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情绪和认知关系

情绪和认知关系

作者: 王焱_铁文 | 来源:发表于2022-09-13 23:44 被阅读0次

所有的情绪跟认知有关系,哀伤的情绪,藏在潜意识中,深层次改变认知,事情是无法改变,改变的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

【情绪管理ABC】

A.事件: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的认知;

B.想法、信念:自己怎么想的(信念)这件事情带来的正面意义;

C.情绪:积极情绪。

困扰自己最大的问题是情绪,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从容面对所有的挑战,通过刻意练习,改变神经回路,建立新的程序化思维,转念。避免维持弱者状态,总是让对方照顾自己,任何人都会受不了,成人状态是每个人都有能力照顾好自己,我本具足! 穿越所有的伤痛,让自己过得更好,活在愧疚中是无意义的,通过有意识的练习带来潜意识的改变,我心光明,跟内在良知在一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生命动力被压抑太久了,通过抽烟、喝酒、性找到动力,疏通生命动力通道,多看事情的深层次的原因,才能找出问题

解决的方法:

①.把关系矫正复原;

②.学习是为了自己改变,不是要去改变他人,自己学习为未来做好准备;

③.从六个维度,好好学习,活出生命的好状态。 王阳明先生心学四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重要的是后面两句,即“知善知恶是良知”和“为善去恶是格物”。因为,这两句要求我去自主思考和行动的。事实上,很多人都没有弄懂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依照王阳明的思想而言,人人皆有良知。人们为什么会丧失对自己本有的良知发现?是自私自利之心阻碍了发现人们良知的通道。所以,学习“破我执”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破我执”(破:改变;执:潜意识)对于一个人来讲会难到什么程度?每个人都可以想一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虽然人人皆有良知,但真正发现良知和启用良知就必须通过一生持续地“格物”(释义:穷究事物的道理)才有可能。 有意识的练习带来潜意识改变,通过有意识的练习,带来潜意识的改变。心怀感恩,多做善事,格局大了,心大了,事就少了。修身修心,心存善念,多做善事修身修心。修身情绪冰山不纠结,才能找到更大地力量。传承家族希望,只有自己过得好,放大价值,生命意义,也是传承家族的方式,而不是靠麻木的性来生育去完成。家长在这方面禁锢,没有正确对待,让孩子更好奇。情绪压抑,生命被打压。深层次原因,打开生命动力,激发学习动力。生命动力没打开,用怀孕证明家族可以过得更好。激活生命动力传承家族希望,活好自己,帮助到别人,活出了生命的意义。预防比矫正不仅轻松的多,而且免除了很多痛苦。 

相关文章

  • 情绪和认知关系

    所有的情绪跟认知有关系,哀伤的情绪,藏在潜意识中,深层次改变认知,事情是无法改变,改变的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 【情...

  • 2019-01-16

    认知——情绪——行为理论 认知—情绪—行为交互作用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是相互作用的关系,认知过...

  • 2022-11-23

    思想和认知的关系是什么? 思想是认知的具体表现。认知是不断学习积累的结果,思想是认知碰撞的产物。 情绪和思想的关系...

  • 掌控情绪,从你的认知开始!

    提高认知和掌控情绪,可以说是第1步和第2步的关系。 提升了我们对情绪的认知,那么我们就会逐步的去掌控我们的情绪。 ...

  • 情绪医箱⑨

    我们今天来讲,《认知.信念.和情绪的关系》 前面我们讲过了,情绪是跟我们的荷尔蒙有关系的。 情绪是跟我们的生物结构...

  • 郭召良:强迫症的治疗原理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是围绕情境、认知、情绪和行为四个要素展开的。 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情境是产生认知、情绪和行...

  • 高情商必备的五种能力(转自南开大熊公众号)

    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是情商的五个特征。高情商者必须具备五种能力:认知自身情绪...

  • 筑基第六次课

    亲子、亲密关系中看似问题,却是实实在在的提醒。认知变了,行为和情绪也变了。反之情绪和行为也改变认知。 思维的定义及...

  • 情绪管理1

    四个收获: 1、情绪通过时间和种类的分类,有哪些情绪 2 、情绪的作用 3、情绪的唤醒的方法 4、情绪与认知的关系...

  • 《不做情绪的奴隶,做情绪的主人》

    清泉《不做情绪的奴隶,做情绪的主人》 第一,从认知角度去看,你为什么会陷入情绪当中 第二,情绪和疾病的关系。那其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情绪和认知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kk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