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橡皮人,别做玻璃人
文:我是素颜
那天有个小幼童扒在玻璃门口玩,里面的孩子正在上课。悄声和她说,别打扰小朋友上课,到旁边去玩吧!小孩急忙放手玻璃门,不小心夹了一下,没疼但把自己吓了一跳,委屈地想哭。过去要询问安慰,她转身跑了,到了楼梯口嚎啕大哭,而且越哭越凶,哭声振耳欲聋,能穿透三层楼。
听到孩子受了天大委屈似的哭声,不禁想到了身边的孩子,带点质问地高声问一句话,立刻受了了委屈,眼泪吧嗒吧嗒往下落。这还批评呢,批评了岂不哭死。学校一个班里要几十个孩子,个个都是林黛玉,动不动就掉金蛋子,老师光哄孩子们高兴就得了,哪里敢说批评教育啊,再不好也得哄着你们都是全优三好。
微信视频里一个十几岁的大男孩和母亲在车里争斗了几句,因为一言不合,就冲动地打开车门,穿过马路,翻过栏杆跳了江,决绝负气一跳,一个家庭的希望从此断了断,扔下年迈的爷爷奶奶,人到中年的父亲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此生还有什么奔头。
做一个橡皮人,别做玻璃人父亲不让儿子看电视,把电视关了。儿子负气从十几层的楼跳下。老师不让学生玩手机,没收了手机。学生找条绳子把自己吊死在小树林。家长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从高楼一跃而下。自杀的理由就这么的微不足道,也不知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这些孩子怎么了,轻易说不得,碰不得,一个个得当祖宗一样供起来。
一家就生一个,二胎政策放开,有些家庭生了两个。孩子少,成了宝,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几个人呵护着家里一个或两个孩子。亲亲乖乖宝宝,都不知该怎么表达爱了。
现在条件好了,我们受过的苦不能让孩子们再受,就是这样一种教育理念,让我们在对待下一代的孩子时,尽最大的所能给他们享受最好的物质生活,吃穿用度想要什么就给予什么,几乎可以用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来形容了。
做一个橡皮人,别做玻璃人孩子们在两代人的精心呵护,无微不至地关怀下,变成了快递公司邮寄的玻璃制品,轻轻触碰一下就可能碎成一堆渣子,因此要当贵重物品轻放轻拿,要用柔软的填充物把所有空隙都填充的满满实实,外面也要用胶带裹包得严严实实,并在外包装上显目地写上几个警示大字:易碎品,轻拿轻放。
玻璃是易碎品,一碰就碎。玻璃孩子也是易碎品,轻易碰不得,小碰豁个口,大碰全身都能裂出碎纹路来,哗啦啦碎一地。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小心呵护,精心塑造中都变成了玻璃娃娃,时刻捧在手心,说话得小心翼翼,稍有一句不对味,孩子就会炸了锅,寻死觅活。碰一下就伤了碎了裂了,这个家庭如何了得,这个社会如何了得,我们的国家还有未来么。
有一种孩子皮实,像橡皮人,一天光顾玩没做作业,上班回来的妈妈气不过,恶狠狠地把孩子揍了一顿,孩子胳膊上的手指印红红肿肿的,一边哭着一边补写作业去了。过一阵叫吃饭,已经忘记了挨打的事情,欢快地讲起玩过的游戏。
做一个橡皮人,别做玻璃人橡皮孩子抗压能力强,自己真做错了事,那就认了,被打了被骂了自认活该,自找的。就算没做错事,受了冤枉委屈,也不会委屈地林妹妹一样自怨自艾,他要据理力争,讨回公道,让大人向他陪理道歉。
换作是玻璃孩子做错了事,自知理亏他自个先委屈地哭开了,不用你开口,你开口批评的话换了口风,还得安慰抚恤,倒好像做错事的是你。如果你依旧批评指正,看玻璃孩子一脸的委屈,要再有老人不分青红皂白地护着,这孩子能委屈到梨花带雨。
挫折教育这一课刻不容缓,要把每一个孩子都千锤百炼,锻造成缘橡皮泥捏出来的人,具体抗压能力、抗风险能力、抗摔打能力,被摔倒了,站起来,拍拍土,依旧柔软如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