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梁启超,我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戊戌变法领袖、思想家、文学家,《少年中国说》的作者,但很多人却不知道梁启超更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缔造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家教传奇。
梁启超既是一位父亲又是一位导师。在他的悉心教导下,九个子女个个都是精英。那么梁启超是如何创造这一教育奇迹呢?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寻答案吧。
从不放松对孩子的教育,时刻关心孩子的成长。作为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梁启超每天十分繁忙,但他依然坚持每天过问孩子的学业,关心孩子的情绪。在子女们到各地求学后,他常年坚持通过书信对孩子在做人、做学问方面给予教诲,这些家书汇总起来达400多封,他对子女教育的用心、投入值得当今众多家长认真学习和反思。
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爱学习的好习惯。梁启超酷爱读书,经常是手不释卷,他也十分爱引导子女们看书,常常和子女们分享读书心得。梁启超在给子女的家书中写道“我每日约以三四时见客治事,以三四小时著述,余则以学书,终日孜孜……”梁启超没有过多的说教,而是以自己一日都不闲过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使他们都以学习工作为乐。想想我们现在的很多父母下班后,手机不离手,几乎不看书,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怎么能爱学习、爱读书呢?
对子女的教育以鼓励为主,与孩子交朋友,进行平等交流。梁启超虽然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他从来不板起脸来训孩子,他总是循循善诱。梁思庄在刚到加拿大时,一次考试在班上只得了第十六名,十分沮丧。梁启超得知后,立刻写信道“庄庄: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因为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按级递升的洋孩子们竞争,能在三十七人中考到第十六,真亏你了,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需用相当努力便好了”。梁思庄看到父亲这封动情、关怀的家书后,非常感动,之后学习加倍努力,终于考了班里的前几名。梁启超这种鼓励为主的教育理念虽历尽百年,但对当今孩子的教育仍有重大意义。
教育子女们首先要学做人,要有大义,要热爱自己的国家,要报效自己的国家。梁启超告诫子女“徒有知识,并不一定会做人,各门知识固然重要,但那只是做人的一种手段,不能说单靠这些手段便可达到做人的目的,需要具备完美的道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梁启超始终认为个人修养一定要融合国之大义,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尽管七个子女曾留学国外名校,但最终都选择了学成归国,报效祖国。
注重培养子女的兴趣爱好,希望子女们做个有趣的人。梁启超教育自己的子女,在专门科学之外,还要选一两样关于自己娱乐的学问,如音乐,文学,美术等,梁启超认为学问兴趣太过单调,容易厌倦,唯有爱好广泛,生活内容才会异常丰富,人只有常常活在趣味中,生活才有价值。
尽管梁启超生活在清末,但他绝不是一个呆板守旧之人,他从不掩饰自己对子女的爱,在给子女的家书中梁启超写道“你们须知你们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对于你们的感情,十二分热爱。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要来一封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字里行间饱含着一个慈父对子女的牵挂和疼爱,这种情感教育,形成了梁家父慈子孝,姊妹情深,其乐融融的良好家庭氛围。
梁启超这个清末最强老爸,他的教育理念无疑是特殊、超前的,即使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弥足珍贵,意义非凡。我们在感叹之余,是否也要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当今很多父母只教育一个孩子都累的焦头烂额,而梁启超一生忙碌,在参政、著书、讲学占用了他大量时间的情况下,却依然非常成功地教育了九个子女?究其原因,主要是当今很多父母自私地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想怎么管就怎么管,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从不花费时间和孩子平等沟通交流,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配合家长的教育,而精疲力尽的家长一方面抱怨自家熊孩子难管,另一方面又羡慕别人家的孩子省心。其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梁启超家书》中400多封书信,充分说明了没有省心的孩子,只有费心的家长。与其将来孩子一事无成时后悔,不如现在就改变教育理念来的实际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