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粉丝的纠结
很多本来就是搞编程开发的粉丝都在咨询我要不要学人工智能,那我现在就统一回复吧。首先不要说架构师了,就说普通的程序员去面试,HR会问你算法方面的问题吗?用算法去卡这样的现象在业内算不算普遍?如果以后人工智能开始流行了那么对于一般程序员算法的要求会不会大幅度的去提高?你们公司有没有尝试组建算法小组或者有没有尝试转型人工智能?从计算机这个专业开设到现在二十几年过去了,人才已经趋近饱和,未来竞争会多激烈?这些问题自己去想。
你看到的是黄昏还是黎明?互联网本来就是追求不断技术更新的领域,如果你感觉你现在学的东西已经够了,感觉能稳定拿到目前的薪资干到退休就行了,那么你将会面临这两种结果,要么在35岁做到管理层然后转型直到干到退休;要么被新技术淘汰到精力已经衰退的年纪和那些后辈竞争初级岗位,这种被时代淘汰的感觉是很不爽的,但是你得去面对,因为这是你选的。
为什么这么多高校开始开设人工智能学院?
大家肯定是知道为什么这么多高校开始开设人工智能学院,因为市场缺这块的人才啊,从去年开始已经有很多高校发布文件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或者直接建立人工智能学院,以下是去年11月分公布的高校数据。
16所高校设有人工智能学院,本科阶段即可进行学习。
18所高校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研究机构,适合研究生阶段进行学习。
一般来说,“学院”主要承担教学任务,既培养本科生,也培养研究生,但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院”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一般主要承担研究任务,只培养研究生,没有本科生。通常来说,“研究院”的规模大于“研究所”。
除了以上高校设立“人工智能学院”以及“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所)”以外,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也设有相关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也非常适合研究生阶段学习,不过规模相对上述的34所高校而言较小。
既然这么多大学已经开设课程,那我们还有什么竞争力?
国内人工智能真正开设实现商业落地是2016年,除了有限的几所以电子科技为王牌的高校,其他都是在这个时间(2017年下半年)之后才开设建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和专业,而且师资力量极端缺乏。
国内目前能进行商业落地的人才不超过一万,想一想会有多少留学从事人工智能学术和教育工作?所以如果想让自己在程序员中变得值钱除了本职开发技术的学习,你还得学习开发之外的东西,留给我们的时间最少还有2年,如果你想一切都还来得及,两年之后你面对的是第一批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潮,现在我们还可以凭借对这个社会和市场的熟悉度来弥补半路出家的尴尬,但是2年后这个优势会荡然无存,这就是现实。
跑赢了时间,却输给了时代
老铁们有时候选择会比努力重要很多,有的人可以凭借努力去超越同龄人,但是他却没办法用努力来追上时代,路没有选对只会越跑越累。怎么说呢,趁着有的选的时候还是给自己选一条轻松一点的路,不要到没得选了只能捡最累的那条。
结语:
为了人工智能更普遍,科技更前沿,我整理了一套人工智能知识体系,有想领取的可以加我V【免费领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