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会更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静态的语言和动态的世界并不匹配,也是表达面临的挑战之一。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
有一句名言,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负面标签消极影响很明显,正面中性标签也会妨碍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很难做到的。不受旧习惯束缚,学会观察和评论并不容易。
感受:
得学会观察和评论的区别。观察是平和的阐述看到的情况,客观事实。评论是这件事情,带给你的感受意见而下的论断,判断。它是更主观的,会有个人情绪的投射,不一定是事实原本的样子。
很多时候一开门就是不自觉的评论,区分事实和观点,事实是最不容易让人反弹的。
孔子讲过“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绝四”,这四件事是不做的。
厨师被定义为炒饭的,他也会不开心。这种痛苦来自“君子不器”的感觉。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人,所以我们应该尊称他一声“师傅”,但是不要随便地定义说那人就是个厨师,那是一个人。文中这首诗要求的境界真的是很高,我们不要轻易去给别人下定义、去评判别人,这是一种美德。希望我们都学会观察,感知到观察和评论的区别。
包括这本书里面有很多练习,你会发现,这个练习的答案对和错,作者在这里从来没有说过,您的答案是对的,加一分。没有,他的表述方式是,如果你认为这一句话是观点,那么我们的意见一致。他连你是对和错他都不评判,因为对和错就代表着伤害,没有评判。他的办法是,如果你认为是这个,那么咱俩的意见一致,如果你认为不是,那么咱俩意见不一致。他陈述的永远是一个事实,这个能够大幅地下降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和伤害。这是第一步,区分事实和观点,也就是观察和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