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的时候,农村几乎家家养鸡,少的三两只,多的十几只。数量不算多,再多了就会涉及到路线问题了。
尽管数量不多,可是作用非常大:如果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养两三只鸡,基本上不用买营养品了;普通家庭养几只鸡,一年的花销,针头线脑、油盐酱醋、吃药打针基本上也够了。如果家里有三四个学生,养个十只八只的鸡也就够了。
所以每家每户都把鸡当做宝贝。一旦丢了,就会发动半个村来找;如果是死了或者被人偷了,那可是一家人极为痛苦的事。
八婶家里五个孩子,日常的花销可是不小,八婶勤快,一下养了十三只。冬天喂些剩饭谷糠什么的,到了夏天,就在每天干活之余捎筐野菜回来,剁碎喂鸡,或者直接把鸡赶到地里,让它们自己找虫子吃。
不过有一年冬天出了个怪事,每天晚上会有黄鼬来拖鸡。当人们听到鸡叫声追出来的时候,一只鸡就已经被拖走了:满地鸡毛和血滴,其他的鸡则惊恐的发抖。
即使有人幸运,出来得早能追的上,鸡也已经被咬死了,最后只能一家人改善伙食了。
听老人们说,黄鼬这种动物并不大,比个成年老鼠大不了多少,个头比鸡小得多,按理说它是拖不动鸡的。但是它很聪明,先一口咬住鸡的脖子,任凭鸡扑棱,正好它借着鸡扑棱的劲,很轻松的就拖走了。
那时八婶很郁闷,一连三天每天都会被拖走一只。八叔胆子小,晚上一个人绝对不敢出门,如果八婶偶尔回娘家住两天,他必定要我过去和他作伴。
要想让八叔拾掇一下鸡窝兴许他能做到,但是让他晚上起来逮黄鼬,打死他也不敢。
八婶又生气又心疼,但是没办法,只好自己夜里起来想办法。
那时候的农村院子,多数是篱笆墙加上栅栏门,挡个鸡鸭鹅还凑活,挡人根本做不到。黄鼬那样的小动物更别说了。
听说黄鼬这个东西很特别,如果说在哪家被打死一只,其他的黄鼬就再也不会光顾。
这天夜里,八婶披了个破被子,拿了一把铁锨,搬个马扎,往鸡窝旁边的墙根一靠,眼睛就盯着鸡窝门,一动不动。
估计凌晨一点左右的时候,八婶觉得有些困倦,正准备进屋拿烟袋。可就在这是,一个黑影在栅栏门口晃了一下,八婶没动窝,继续坐在那里静静的看着。
过了几秒钟,那个黑影站了起来,侧身从栅栏门的缝里挤了进来,把栅栏门打开,准备好逃跑路线。然后听听周围没有任何异常,径直朝鸡窝走去。
八婶明白了,这不是什么黄鼬,分明是个偷鸡贼。她依然坐着没动,不过把铁锨握紧了。当那偷鸡贼打开鸡窝伸手进去抓鸡的时候,八婶抡起铁锨照着那人后背拍了过去。
那贼啊的一声趴在地上不能动了。八婶赶紧把八叔喊出来,拿手电一照,原来是村里的久长,一个平时特别安分守己的人,脸骚的得通红,跪在地上。
八叔刚要骂街,但是八婶一把拉住八叔,对久长说:大侄子,千万别走这条路,今天我啥也没看见,快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