴上的便宜,又得了赃物的实惠。
《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讲了一个义的故事。人人都有倒霉不顺时,危难之处伸把手,才能相互成全,走的更远。
《冯五爷》讲了一个家贼难防的故事。自己开饭馆生意很好,但是不赚钱,一番细查,原来是监守自盗,最后发现这盗贼原来就是自己最信任的人。
刷子李、泥人张、张大力都是有绝技的人,所谓行行出状元。有个好手艺在什么时候什么年代都不会饿死。
《酒婆》讲了一个好心办的坏事。酒店老板经常卖掺水的假酒,后来一直没有后代,最后终于老年得喜,自己也良心发现,从此不在酒里掺水卖给客人,没想到真酒却闹出人命来。世上的事有时候就是这么说不清楚。
最后一篇《刘道元活出殡》,很像一部电影,由赵丽蓉、陈佩斯主演的《孝子贤孙伺候着》。活着时,对方对你好不一定是真好,只有死后才能看出对方是不是真心的好,所谓世态炎凉、人走茶凉,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讲的是旧社会天津卫的事,但其实其中的故事在现在各个地方都在发生,只不过改头换面,乔装改扮了一番。其本质内核都是一样的。
本书的好处就是每篇的篇幅都不长,三五分钟就能看完一个故事。无论多忙碌的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拿出来看,而且还能看得津津有味,反复观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