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散文
最能唤起人乡愁的,是味蕾

最能唤起人乡愁的,是味蕾

作者: 苏州的蔷薇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21-01-27 13:04 被阅读0次

前几天在外面吃饭,席间上了一盘茨菰烧肉。我马上拦住大家不许动筷,我说让我先拍个照,大家放心啊,不是让我先吃!

大家都笑,一定要我第一个先吃。

夹一个茨菰入口,我说,我有很多年没有吃过这道菜了。我来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吧!不用猜,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肯定是关于茨菰的。

我的祖母在世的时候,每年过年的时候,一定会烧一锅茨菰烧肉,放在瓷钵里保存,可以吃很久。

祖母说,年夜饭一定要有茨菰烧肉。这时候的茨菰是元宝,为了讨个口彩,大家都要吃一个。祖母总是放太多的茨菰,很少的几块肉。吃在嘴里,极少的肉味充斥着浓烈的茨菰味。那味道是清苦而寡淡的,小孩子很不喜欢。

寒冬腊月,那一钵茨菰烧肉冻得硬邦邦的,上面浮着一层雪白的猪油。每到饭口,祖母挖一碗炖在饭锅上。饭熟了,菜也热了。祖母不吃肉,专挑茨菰吃,我只吃肉,不吃茨菰。

祖母说:囡啊,你怎么不吃茨菰呢?这肉里的茨菰多好吃,油润润的,茨菰可是好东西啊!

我说,我才不要吃茨菰,茨菰苦的,不好吃!

我恨死了那个茨菰。我小时候时常想着,我长大了,烧肉就烧肉,烧鱼就烧鱼,绝对不放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过年一定要有一大钵干干净净的红烧肉,一个茨菰也不放!

当然,在我小的时候,这样的理想基本属于梦想。祖母的日子里,茨菰烧肉也要等过年才会上桌,一年到头最常吃的,是咸菜炒茨菰、茨菰咸菜汤。

大人都说,破小菜要轧好淘。一切粗粝的食物,都是要搭配好的作料才会好吃。茨菰最好的搭档是肉。搭配了红烧肉的茨菰油润润的,搭配了咸菜的茨菰就是苦洇洇的。

这有点像人,一个顽劣的孩子,如果轧上好淘伴,就会慢慢变好。反之,交上了坏朋友,就会变本加厉坏下去。

祖母丝毫不以为苦,一年到头,饭桌上常有一碗咸菜茨菰汤。

在江南,咸菜和茨菰都是最平常易得的东西,不吃它们,又吃什么呢?!如今贵为水八珍的茭白、菱、藕、芋艿、茨菰、鸡头米、荸荠、水芹,在我小的时候,都是田间地头俯拾即是,低贱如野菜一样的东西。

成年以后,看到汪曾祺在《故乡的食物》中写道:每到下雪的日子,家里就吃咸菜汤,有时候是茨菰咸菜汤……

因为茨菰的苦味,汪老小时候也对此物没有好感。而在写下此文的老年,汪老却在最后写道: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我想念家乡的雪。

乡愁,据说是隐藏在家乡的食物里的。有时候我们想起家乡,第一想到的,是那些家乡特有的食物。

最能唤起人乡愁的,是味蕾。

相关文章

  • 最能唤起人乡愁的,是味蕾

    前几天在外面吃饭,席间上了一盘茨菰烧肉。我马上拦住大家不许动筷,我说让我先拍个照,大家放心啊,不是让我先吃! 大家...

  • 味蕾深处是乡愁

    今天的外卖是干炒牛河,其实干炒牛河并不算是家乡的食物,它应该是粤菜,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在一家潮汕菜馆中没有牛肉粿条...

  • 味蕾是乡愁的载体

    文/月中山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

  • 味蕾的乡愁

    刚刚看完了《味蕾的乡愁》,这是一本关于饮食的书,但也不全是写饮食,美食,生活,文化,应是作者最想表述的情感。 书中...

  • 舌尖上的新年,捧本书好好过个年

    美食最能勾连起中国人的感情,味蕾的情总是寄在故乡,无论你走得多远,总是会回来,只为这一口解除乡愁的美食。 现在的城...

  • 味蕾里的乡愁

    再次看《舌尖上的中国》,那百毒不侵的舌头竟然还残存些许苟活的味蕾,被撩拨的异常难受。当那些抗日神话剧、爱情泡沫剧已...

  • 味蕾上的乡愁

    一个人所有的乡愁,最初都是来自于食物。 高中毕业以后,不时地总会看见微博和朋友圈的好友发过一些动态,说想念家乡的蒸...

  • 乡愁是什么

    以乡愁是李白眼前的一抹月光 为例接着写一句话 乡愁是杜甫战乱未达的一封家书 乡愁是李清照侵入味蕾的一抹醉意 乡愁是...

  • 【浦江】石头唤起的乡愁

    石材横跨了几个世纪,因石材的美观、耐用、耐寒的性能,在建筑与辅助设施中的运用中至今风韵犹存,在潜意识里,我...

  • 南北饮食二三事

    『所谓乡愁』 所谓乡愁,除了想念的家乡的亲人,更多的是来自味蕾的回忆,自从父亲过世,对家乡美食的记忆就渐渐淡了,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能唤起人乡愁的,是味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vo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