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06532/f346d15cb5ae22f2.jpg)
一
有一部很有意思的美片叫《记忆裂痕》,男主角是一位科学大咖,被大公司邀请研发有关预测未来的机器,按照合约,完工后他必须被删除在研究期间的所有记忆。
在对机器调试的过程里,男主通过预测未来的功能清晰地预见到,即使删除了记忆,公司高层仍旧打算对自己不利。于是,男主通过准备一揽子工具(连方案都没有,因为记不住,而且离开时公司会检查带走的物品)为记忆失去后的逃亡和反击做好充分准备。
这个准备和一揽子工具的打造十分值得借鉴,笔者把它称之为“系统化思维”。
![](https://img.haomeiwen.com/i2206532/09710c0d20213f31.jpg)
二
“系统化思维”其实早在公元前9世纪的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就有记载:奥德修斯听说海妖的歌声异常优美,但是所有听了歌声的人都会迷失心智,自动跳入海中寻死。左手是生命,右手是海妖优美的歌声,鱼和熊掌两者不可兼得乎?一般的兄弟可能就此放弃了,但奥德修斯就用了一种系统化思维的解决手法实现了两全其美。
他命令所有的水手用蜡封住耳朵,并把他五花大绑在桅杆上,当船行驶进海妖领域,就算奥德修斯本人强烈要求水手们为他解绑,也不能理他。
依靠这种系统化思维,奥德修斯终究如愿以偿。此后,任何一位想要欣赏海妖美妙歌喉的普通人都可如法炮制,无需付出生命代价。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汉文化,不说历史上只有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算半个),就连‘’坐怀不乱‘’的也只有寥寥数人。可见汉文化诉诸的是对个人品质或能力的极端要求。在这种要求之下,普通人想要获取成功谈何容易?
因此,系统化思维,就是一种我们可以借鉴的,能使我等凡人按部就班即可与天才并驾的工具。
![](https://img.haomeiwen.com/i2206532/261660344cc30ca7.jpg)
三
最简单的系统化思维就是标准化。在全球最大的CPU制造企业INTEL就有一个关于标准化"搬货"的培训。
![](https://img.haomeiwen.com/i2206532/b070bd00ca14f967.jpg)
他们发现,弯腰搬货总会有人闪到腰,而闪腰前搬货人的姿势是这样的(如左图所示);同时,不容易闪到腰的姿势是这样的(如右图所示)。于是,美国佬就把右图的姿势作为搬货的标准姿势,发动全员大培训,并把培训资料写进文件,通过稽核和提醒,让INTEL人养成了这种好习惯。
而所谓习惯就是“不依赖意志或毅力,把自己想要持续的事情引导到如每天刷牙般轻松的状态。”所以很多INTEL人即使离职,也依旧保持着这个“不易闪腰的标准姿势”,甚至很多工程师以此来识别对方是否是INTEL的前同事。
在国外的管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的诸如此类按部就班就能把事情作对的手法有很多,比如5W2H(问题描述和解决工具),5 WHY(深度挖掘根本原因), PDCA(日常管理工具),FORD 8D(重大问题分析与彻底解决)等工具,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网上搜索。
四
工作十年,笔者作为一名职场老兵,也以奥德修斯为榜样,发展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系统化思维"工具,以此来实现中长期任务进度的动态追踪。
众所周知,记忆力商数匮乏是日常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大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适合短期任务跟进的To do list管理,中长期的项目进度管理就需要一套能够实现滚动管理的系统化机制,笔者把它称为Remind list。
![](https://img.haomeiwen.com/i2206532/b758b9c50e021445.jpg)
(出于隐私需要,模糊掉了一些关键信息)
上图就是通过IBM的notes软件(Microsoft Outlook应该也有此功能)实现的任务管理Remind list。
通过New To Do Item,创建任务,设置责任人;
到了Due date,检查进度;
如果完成,则点击Mark complete;
未完成则修改下一个检查时间;
有些周常任务或月度任务,则可以通过滚动地检查完毕后修改下一个检查时间到下周或下月,从而实现中长期任务的备忘。
每月底,通常会压不少任务的检查节点,当检查完毕,倘若发现一大波任务被Mark complete,会不会超有成就感?仿佛交了任务立刻涨经验值的感觉。
总结:
1. "系统化思维"是一套工具,不依赖于个人品质或能力的要求,普通人按部就班即可在短期内收获成功。
2. 典型的系统化思维是标准化,诸如"下蹲搬货",5W2H,5 WHY, PDCA,FORD 8D。它们都是极易上手的标准化工具。
3. 通过学会Remind list工具,你也能像记忆力超强的天才同事一样实现中长期项目进度的滚动管理。
网友评论